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延武
(南阳晚报,河南 南阳 473000)
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搞好宣传报道的责任,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新闻的可读性不仅是新闻的命脉所在,也是新闻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价值体系的关键所在。因此,研究和提高报纸新闻的可读性,通过可读性吸引读者眼球和心灵,是新闻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新闻可读性是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可读性的实质是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并顺利接受信息。它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新闻内容的可读性;二是新闻形式的可读性。怎样才能增加报纸新闻的可读性呢?笔者根据平时实践经验认为应从加大对以下几点的重视。
第一,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可读性必须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新闻稿件必须符合报道的基本要求——真实、准确、科学、清楚、统一,做到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现实方面的各种材料,完全符合事实的本来面貌,构成事实成分的名称、时间、地点、数字、引语等都准确无误,这是党的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为维护捍卫这一基础和原则,新闻媒体应加强对那些制假造假的作者,以及采访不深入、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失实报道的行为进行惩治、管理和规范,不断强化思想教育,健全制度,必要时还可辅之以适当的组织措施。
第二,新闻的时新性。求新,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人们之所以选择新闻就是希望通过新闻来了解社会所发生的新事情、新变化和新进展。只有抓住最新鲜的新闻内容,才能更好地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读者的关注和思考,增强新闻报纸的可读性。别人都报道过的东西你再去报道没人会看,所以保持新闻的时效性与新颖是新闻可读性的保证。
第三,新闻的情感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新闻作品的情感因子对于新闻的可读性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从人情和人性的角度来选择和把握报道内容,突出人情、人性之美,给人以亲和力和亲切感。
人都是有感情的,要使一篇新闻报道读起来真挚感人,就要加强新闻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尤其是情感的沟通。记者还应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在作品中,这些情感应贯注素材选择、主题提炼、语言表达等新闻写作的全过程。像《南阳晚报》2011年7月份推出的李文祥式的老英雄王金山的系列报道,就把主人公写得有血有肉,充满感情。现年89岁高龄的王金山,从15岁当兵到授予中尉军衔,曾参加过徐州战役、成都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著名战役;在历次战斗中英勇杀敌,身负八级伤残,几经出生入死,曾立过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荣获战斗奖章17枚;1958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农村建设,选择放弃当国家干部的岗位,回乡当了农民,50余年隐功埋名,忍受着清贫,自立自强。因为记者采访深入,文章写得感人至深,许多读者看到报道后,都禁不住流泪,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河南省省委书记卢展工对王金山的事迹报道作出重要批示,在南阳掀起了学习王金山精神的高潮。
一篇报纸新闻作品一旦注入记者的感情,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没有生气的文字组合,而是变得血肉丰满,富有感情了,这样才能打动读者,感染读者,把读者的感情调动起来,使读者读文而生情,从而在思想和心灵上产生共鸣,引起阅读的兴趣和愿望。总而言之,在采写新闻中,只有记者感动了,读者才能感动;记者流泪了,读者才会流泪。
第四,新闻的贴近性。其一,从兴趣上贴近读者。一条新闻,读者关心的是这个新闻稿件是不是与实际、生活贴得很近,和自己有无关系,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想不想知道。记者要善于寻觅和选择读者最关心、最渴望、最感兴趣的题材和素材去采写,抓住群众议论的热点以显其广度,抓住疑点以显其力度,抓住难点以显其深度。这种的报道自会引起读者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像天气预报这类的民生稿件,《南阳晚报》在记者写作时要求,一定要站在市民的角度,向大家介绍天气可能对市民生活产生的影响,这样的天气预报才是市民关注的。其二,从心理上贴近读者。一则报纸新闻,如果与读者在志向、意趣、爱好等方面相吻合,就会使读者从心理上产生接近感;如果这则新闻内容讲出了人们的心里话,就会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由此可见,报纸新闻要讲可读性,就要注意报道的内容同读者在思想感情和心理上的接近。其三,从地理上贴近读者。本地发生的事情,要比外地发生的、性质相似的事情更能引起读者兴趣。其四,从利益上贴近读者。无论是采写政治形势、经济动态等方面的报道,还是经济生活、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报道,只有寻求和选择与读者在利益上的“共同点”和“结合点”,才能使报纸新闻对读者具有诱导力和震撼力。其五,从服务上贴近读者。一张报纸除了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外,还应具有娱乐消遣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及服务功能等。我们应把增强报纸服务功能作为满足读者需求的重要环节,努力增加读者日常生活所必须的,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报道内容。对读者应知而未知的生活常识等予以报道,吸引广大读者参与报纸举办活动,力求服务到实处,服务到身边,服务到心里。
第五,新闻的独家性。比较才有发现,有比较才能独辟蹊径,并以独特的视角写出独家新闻来。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独家新闻无疑是记者追寻竞逐的目标,也是新闻媒体出奇制胜的法宝。独家新闻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新、奇、特。新闻报道需要通过比较,发现其独一无二性,方能写出独领风骚的独家新闻来。读者天天看报,如果报纸难得有新意、有个性,日日月月总是老面孔,甚至“千报一面”,会使人生厌。独家性,就是报上刊登的文章,力求只此一家有,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独家报道越来越难,几乎不可能,重要的是在深度上下功夫。从新闻学角度看,一家报纸,能经常打出一些令人瞩目的“独家报道”,那么,它的可读性就会倍增,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会随之提高。然而,重大题材能由独家掌握这种机会毕竟是有限的,多数情况下是要靠记者、编辑开动脑筋,换角度,转思路,快反应,创造出独家报道。实践证明,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是报纸赢得读者的重要法宝。《南阳晚报》今年扩版后,开设了“独家聆听”、“独家讲述”等品牌栏目,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总之,新闻的可读性是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只有提高可读性,新闻才拥有读者,媒体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