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微博的现状分析及管理思考

2011-08-15 00:55:15孙永祥刘依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警民公安机关公安

孙永祥,刘依

(诸暨市公安局,浙江诸暨 311800)

公安微博的现状分析及管理思考

孙永祥,刘依

(诸暨市公安局,浙江诸暨 311800)

目前,不少公安机关开通的公安微博成为汇集网上民意的渠道、发布防范信息的媒介、受理群众咨询的平台和破获各类案件的助手。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公安微博也面临诸多挑战。应通过出台注册制度,成立专业管理机构,增强亲和力,建立涉警舆情联动处理机制和丰富微博内涵等对公安微博进行有效管理。

公安微博;网络信息传播;警民关系;管理

一、公安微博的概念、特点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互联网)、WAP(手机上网)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量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精短、快速、即时。精短就是以只字片语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海量信息的网络中,短无疑能减少博友筛选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微博广受欢迎的特点之一;快速就是凭借WEB、WAP等平台的强大支撑,只要将信息上传就能被不计其数的网友浏览,并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网友的评论;即时就是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只要有博友以照片或视频的形式上传,就能被博友们即时了解。

公安微博除了具有上述性质外,还有其特殊性。即它是围绕公安工作而开设的,其发布内容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发布人员具有特定职业。这也是公安微博在诞生之初就引来众多博友关注,甚至出现比个别明星微博还强的轰动效应的主要原因。

二、公安微博的现状分析

就目前公安微博的现状来看,虽然算不上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但从其开设种类、发布内容、管理方式、运行模式等方面来看,却也多种多样。根据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的《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截至2011年3月30日,全国共有各类公安微博1367个,其中包括以单位名义申请开通的微博共计1228个,如广东省的“平安肇庆”、“平安河源”等,这些公安微博也是国内最早出现的政法类微博;以个人名义申请开通的微博共计139个,如扬州“邗江公安小乔微博”、佛山“飞鸿探长”等。笔者认为公安微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安微博成为汇集网上民意的渠道。公安部长孟建柱在2010年底的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提出:“要善于借助网络微博等新型媒介搭建警民互动平台,主动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评议,进一步拓宽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当前不少公安机关把开展“微博恳谈”与“大走访”开门评警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公安微博这一载体拓宽警民沟通渠道,诚恳邀请广大博友献计献策,以此汇集网上民意。相对于传统面对面的相约警务室、警民恳谈活动,这样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形式更能激发群众自由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的积极性,同时也解决了传统警民恳谈形式要求事先拟定参加人员、发邀请通知、布置会场、约定时间等一系列制约性问题,使更多的群众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参与到警民恳谈的活动中来。

(二)公安微博成为发布防范信息的媒介。为切实提高群众自我防范的能力素质,发布防范信息是公安机关一直以来都在做的一项工作,但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一直采用的报纸、电视、公告栏等宣传媒介已不适应当前的信息密度,如何让更多的群众看到、听到、知道防范信息一直是公安机关在研究思考的问题。公安微博的出现,无疑给解决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据统计,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57亿②,涉网案件不断增多,公安机关在不断加大打击网络犯罪力度的基础上,通过公安微博及时发布防范预警信息,能切实提高群众接受防范信息的频率,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三)公安微博成为受理群众咨询的平台。最早开通公安微博的广东省21个地区正致力于打造另一个公安“110”,受理广大群众的求助和咨询,因为公安微博一旦形成一种良性运行模式,甚至比“110”有着更多有利的因素。一是受益面更广。微博的信息辐射性由传统电话受理一对一的模式变为一对多的模式,只要受理了一位群众的求助咨询,有相同疑问的群众就可从公安微博中直接获取自己所要的答案。二是回复更权威。在实际工作中,因种种原因难免会出现“110”值班民警不能直接、全面、完整地回复群众来电咨询的情况,而通过公安微博,回复反馈的信息更具权威性。

(四)公安微博成为破获各类案件的助手。微博具有交互、粘合性极强等特点,一条信息经“关注”、“转发”、“评论”,传播受众将以几何倍数爆炸式扩张,传播速度惊人。公安部门将其应用于破案追逃,广泛收集各类有利线索,能使公安工作如虎添翼。2010年11月23日深夜,福建厦门警方在微博上发布3岁女童被虐待致死并抛尸大海的破案线索后,上万网友参与转发,收到网友提供的线索100多条,当月29日,被害女童邻居看到微博,并提供线索助警方顺利破案。这是利用微博破获的众多案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三、公安微博面临的挑战

笔者认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公安微博将面临以下几个挑战。

(一)猎“新”思想考验公安微博的持久性。不少单位都把微博等同于一般博客、论坛,只猎其“新”,而未完全思考其深层次作用或其不利于公安工作的负面因素。如果只当作是“赶时髦”或“赶潮流”,在短时间内肯定会引起群众的好奇感,出现类似于“粉丝呈井喷式增长”的现象,可如果不加以完善或创新,一旦这“新”味过了,“潮流”走了,其作用也就消失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我们不但要思考群众的关注度,更要思考关注的持续度。如果开微博只是满足于其宣传阵地、表彰政绩功能,笔者认为,实无必要花更多的人力物力来打造这一套“架子”。媒体的一则评论值得深思,该评论指出:“微博会不会如同曾经遍地开花的‘某长热线’、‘某长信箱’一样,在一阵风吹过后,照例变得冷冷清清、无人问津。”

(二)“微博直播”遇公众质疑。2011年4月10日晚,广东省佛山公安对南海大沥“星海豪门”突击查毒,抓获数百名“瘾君子”。当晚,佛山市公安局对这场行动进行了全程微博“直播”。此举引来网友疑虑:“直播”抓捕行动极有可能被“对方”获知,因而闻风先遁,轻则可能导致行动失败,重则公安人员将损兵折将,不少网友以此推断这是公安机关自导自演的作秀。原本一件“好事”却办成了“坏事”。可见,微博“直播”如处理不当,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三)公安微博恐成谣言滋生的温床。“微博是否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这是中国青年报的一则评论提出的疑问。当前,微博还未像博客一样完全普及,因为部分门户的微博注册还未完全放开,这也使目前微博用户的素质和水平还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状态。但是,随着商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微博的大众化将成为必然趋势。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博友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将逐渐凸显,在不少论坛、贴吧出现的恶习将逐渐蔓延到微博之中。公安微博相比于早前的公安论坛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若缺少管束,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并非没有可能。

(四)公安微博考验警力不足的现状。公安微博既然开了,必定要有人管,不是管一小时两小时,一天两天,而是要求经常在线,这是网络的要求。有的地方公安机关要求各个公安局、派出所以及民警个人都开微博,这给原本警力不足的单位带来更大的压力,也给民警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

四、有效管理公安微博的思考

公安微博既有利的方面,也有弊的方面,笔者认为应通过有效的管理,促使其健康发展。

(一)出台科学注册制度,从源头上杜绝破坏行为。眼下,微博注册程序相当简单,不排除一些敌对分子利用这一便利,注册假的公安微博,混淆群众视听,给公安机关带来不良影响,甚至给群众造成想象不到的危害。为此,公安部门应与相关网站联合出台科学的注册制度,设定严密的限制性条件,把分辨公安微博真伪的责任交由公安部门和商业性网站共同承担,从源头上遏制不法分子的破坏意图,杜绝其破坏行为。

(二)成立专业管理机构,制定考核奖惩机制。微博既然开了,就应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部门和民警个人申请开通公安微博要经过这一机构进行内部审核、登记备案,确保信息口径的统一性和言论的权威性。至于具体的责任部门,可按照分级建设、分级管理的模式,根据各地公安实际情况,科学安排。比如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就由警察公共关系科负责公安微博管理,该科共有9名民警,其中7人兼职维护微博,每天3班倒,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有了专业管理机构,再辅以科学的考核标准,适时开展优秀博文评比等活动,对成功借助公安微博服务群众、打击犯罪、宣传典型的事迹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敷衍了事、不及时更新维护的予以通报批评,才能切实提高工作积极性,真正落实公安微博的长效管理。

(三)不断创新释放善意的形式,增强微博亲和力。公安微博一开,势必会听到一些“刺耳”的声音,但这正是民众在通过“拍砖”、举报、建议、播报的形式来行使他们的权利。若把公安微博单纯视为公安机关发布通知通告、传播法律法规的平台,那就跟传统的媒体宣传没什么两样。公安机关只有真正放下“架子”,平易近人,不限制评论、接受“攻击留言”,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为此,要不断创新释放善意的形式,多说暖心话、少说官场话,要让群众在“微距离”中充分享受其知情权,增加其安全感,使公安微博能持续拥有其“新鲜度”和“热度”。

(四)建立涉警舆情联动处理机制,提高风险规避能力。从微博的发展轨迹和未来发展趋势看,微博毫无疑问是一个强大的舆论阵地。如果公安机关不及时主动占领并为我所用,不但不利于公安部门对虚拟社会的管理,而且将来可能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去占领,且未必能达到效果。为此,要及时建立涉警舆情联动处理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确保一旦在公安微博中出现涉警舆情,能及时应对,避免负面因素的扩散;要切实加强工作的主动性,做到及时更新,正面回应涉警热点,用事实驱散谣言,引导公众舆论。另外,在微博无孔不入的当下,公安微博不排除被违法犯罪分子关注的可能,因此必须有一定的风险规避机制。如上面提到的佛山公安的“直播”行动可选择“延时直播”,这样可避免不可预知的风险,且有充分时间对所发布内容进行审核。

(五)有效结合公安中心工作,丰富公安微博内涵。要明确开通公安微博的目的:对外服务于群众,对内服务于公安整体工作,不能自搞一套,各自为阵,一味追求“粉丝”数量而偏离公安整体工作。博文的主题应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如与当下正在开展的“大走访”开门评警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丰富博文的内涵,另一方面拓宽开门评警活动的外延,从而达到互利互补、整体推进的效果。此外,要加强博文撰写、跟帖回复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的文字功底,努力在打造精品博文上下功夫,做到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吸引群众眼球,使更多的群众爱看公安的微博。

注释:

①《2010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2011年3月24日,由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在重庆发布。

②《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1月19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

D631

A

1674-3040(2011)04-0063-03

2011-05-20

孙永祥,浙江省诸暨市公安局办公室主任,本刊诸暨市公安局理论研究基地研究员;刘依,该局办公室民警。

(责任编辑潘晶安)

猜你喜欢
警民公安机关公安
等利交换原则下警民关系联结性研究
博物馆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案件的实证研究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让百姓看得见、找得着、叫得应——武夷山市全国首创“警民和谐服务联系点”纪实
红土地(2016年11期)2017-01-15 13:46:24
对已经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的当事人做出罚款的行为是否涉嫌渎职犯罪?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假说、推理和证据
公安报道要有度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