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身城
从1911(辛亥)年到2011年正好“百年整数”。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可谓“历史长河”中的一小段,而其内容之丰富、影响之重大和意义之深长,却是前无故后鲜来者,值得探索。其中陆续出现的风云变幻史不绝书,择其最要者可称作“五大变局”——辛亥革命和始建民国、五四运动和中共诞生、举国团结和抗日胜利、农村包围城市统一大陆、改革开放登世界舞台。每个时段短则10余年,长则30多年,各有国内外大背景,历史车轮承前启后。
首先是始建民国。不同于历来的改朝换代,能从根本上革除世袭的封建帝制,终结了两千多年来皇家贵胄的“家天下”体系。这一时段的历史主角,自非孙中山莫属。对手袁世凯虽利用清廷腐败与溥仪母子孤儿寡妇势单力弱之机,在顺水推舟摧毁满清朝廷方面有所贡献,但贼心不净妄图称帝,留下窃国大盗恶名。他所遗留下来的北洋军徒子徒孙分裂为直系皖系军阀庞大体系,严重误国殃民。事实说明封建余孽盘根错节,新创“共和”决难一蹴而成。幸而孙文学说影响力深厚,屡仆屡起,广受国内外同情,共产国际开始注意中国动态时首先看重的是孙文,与之签订“越飞孙文协定”,还在莫斯科筹办了以孙文别号命名的“中山大学”,并指示草创过程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要联合孙中山的政治力量。连早期的党代表、骨干党员也有不少崇敬孙文者,如朱德、董必武、吴玉章、毛泽东、何叔衡、陈公博、周佛海等都曾经是孙中山的信徒,因而长期来皆公认“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足证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与“前浪”是紧密相关的。
其次是中共的诞生,源于多种内因与外因,不能简单归结为“苏联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其实直接影响中国人觉醒在巴黎和会刺激下寻求革命出路的,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主要是一批教师和学生)1919年发动的“五四运动”。他们当时能读到的马列经典著作少之又少,最早翻译成中文出版的要算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此书出版于1920年4月,一两年后毛泽东才看到此书。五四运动的主将陈独秀最初撰文表示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始于1920年。经他之手,在所编《新青年》和《共产党人》杂志上传播一些二手文章,才使读者能读到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品。所以1921年中共一大上一位北京大学学生刘仁静以代表身份发言时,引述一段新近才读到的《哥达纲领批判》,其他12位代表都张口结舌,不太理解。中共一大选出的三位领导人之一的张国焘事后所写“回忆录”记述讨论通过的中共党纲,他说起草过程因无蓝本、又无经验,相当一部分内容都抄录了《美国共产党党纲》,与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由于在五四运动前后,主要是学生群众起着先锋作用,还有少数城市的工人群众显示了力量增添了声势;不少城市的商会响应“劝用国货、抵制日货”的口号,宣布罢市,抗议北京政府的暴行;遗憾的是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并没有卷入五四运动。所以建党初期发展的党员多为知识分子。虽有少数工人出身,但并未发展农民;也未明确把反帝反封建列入党纲。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才决议“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和“采取民主的联合战线”,接着阐明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同时通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布劳动法大纲,加强工人运动的领导。先后发动了长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粤汉铁路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长沙工人大罢工和“二七”大罢工;又开展“五卅”运动、武汉工人收回英租界斗争,以及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充分体现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
中共对于农民运动的领导,则始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在广州连续举办的6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共培养出772名农民运动干部,分批派往各地进行反封建斗争并策应北伐战争。主其事者先后有彭湃(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之王)、罗绮园、陆啸仙、谭植棠和毛泽东;北伐军进入武汉后,又在武汉筹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由邓演达任所长,毛泽东为副所长,自此重视农运形成革命特色。后来创建陕北根据地的刘志丹,就曾在广州学习过。
在国共两次合作和分裂的斗争中,中共几经挫折,长征途中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增选毛泽东参与三人领导小组,进而确立毛泽东在中央军委的主导作用。几年后发动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才取代张闻天的总书记工作。党的“七大”选举毛泽东为党中央主席,肯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漫漫长途,经历曲折中求发展的过程,中共一步步走向成熟,建成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强势政治实体,为引导中华复兴积聚潜力,并吸引了无数有识之士。
第三,前后14年的抗日战争,艰苦卓绝,悲壮激烈,赖国内外天时地利人和,终于击败强敌,从而名列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如果没有内部的国共合作和民族大团结,决难支持如此大规模的长期抗战;倘若没有国际支援,巧借风云际遇,日本天皇恐不会轻易宣布无条件投降。应该实事求是,不宜贪天之功,涂改历史。历史经验是尽力争取国际合作,努力团结国内各党派、各阶层一致对敌。
第四,四年国共角逐,本质上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国内战争,其惨烈程度不亚于抵抗万恶的日寇,奈何两党之间你死我活,要化干戈为玉帛,谈何容易?唯有运用“农村包围城市”之大战略,靠几百万贫下中农,无私奉献,父母送子去前线,妻子送夫上战场,一幅幅现代版的《兵车行》,方始赢来大陆的全部解放。当前尚望海峡两岸当局发挥高超政治智慧,尽量避免兄弟阋墙,勿令亲者痛而仇者快。融合时间可以放宽,具体条件共同创造,统一大业终将完成。届时两岸同心协力,海疆安泰,共享双赢。
第五,新中国以来,前30年做了社会改造方面不少基础工作,但存在决策失误,不必“为尊者讳”。在不断的政治运动中,人民付出的代价过于高昂。近30余年拨乱反正,革新体制,紧追世界潮流,不但迅速解决了穷苦大众梦寐以求的温饱,全民丰衣足食之余,实现老有所养、壮有所为、幼有所育,乡村连年丰收、城市日新月异……环顾世界,堪称“崛起”。回眸千古,秦汉唐宋之盛不在话下了,连许多国际朋友也赞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上五大巨变,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跌打滚爬,经验既多,教训不少,深刻反思,很有必要。其中最值得记取者约有如下数端:
一是国际视野。孙文学说之精髓在于以民为本破除封建面向世界。他昭示人们:“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以他为首的革命党人不懈努力下,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国”。尽管名与实未必完全相符,而广大人民在剪下脑后的长辫子、脱下长袍马褂之时,开始沐浴西风美雨:普及学校教育、开办西式医院、火车汽车轮船连接城市、水电通讯现代技术逐渐推广、公司商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许许多多新鲜事物的涌现,都是推翻王朝建立民国的物质基础,也是孙文学说竭力倡导“国际视野”的成果。日寇入侵毁掉民国的“黄金十年”(工业年均增长率7%),孙文的后继者还是靠“国际视野”,加入反法西斯国际同盟,维系联共联俄,才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建成的前30年有主观和客观的因素,重蹈封闭格局,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后30多年“改革开放”,面目一新,加入WTO利于国际贸易,外交、科技、教育、文化大多与国际接轨,积极投入全球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发展加快步伐。以上成就都得益于领导者的国际视野。当今作为国际大国,享有更大的国际权利,也承担一定的国际义务。传统的“小国寡民”、“小富即安”心态,与小农经济经营模式均已落后于现实;故步自封,固塞鄙陋,更难以与时俱进。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给予我们巨大压力,而同时提供给中国从来没有过的最佳发展机遇,迫切要求我们运用崭新的全方位国际视野去深入观察思考,加以正确应对。这不仅是党政领导的大政,且涉及全社会的责任,无论办企业、办商贸、办旅游、办现代农业、办教育科技、办金融投资……都需要学习国际准则,并摸准全球化脉搏,才有助于利国利已抓好腾飞的机会。
二是安全战略。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安全战略事关民族存亡、社会安宁,当然为所有国家不容忽略的头等要务。反观中华百年史实,对国家安全的关注不遗余力,但是在认知和能力方面均存在缺陷,亟待完善。最初孙中山提出“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以增添国家安全的筹码,有一定的见地;但客观上弱国无外交,主观上势孤力弱,对漫长的国境无力设防,以致国土任人蚕食,民国时期无安全感可言。试想,别国的战事大多从边境开始,而“七·七”抗战却爆发在北京大门口的芦沟桥;“八·一三”也是从上海虹口的日租界和黄浦江上日军兵舰向我方开火的。内地许多城市未及设防,日寇已乘虚长驱直入,一两年内几乎占领半个中国。更罔论“九·一八”丢失东北三省的“不抵抗主义”,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国联”调停。一系列惨痛教训,暴露出当时中国国防基本上没有整体的安全战略。即使局部的设防,也往往处于被动应对。事实上我国幅员辽阔,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各有5000公里之遥,欲求全面边境设防需投入多少兵力?若临时调兵去支援边疆,恐不易远道投放,在交通设施落后的状况下,后勤的粮草弹药装备补给,运输艰难无法及时送达。更遗憾的是历史遗留的边界线与邻国存在不少纠缠不清之处,设防驻兵时易发生冲突。针对以上实际情况,新中国采取“积极防御”的安全战略,即一面逐一找各相关国家谈判划界,一面以武力为后盾,必要时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这种积极防御战略,保障了建国后60多年的大陆国土安全。然而只保障领土,未兼顾领海主权,仍属安全战略上的疏漏。当我们专心致力于内部大搞政治运动之时,野心勃勃的小国已悄悄瓜分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的许多岛礁,老对手日本也试图霸占钓鱼岛,并宣称这些岛屿周边200海里范围都归他们管辖,水域下的丰富资源转瞬成为他们的所有。如此主权被侵,海路受阻,油田被劫,安全受到威胁,决不能置之不理!面对美、日、韩、越、菲、印尼诸国联手发难,安全战略须妥为筹划。
三是权力制约。我国经历过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王权统治根深蒂固。民国建立时第一任议长宋教仁死于暗杀,国政由总统独断专行,接下来所有军阀,到蒋介石的“总裁”,全是清一色的“独裁”。新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上大踏步前进了,但实践过程中对权力如何制约,未得妥善解决。一阵子号召“助党整风”,一阵子“诱敌深入”;一阵子鼓励“百家争鸣”,一阵子“言者有罪”;一阵子“和风细雨”,一阵子“大鸣大放”;一阵子提倡“群言堂”,一阵子“最高指示一言堂”。上行下效,小小基层单位的支书可以掌控职工们的生杀予夺大权。没有健全的章法制约权力,到“文革”帮派权力达到了无法无天的顶峰。改革开放后,实行干部任期制,集体领导分权制,四套班子协调制,法律法规的制订有了正规程序,中央政体较前健全。但中层以下“以权谋私”的事例仍然不少。有位哲人说得好,“权力是腐败的温床,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整治腐败理应从源头上抓起,即制约权力,克制集权与私利的恶性循环。
四是制度创新。社会的划时代进步,端赖制度创新。有了制度创新,才能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教育创新、文化创新、学术创新、设计创新等一系列创新。反之,如果制度滞后,传统阻力就会束缚科技、文化、思想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所撰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中华文明(包括古代科技)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为什么15世纪后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主要是因为欧洲度过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通过社会革命、产业革命彻底变革制度,促使近代科学的兴起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快速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同步走向成熟;这是明清之际中国始终维护没落中的封建制度所无法企及的。试看几百年前伽利略就始行自由科学实验,发明空气温度计、制作成第一台望远镜;贝朗开创比较解剖学,还有韦萨利出版《人体构造》,笛卡儿建立解析几何,耐普尔建立对数,牛顿阐述“力学三大定律”,波义耳明确提出元素定义,开始进行化学分析,哈维发表《论心脏与血液的运动》,论述血液循环规律,胡克首先提出细胞概念,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细菌……说明欧洲在文艺复兴思想解放运动之后,16、17世纪已率先进入制度创新科学创新时代,使天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进而为市场化、工业化奠定基础。同时,商贸的繁荣又回头推动科研的进一步发展,相继建立起著名的科学机构,首先是1560年在那不勒斯建立自然科学院,1660年在伦敦创立皇家学会,1666年在巴黎成立科学院,开始设置院士制度,由国王支付薪俸给专业科学家。以后柏林、彼得堡也相继成立科学院,不少城市跟着设立地方性科学中心。而中国直到19世纪末还坚持科举制度,牢笼全国读书士人。20世纪30年代我国才草创中央研究院,80年代、90年代人们才关注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足见制度创新滞后,会严重危害社会发展。有幸改革开放后以30多年的短时间,借助于西方文明300多年的文化积累和市场经济经验走上正常的道路。而且由于中国知识分子和劳动大众善于从借鉴中革新,不满足于照搬照抄,往往借用西方进步技术,融合本土技术文化,研制出新产品,进而启动新项目。诸如引进日本高铁技术,自主研发出超越日本速度的新高铁;购买俄国军事技术,然后在其基础上研制更现代化的新武器;招引海外学子学成归国,为祖国效力,从而攻克许多技术难关。当前重要的还在于立足制度创新,全面建立有利创新的制度环境,以科教兴邦解答“钱学森之问”,以市场经济激励创新创业,弘扬企业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保护知识产权和合法收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赶超西方现代文明,才能提升人均GDP,实现富民强国。
五是民族精神。贯串百年巨变的核心动力,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正如胡锦涛主席所指出,我们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具有奋斗精神、有血有肉的伟大群体。血肉之躯通过精诚团结才能构筑成新的牢不可破的长城。首先要归功于孙中山先生为倡导者先行者发动辛亥革命时修正了以往汉族中心的“驱除鞑虏”口号,提出凡我中华大地上汉满蒙回藏等各族人民,平等相待,组成中华民族。此后国共两党都认同民族团结、一致对外,通过抗日救亡运动,在大敌当前民族危难中,民族凝聚力空前加强,终于争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了翻身仗,从而使海内海外包括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华裔,凡我华人达成共识:均以“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立足世界民族之林”为荣。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除了众所周知的艰苦卓绝、救亡图存、发奋图强、勇于竞争、辛勤劳动、巧于经营、创新创业等以外,还继承了传统的爱国爱乡团结包容的传统美德;近年更在外交内政各方弘扬和谐精神,13亿多中华儿女共同为创造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势将成为古今中外罕见的强大精神力量。有人想用苏联反面教材来唱衰中国,指出苏联解体前苏联社会科学院做过一次问卷:被调查者认为苏共能代表工人的占4%,代表全体人民的仅占7%,认为代表官僚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因而丧失民心就丧失了政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民族认同、思想认同、文化认同感强,决不会像苏联那样分裂为大小不同的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以和谐精神为主导,也不会如同苏联因扩张野心、好战好斗、损人损已而自毁。当然我国也存在各国共有的通病——贪污腐败,如今已引起上上下下普遍的警惕,只要真下决心建立有效的反腐肃贪机制,及早对症下药,沉疴可治,则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前途无量。
百年变局的伟业,让人清晰地认识:社会的进步有赖于制度的探索与革新;制度优劣的检验,表现在国家的安宁和民生的改善。只有让民众生活越来越好,才是最好的制度,最大的成功。重温历史,汲取教训,高扬志气;同时增强忧患意识,面对世界动荡的新变局,勇往直前,闯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现代之路,力争下一个百年祖国更昌盛,百姓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