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卫 费 迅 陈云云
(扬州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延安时期毛泽东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探论
周其卫 费 迅 陈云云
(扬州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局部执政时期,也是毛泽东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从健全民主集中制、培养干部队伍、正确的政策策略、高超的领导方式与工作方法、严肃的反腐倡廉等方面,对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并从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成功实践中总结提炼出关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宝贵经验。这些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对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延安时期;毛泽东;执政能力建设;思想
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一般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驻扎陕北的13年称为“延安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之前,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时期。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思想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1、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毛泽东对延安时期共产党局部执政条件下坚持民主集中制十分重视。在他看来,坚持民主集中制,发展和扩大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民主生活,是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毛泽东强调:“要党有力量,依靠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去发动全党的积极性”①。
2、发挥好民主集中制的作用。毛泽东认为,首先要从内涵上搞清民主集中制。为此,他对民主集中制进行了研究。他指出,“政府的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将民主和集中两个似乎相冲突的东西,在一定形式上统一起来”②。在这里,毛泽东并未对民主集中制直接下定义,而是告诉人们,民主集中制涉及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不是一个方面。至于两方面间的关系,他认为是辩证统一的。第一,民主与集中各有确定的内涵,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第二,民主与集中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缺一不可。毛泽东指出:“民主和集中之间,并没有不可越过的深沟,对于中国,二者都是必需的。”③
3、健全民主集中制。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主集中制的阐述,立足当时的党情,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第一,鉴于张国焘分裂党、王明严重违反党的组织纪律的经验和教训,他提出“四个服从”的基本原则:(一)个人服从组织;(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并且把“四个服从”上升为党的纪律,指出“谁破坏这些纪律,谁就破坏党的统一”。第二,针对党和边区政府内存有的官僚主义、家长制度、命令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极端民主主义、行会主义、山头主义、同乡同学观念、派别纠纷等恶习,毛泽东强调党和政府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否则,就根本不能做到民主集中。正如他所说的,“这些积极性的发挥,有赖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党内缺乏民主生活,发挥积极性的目的就不能达到。”④
毛泽东一贯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养与选拔,将培养与选拔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视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他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⑤
1、创办干部学校,大规模培养和培训干部。为适应革命任务需要,尤其是抗战的亟需,在陕甘宁边区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毛泽东不仅抓紧进行干部教育的实际调研,还提倡大兴教育。在他的号召下,边区政府成立的干部教育学校多达数十所,如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马列学院、中国女子大学、延安农业学校、延安干部大学、延安大学等,涉及军事、政治、艺术、医学、农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各科,可谓门类齐全。与此同时,毛泽东对干部的教育、培养理论进行了探索,把“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系”作为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的根本原则和方针。
2、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坚持“任人唯贤”。实行“任人唯贤”的路线,就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和任用标准。毛泽东就此总结出一系列的工作原则与方法,形成了一整套识别、使用、爱护和团结干部的政策。第一,要善于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第二,要善于使用干部,在干部政策问题上坚持正派的公道的作风,反对不正派不公道的作风。第三,要善于爱护干部。一是指导他们。要让干部放手工作,敢于负责;同时又适时给以指示,使他们能在党的路线和政策指导下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提高他们。就是要给以学习的机会,教育他们,使他们在理论上和工作能力上提高一步。三是检查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四是对于犯错误的干部,一般地应采取说服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五是照顾他们的困难。干部有疾病、生活、家庭等项困难问题者,必须在可能限度内用心给以照顾。第四,要团结一切干部,搞“五湖四海”,尤其要善于团结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毛泽东强调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⑥鉴于党员干部在政策策略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在复杂的环境中工作,每个党员,特别是干部,必须锻炼自己成为懂得马克思主义策略的战士,片面地简单地看问题,是无法使革命胜利的。”⑦究竟怎样制定与实行正确的政策策略呢?毛泽东指出,对于一个党和政府来说,必须要做到两点。
1、要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毛泽东认为,认清中国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也是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的基本根据。如土地革命后期的“避实击虚”、抗战初期的“一面抗日,一面发展巩固统一战线”、抗战相持阶段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以及抗战胜利前后的“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等,都是他依据中国革命发展在不同阶段各类矛盾发展变化所采取的灵活的政治策略。同时,毛泽东还强调,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必须考虑到当时当地群众的物质利益、意见要求和觉悟程度、组织程度。如果脱离群众的利益和需要,不顾群众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强制推行某种政策策略,从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上讲,就是一种脱离实际。
2、要注意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这是毛泽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策略思想,也是他的一项极其重要的领导艺术。正如他后来强调的,“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⑧毛泽东认为:“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⑨是革命政党从事各项事业和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同时,毛泽东还就判断一个政治策略正确与否,提出了他的实践检验标准。他认为,“政策必须在人民实践中,也就是经验中,才能证明其正确与否,才能确定其正确和错误的程度。”⑩
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有正确的领导方式与工作方法,没有正确的领导方式与工作方法,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仍然不能得到贯彻,那就必然影响和削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效果。毛泽东向来重视领导艺术与工作方法的研究和运用,为了使陕甘宁边区政府、各个根据地领导干部更好地掌握领导方式与工作方法,毛泽东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和理论总结。他先后完成了《实践论》、《矛盾论》、《<农村调查>序言和跋》、《改进我们的学习》等文稿的研究写作。在这些著作中,毛泽东对党的干部的领导方式与工作方法问题进行了系统概括和总结。他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掌握正确的领导方式与工作方法,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1、一般和个别相结合。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强调,陕甘宁边区、各根据地的各级领导干部无论进行何项工作,都必须采用“一般和个别相结合”⑪的工作方法。由于主观主义、官僚主义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抽象口号、公式,根本无法做到正确的一般号召,因此,“任何领导人员,凡不从下级个别单位的个别人员、个别事件取得具体经验者,必不能向一切单位作普遍的指导。”⑫
2、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毛泽东认为,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在执行政治路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再高明的领导也会一事无成,所以,他强调必须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⑬在干部与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中,毛泽东特别指出领导干部要注意的问题:“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命令主义、尾巴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骄傲自大的工作态度等项弊病”一定要改正,因为它们都是脱离群众的。
3、学会抓中心工作。毛泽东认为,在中国社会中,各类矛盾此起彼伏、错综复杂,必须依据实际情况抓住主要矛盾,搞好中心工作。他指出:“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很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⑭由于中心工作和其他工作是相关联的,所以,抓中心工作必须与其他工作适当地结合起来。同时,要善于根据形势的变化,判断和抓住主要矛盾。
毛泽东一贯对革命队伍中的贪污、腐败深恶痛绝。毛泽东强调:“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⑮他提醒党员干部,“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⑯保持党员干部的廉洁,抵制各种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蚀,以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这一直是毛泽东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就此,毛泽东在长期斗争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其系统的廉政建设思想和方法。第一,以身作则。身为全党领袖的他,身着补丁衣,亲自开荒种菜,带头参加生产劳动;为了写作经常废寝忘食,一支铅笔往往用得捏不住了,还舍不得丢掉;为节省一张纸常是写了正面写背面;思考问题时总是把灯芯拧小,尽量节约灯油。即使这样,他仍不忘关心身边有困难的同志,当华侨领袖为他送来两辆小轿车,他则将一辆分给主持军事工作的朱德,另一辆则给徐特立等五位老人使用。第二,人民监督。毛泽东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的观点,把群众路线作为反腐败的基本有效途径。他认为,凡为自己谋私利的党员干部都是违背人民意志的。他在《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⑰由此可见,毛泽东始终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评价干部工作好坏的基本标准,第三,民主治腐。在抗日民主政权中采用“三三制”原则,充分发挥各党各派的参政、议政和监督的作用,不仅是巩固边区政权的有效途径,也是搞好反腐工作的必然选择。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我们要加强党内教育来清除这些毛病,我们还要经过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来清除这些毛病。这样的内外夹攻,才能把我们的毛病治好,才能把国事真正办好起来。”⑱第四,法制防腐。边区政府采取了严厉的制裁贪污腐化的法制措施。如1939年边区政府颁布《惩治贪污条例(草案)》规定:“贪污数目在1000元以上者,处死刑;在500元以上者,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死刑;贪污数目在3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处1年以上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苦役。对犯罪者除依条例进行处罚外,还应追缴其贪污所得财物,无法追缴时,可没收其财产抵偿。凡违犯该条例者皆由司法机关审理执行。”⑲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其他党政军,表现出一丝不苟、克己奉公、实事求是、言行一致、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廉洁勤俭政治的模范。
注释:
①⑮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8、134 页。
②③④⑤⑯《毛泽东选集》,第 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383、383、539、526、522 页。
⑦⑪⑫⑬⑭⑰⑱《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793、897、898、897、901、809、810 页。
⑥⑧⑩《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8、1436、1286 页。
⑨《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2页。
⑲彭文德著:《走出“周期率”——关于腐败与反腐败的思考》,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97页。
A84
A
1671-2994(2011)03-0033-03
2011-04-02
周其卫(1985- ),男,江苏宿迁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费 迅(1955- ),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党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陈云云(1985- ),男,江苏高淳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和华侨华人。
责任编辑:刘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