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太伟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绝地逢生》是贵州著名作家欧阳黔森的又一长篇小说杰作,根据该小说改编拍摄的电视剧《绝地逢生》,2009年3月5日起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2009年9月21日,电视剧《绝地逢生》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绝地逢生》展示了贵州盘江村——一个曾经石漠化严重,不适宜人生存的绝地,转变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故事。贵州北盘江各族人民在农村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不懈治理石漠化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创造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顶坛模式”。①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顶坛片区是贵州有名的高温岩山地区,石漠化极为严重,石漠化占总面积的80%以上,95%的地表是石旮旯。当地人在石旮旯里大面积种植花椒,不仅拔掉了穷根,而且创造了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的“顶坛模式”。喀斯特山区昼夜温差大的生态环境,使所产花椒色香味均属上乘,顶坛花椒品牌声名远播。2007年12月31日,贞丰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花椒之乡”称号。盘江的开发与生态建设之路实际上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盘江人民在“盘江精神”指引下追寻富裕梦想所找到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致富之路。“盘江精神”由何种重要的精神质素构成,对于贵州开发又有何启示和借鉴意义?对其重要精神质素的解读,是理解“盘江精神”与贵州开发的关键。
盘江人有不求不靠、自强不息的作风,更有互助互爱的社群友爱精神。梦想需要精神,精神实现梦想。20世纪80年代初,乌蒙山里的盘江人都有一个梦想,他们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吃饱肚子,这是在绝地环境中对生存最本能的诉求。而追求摆脱饥饿,不再依靠救济粮也能过上好日子的种种梦想,成为盘江人不断探索前进的精神动力。盘江是国家重点帮扶的贫困地区,长期以来靠政府的扶贫救济,在接受扶贫救济的情感认知上,盘江人一直以吃救济粮为耻辱,他们并非好逸恶劳,只是石漠化生存环境中有限的土地束缚了他们勤劳的双手,可是他们知道自己的双手是用来劳动,而不是用来求助和乞讨的,正是这样的一种荣辱观时时鞭策着他们改变自己的现状。值得肯定的是,盘江人“以吃救济粮为耻”的价值取向不仅仅是一种荣辱观的体现,这种观念中所包涵的自力更生的意志更是他们开创奇迹的首要前提。
《绝地逢生》的主演,有“农村题材专业户”之称的“老戏骨”杜源(剧中饰蒙幺爸,在此之前他曾出演过多位村支书形象)说:“我结识的贵州农民、贵州人,都给我淳朴、善良的印象,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贵州这片无需修饰的山水中,人也显得特别亲切。”①《网易娱乐》标题新闻:“民族风情让人陶醉《绝地逢生》继续播出”。《绝地逢生》里动人的友爱互助场面时常呈现。为了给全村每户人家都修建小水窖,蒙二棍不仅把新买的运输车给卖了,还把准备用于和韦号丽办婚礼的钱也捐了出来,终于给村里人建好了水窖,解决了大家吃水难的问题。捐了办婚礼的钱,他们只能计划举行一个简单的婚礼了。但是盘江人却没有忘记两人的友爱付出,他们自发组织起热热闹闹的迎亲队伍,为蒙二棍和韦号丽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剧中的王金发由于饥饿难忍而夜入盘江粮库找粮食充饥,结果却失火烧掉了盘江的粮库,他主动向乡亲们承认了自己的过失并被送到县里接受处分。事后他感到羞愧,无颜再回盘江,于是就离开了盘江,一去将近二十年。当时还是未婚女子的韦号丽,却勇敢地收养了王金发的儿子,并将其抚养成人。后来王金发开餐馆赚钱后,他先匿名给盘江村送去了一车大米表示忏悔和回报,并陆续以种种行动无私地支援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盘江人注重情谊,又极懂得知恩报恩,而这种在相近地缘和亲缘关系上所结成的质朴情感是极其可贵的。人的社会结构越单纯,其情感流露也就越真挚。盘江人不仅有正确的荣辱观,也有不等不靠的自强不息精神,更有团结互助的友爱情感。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情感对于幸福的理解是建立在群体幸福基础之上的,它有利于农村社会的普遍脱贫和集体富裕,是未来中国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精神源泉。
盘江人的自强不息与友爱互助,为盘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障,而如何促成这样的民间资源转化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实现它的有效性,则历史地成为当地领导干部的职责。历史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因素归根结底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往往成为该群体的领头羊,影响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和方向。
蒙幺爸是盘江大队开拓进取的关键人物,虽然蒙幺爸是村支书,可村里人均称他为蒙幺爸,并不叫他蒙支书,可见这位生于盘江长于盘江的蒙幺爸与盘江人情感交融的程度。但蒙幺爸在盘江的威望和威信,主要源于他成熟的执政能力、追求公义的人格魅力和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盘江大队的吴阿满被南关大队的人欺辱并打伤,盘江大队村民义愤填膺,他们组织起来去南关大队复仇,造成两个村寨之间的群殴事件。作为村支书的蒙幺爸虽然险些和南关大队的支书打一架,但那毕竟只是吓唬一下对方,并非真要动手,他知道克制冲动才能妥善处理事件。他还告诫村民,不管出现什么事情,要先找政府,而不要以牙还牙,冤冤相报。蒙幺爸对事件的处理有理性的克制,坚持了是非的标尺和全局的观念,同时更有执政的公允和信心,其执政威信的建立,正在于他成熟的执政能力和秉持公义的人格魅力。
在盘江的发展进程中,蒙幺爸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他的精气神影响着盘江的发展。作为乡下基层干部,蒙幺爸常以公义为先,他让自己的儿子蒙大棍向村民传授花椒栽培技术,说服二儿子蒙二棍捐钱修水库,修水窖等等,都是他讲求公义,急民之所急的道义心肠的表现。蒙幺爸的讲奉献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正因为他在领导岗位上处理事情以公义为先,他才能够赢得村民的敬仰和信任,即使是他屡战屡败,他的不懈努力仍然能够得到群众的持续支持,在这一点上,蒙幺爸的领导作风更具有民间豪爽、好义的侠义性。虽然在盘江的发展问题上,蒙幺爸最初只是凭借坚韧不拔的苦干实干精神,缺乏科学的决策能力(这在他围土造田和修建水库等等一系列尝试的失败中得以体现),但是他的精神气质却赢得了民众的一致认可。从个人特殊的精神气质上看,蒙幺爸不屈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是和民众坚韧不拔和自强不息精神紧密结合的,他的精神是民众精神的集中反映,因此民众理解他,信任他,支持他。尽管蒙幺爸的精神气质有些过于理想化,然而这种领导气质上的影响力,却是干群关系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为基层领导干部做好基层工作提供精神借鉴。
蒙幺爸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的盘江人,他对工作尽心尽责。尽管起初他无法跳出以种粮为纲的传统农业格局,也无法思考农村产业的合理结构,但是可喜的是,他产生了重视科学的意识。在他修水库蓄水失败后,他能主动邀请专家详细考查失败的原因,并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虽然在此时的蒙幺爸身上,我们还看不到科学决策的直接效果,但是他所具有的科学思维已经开始萌芽,并且在后来盘江村退耕还林问题上,他已经可以根据盘江的土质特点科学地选择种植花椒以达到退耕还林的目的了。他甚至还谋划了盘江花椒深加工的产业发展,并且为了保护生态,他还坚决拒绝了江老板在盘江开大理石厂的要求。所有这些,不仅展示了这个人物开拓进取的精神,也突出了他科学发展理念的逐步自觉。
在第二代盘江人蒙三棍等人那里,科学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一种思维习惯。从剧中可以看到,在对扶贫水库修建的选址问题上,乌蒙山区副区长禄玉竹认为盘江十个生产队基本上都缺水,而南关大队八个生产队只有两个缺水,所以她认为水库应该在盘江大队修建。区委副书记蒙三棍则认为修水库应当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听取专家的科学分析意见之后,他认为南关大队更适合修建水库,并坚持主张水库修建在南关大队。禄玉竹和蒙三棍,都对盘江有着深厚的私人情感,也能够决定水库项目落户自己的家乡盘江,可是在情感与理智之间,蒙三棍选择了科学的分析与决策,这说明现代科学管理意识已经渗透入蒙三棍这样的年轻干部的领导思维中。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对这一方水土的深厚情感,但更需要科学的决策来推动。蒙三棍这样一代受过良好专业教育的年轻人,必将影响未来农村发展的科学决策,而未来农村的发展,也更需要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积极开拓进取精神的年轻人不断加入。只有这样,农村的改革发展才会气象日新,也只有科学地决策,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发展,也才能更好地巩固已有的干群关系,为农村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
盘江大队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干部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干部与群众为了共同梦想而产生的紧密结合,可以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盘江精神”所创造的奇迹正是这种惊人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干群关系在何种程度上趋于和谐?这是我们执政党和民众应该双向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干群关系可以而且也应该取得良好的互动,改革不仅仅只是体制上的改变,干部与群众在精神意识领域的和谐和相互促进也是必不可少的,“盘江精神”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盘江干群关系的和谐是盘江干部和群众在共同的生活体验中建立的。干部秉持公义,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把群众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到工作的日程上,为群众谋求合理的发展道路;群众也自觉地成为干部开拓进取时的积极响应者,因此良好的干群关系得以形成和不断巩固。可以想见,未来的农村领导干部不仅要以此为基础,更要不断地增强驾驭全局发展的执政能力,因此要逐步具备科学发展的决策水平,从而形成干部在领导气质上有特殊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以发展促和谐。只有这样,才会自然而然形成和谐的干群关系,并且把这种和谐关系不断地加以发展和巩固,二者也必将相得益彰。
科学技术的运用,是农村发展的助推剂。从局部来看,科学技术解决的是农业生产中的细节问题,比如剧中所推广的肥球育苗技术,是为了增强农作物根苗的生长机能,促进产量提升。而从全局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念指导下的农村改革,是一个关于农村全面科学发展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关系到农村探索科学发展精神的形成,并可为农村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盘江精神”中重视科学技术,探索科学发展的精神,正是贵州开发和未来发展所必备的智力资源。
“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是党在贵州农村长期工作的重点。在贵州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如何做好扶贫帮扶工作?盘江发展的历史经验再一次告诉我们,智力扶贫优于物质扶贫。智力扶贫,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一是要积极加大对农村产业的科技研发力度,大力推广适用技术。二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特色产业结构的优化创造效益。三是切实做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这是贵州农村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贵州农村劳动力薄弱的情况下,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本,可以巩固农村已有的特色产业,使其规模化,也可以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村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贵州农村的发展,由于生态环境的特殊性,更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既需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建设产业结构布局,又要做好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既应该有产业结构中产品的直接生产者,也应该注重培育推动产业发展的其他人力资源。比如像蒙二棍这样的人物,他并不喜爱种庄稼,对传统农业也有他的看法,但他对山外的世界却十分热衷,他有走出绝地,开拓新领域的勇气和信心。蒙二棍这样的年轻人,具有勇敢的天性,也具有自主创业和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他的行动,盘江村沟通了与外界的联系,也为该村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他的“麻辣土鸡店”就是诱发蒙大棍种植花椒,从而使花椒种植产业化的直接原因。蒙大棍在他的建议下率先开始的农家乐经营项目,也逐渐演变为原生态旅游发展的态势,展示了农村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好互动的成效。可以断言,在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一定规模的时候,除了政府的协调管理之外,产业结构要实现其经济效益,还必须有待于有创业精神的年轻人发挥有效的桥梁作用。
在《绝地逢生》中,我们还看到了年轻一代农民重视科学技术,不断探索科学发展的景象。无论是蒙大棍的科学养猪,还是韦号丽的学习花椒种植技术,都是中国农民在改革中面对传统产业的更新和新产业的开发,所表现出的求知和探索精神。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农村青年,应该成为未来农村产业发展的生力军,而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必须通过学习新的实用技术和产业结构知识加以推动,所以更应该有信心加大对返乡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的政策吸引。蒙三棍提出改变以粮为纲的传统农业,以生态和经济作物改变传统的粮食种植格局的建议,正是他在农村产业发展认知上高于别人的地方。而这样的想法是和他接受过专业教育,并且将其所学知识不断应用于实践紧密相关的。在盘江,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在蒙三棍、韦号丽等先进青年的影响下,势必会出现重视科学技术,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盘江第三代人中像李亚军这样的青年在蒙幺爸、韦号丽等人的扶持下,已经可以有信心肩负起盘江乡办企业董事长和村委会主任的重任了。当这种示范效果深刻影响到普通村民的时候,先进科学技术在农村中的推广就不仅能够顺利进行,而且普通村民也会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新的实用科学技术,从而推动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所以,学习型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也是政府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却是当中最为核心的因素,只有具有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农村民众,才是推动未来中国农村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
综上所述,《绝地逢生》这部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影视部联合出品的电视连续剧,塑造了贵州乌蒙山区的农村干部和群众形象,他们在改造盘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不求不靠的自强不息和“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的“盘江精神”。“盘江精神”是贵州农村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和实践精神的艺术再现,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追求梦想的心灵历程的历史抒发,“盘江精神”更是中国农村改革与党的正确路线方针紧密互动,成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总编剧欧阳黔森借用乌蒙山盘江地区的历史变迁这个视角窥斑见豹,对中国农村改革近三十年的历程作了细腻的历史观照。作品所提供的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农村改革发展所走过的艰辛道路,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成功实践经验,值得进一步深思。而对“盘江精神”的合理解读和深入学习更有助于推动贵州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绝地逢生》是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的。《绝地逢生》不仅是贵州农村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获得成功发展的一次示范性教育,更为贵州农村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开拓前进吹响了励志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