从传统哲学到实践哲学
——对哲学存在方式的批判

2011-08-15 00:51◆岳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2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批判性恩格斯

◆岳 莹

(黑龙江大学)

从传统哲学到实践哲学
——对哲学存在方式的批判

◆岳 莹

(黑龙江大学)

传统的思辨哲学高居现实生活之上,与人们的现实存在和实践活动相去甚远。马克思提出了“消灭哲学”的口号。他用实践哲学取代了传统哲学,从而实现了哲学存在方式的一次伟大而又深刻的转变。

传统哲学 实践哲学 批判

哲学本身是以抽象的方式存在的。但是,任何具体的哲学流派、哲学思潮或哲学体系又都是在人类发展的特定时代产生的。可见,哲学是以抽象的方式表征了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然而,传统的思辨哲学却高居现实生活之上,与人们的现实存在和实践活动相去甚远。马克思提出了“消灭哲学”的口号。他用实践哲学取代了传统哲学,从而实现了哲学存在方式的一次伟大而又深刻的转变。

一、实践哲学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孕育

马克思将“实践”这一范畴引入哲学与他对哲学功能的理解有着本质的关联。在他看来,哲学不仅仅是对天国的仰视,更应该是对尘世的关怀;不仅仅是对现实的解释,更应该是对现实的批判。早在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就指出,当哲学与现实的世界发生分裂时,作为自我意识的哲学不应囿于自身,而应该走出自身成为一种实践的力量,成为一种批判的哲学或者是行动的哲学,从而通过彻底的革命来恢复世界的和谐。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他提出了“消灭哲学”的著名论断。所谓的“消灭哲学”并不是否定哲学存在的合理性,而是强调要改变哲学的存在方式,即使哲学回归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现实存在,并现实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针对19世纪中叶德国社会制度低于历史水平,但哲学却站在世界的前列这一社会现实,马克思认为,必须向“德国制度开火”才能实现现代国家制度,从而在现实中真正实现哲学理想。在谈到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条件和途径时,马克思作出这一精辟的论断: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其中,“批判的武器”就是理论的批判或哲学的批判。然而,当理论或哲学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时,这种理论的批判或哲学的批判也可以成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也就是说,理论必须要使作为抽象的存在的自身成为一种现实的批判力量才能真正实现理论所蕴含的理想。可见,消灭哲学的途径是在“现实中实现哲学”。而实现哲学的宗旨是人的解放。“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后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将“消灭哲学”与“实现哲学”的思想近一步概括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可见,他始终强调,哲学不应该满足于对世界是什么的解释,而应该使人的世界革命化。这就是实践哲学的核心。

二、实践哲学的批判性与革命性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一种批判的哲学和革命的哲学。它的批判性与革命性来自于实践活动本身。可以说,不理解“实践”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无法从根本上理解他的实践哲学。

实践活动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达到统一。从生物属性上来讲,人与动物是一致的。然而,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自由自觉的活动构成人的本质特征。人不但能把握外在物种的本质规定性,而且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即把自身看作是类的存在物。这样,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就有了本质的区别。动物只是在直接肉体需要的支配下进行自身的生产。它只是同“这个”事物打交道,而不能从类本质建立起自觉的关联。结果就是,动物只是自然界的一个未分划的部分。而人的活动既遵循外在对象的尺度,又服从人内在的尺度。所以,人作为类的存在物不但生产“整个自然界”,而且还生产人自身。因为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从自然界的角度来讲,实践活动使自然成为人化自然。自然本身的存在是客观的、无条件的,因此是绝对的、给定的。而实践活动恰恰是要扬弃自然的给定性、否定自然的现存状态,从而使自然向人而生成。实践活动使自然从与人对立的、对人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克服的力量,变成了被人所控制的、为人所支配的力量。这样,自然就从纯粹自然的性质,变成为具有了社会的性质,即它是人们劳动的产物。正是实践活动使自然界对人生成为“有”。

可见,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与革命性的活动。而以实践为基础所构建的实践哲学就不再仅仅是作为一种意识哲学,而成为了一种批判现实、变革世界的积极力量。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源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社会观。但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不想也无力把他们的学说实践化,因而,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都成为了空谈。而马克思则把唯物主义提高到改变世界的实践形态,因此,其蕴含的社会主义理想和宗旨也就立即解放出来,化为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从而现实的改变世界。这种理解和宗旨的实践者和身体力行者自然也就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出于这种逻辑和理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的命题,并指出: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综上所述,“实践”这一范畴在马克思思想中具有本体论的地位。但这种“实践”的本体论与传统的本体论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是作为抽象的实体或本体而存在。“实践”本身就是人在现实生活过程中的展开与生成。人的一切活动和人所生活的世界都是通过实践生成的。因此,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批判性与革命性应该内化到人的生存结构之中,使人的存在呈现出不断向外生成着的、变化着的无限多的可能性。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12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7.1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1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48.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批判性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分层次音乐欣赏教学与批判性思维训练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