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记者 牟雪江
能源基地对接特高压
□ 文/本刊记者 牟雪江
将煤、水和新能源就地转化为电能,然后通过特高压智能电网输送到东部,实现能源“空中走”。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的要求,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完善区域主干电网,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同,和能源发展方式存在着不合理性,目前我国电力的一个现状是:一方面,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以往是夏天缺电,现在缺电时间已经提前,原因不是缺煤,而是新增装机难以满足新增用电需求;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发电因为上不了网而浪费了。而我国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如三分之二的煤炭资源、风能、太阳能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五分之四的水电资源分布在西南部,而三分之二的用电负荷则集中在东部地区。这些矛盾使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得不到保障。远距离、大规模、多环节的输煤方式导致煤电运输紧张局面反复出现,电煤价格不断攀升,缺煤停机情况频繁发生,能源供需难以平衡。
电源倒逼跨区输电建设提速,“十二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我国将加快大型煤电、水电和风电基地外送电工程建设,形成若干条采用先进特高压技术的跨区域输电通道,建成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0万公里。一方面,严格控制东部等地区新增火电项目,在大中城市及其附近地区不再布局建设新的燃煤电站,所需电力统统通过西部输电解决,也可改善日益恶化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继续推进“西电东送”和“北电南送”,建设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
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是近两年市场上比较热门的词。之所以热,是因为特高压线路由于传输能力巨大,可以解决拥堵问题;而智能电网作为新一代传输技术与网络,可以解决跨地区问题。
大型能源基地远离负荷中心,必须通过特高压电网实现电力大规模、远距离外送和大范围消纳。因此,为了保障我国能源需求稳定增长,“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综合加快建设西部、北部大型煤电基地,西南水电基地,酒泉、蒙西、张北等大型风电基地以及未来大核电基地的接入系统。在西部将煤、水和新能源就地转化为电能,然后通过特高压智能电网输送到东部,实现能源“空中走”。
随着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能源基地开发从幕后走到台前,以及西南水电进一步开发,今年两会期间,重庆提出要继续抓好大投资、大基地、大支柱,科学开发水电、风电,优化发展火电,积极发展核电。内蒙古自治区提出要发展煤炭、电力、风能、太阳能等能源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甘肃省则提出,建设河西新能源和陇东能源基地,全面建设新能源和能源产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则提出将积极争取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大型煤炭资源开发基地,抓紧编制修订伊犁、准东、库拜、吐哈四大基地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将疆电东送规划纳入国家规划。
特高压不但可以保障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较好地解决煤电运紧张矛盾,而且可以促进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特高压智能电网建成后,将形成结构坚强的受端电网和送端电网,电力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实现大水电、大煤电、大核电、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跨区域、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高效率输送,区域间电力交换能力显著提升。这样能源大省的资源将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能源缺口巨大的东部沿海省份以及内陆省份,实现当地能源直接就地消化,直接发电,是转变煤、油、气输送方式的途径。有数据显示,仅西北电力“十二五”末特高压交直流外送总规模就将达到6541万千瓦,占国家电网跨区资源配置能力的1/4强。
由此可以预见,能源基地建设对接特高压将在转变我国能源发展方式、优化资源能源配置、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 莫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