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耀军
(吉林省九台市东湖镇放牛村卫生所 吉林 九台 130505)
冻疮是由寒冷刺激导致血管痉挛,久之血管麻痹扩张,静脉瘀血,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末梢部位皮损局限性、瘀血性、炎症性、损伤性疾病。是冬春季节多发的皮肤病,天气转暖后可自愈,转年易复发。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长期暴露于寒冷、潮湿的空气中,加上末梢血液循环较差为主要发病因素,缺乏运动、手足多汗、营养不良、贫血,鞋袜过紧、户外工作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均为本病诱因。如受冻时间较长,局部皮肤小动脉持续痉挛造成组织缺氧、缺血和细胞损伤;如持续时间更长,细胞内外环境改变,导致血管麻痹而出现静脉瘀血、毛细血管麻痹性扩张、渗透性增加、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引起水肿,进而使冻疮发生。
冻疮的诊断并不难:(1)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儿童、青年妇女或末梢循环不良者最多见。(2)典型皮损为局限性暗紫色隆起的水肿性斑块或结节,边界不清,边缘呈鲜红色,表面紧张而光亮,压之褪色,同时,表面可有水泡、糜烂、溃疡。愈后有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3)皮损好发手足、面颊、耳廓等处,冬、春二季多发。(4)自觉麻木感,遇热有瘙痒感,或加剧。
(1)本病与多形红斑相鉴别:后者多发于春秋季节,皮损好发于患者手足背面,亦可见于面、臂、口腔等处,对称分布,皮损特点为绿豆至黄豆大小紫红色斑块,有虹膜现象。
(2)本病亦与多形性日光疹相鉴别:后者与光线照射有关,多发于春夏二季,多见于身体暴露部位。
4.1.1 一般治疗 加强锻炼和营养,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入冬注意全身及局部干燥、保暖,手套、鞋袜不要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用热水浸泡,外擦防护油。
4.1.2 局部治疗 原则是消炎、消肿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1)皮损初起未破溃者:绿药膏1瓶、地塞米松注射液5mg、654-2注射液5mg混合后,每日2~3次外用。或冻疮膏和复方山莨菪碱软膏联合外用,每日2~3次。温热水浸泡后擦药,反复揉擦患处,效果更佳。(2)已破溃者:除用上法,可加1%红霉素软膏、氧氟沙星软膏,1天1次,外用。
4.1.3 全身治疗 (1)血管扩张剂:如烟酸肌醇酯0.5~1.0g,每日3次,口服;硝苯吡啶10mg,每日3次,口服;曲克芦丁120~180mg,每日3次,口服。(2)抗菌制剂:阿莫西林0.5g,每日3次,口服;头孢呋辛酯0.5g,每日3次,口服。(3)维生素E丸0.1~0.2g,每日3次,口服。
物理疗法 (1)紫外线红斑量照射,每周2~3次。在冬季开始时在皮损处照射效果佳。(2)音频电疗,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每年都复发者,于发病前治疗有一定效果。
中医认为,冻疮是素体阳气不足,受寒后血凝气滞,肌肤失养所致。《外科正宗》谓:“冻疮乃天时严冷,气血冰凝而成”。治则宜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4.2.1 局部治疗
(1)中药外用洗剂:①桂附煎:方药:桂枝50g,红花20g,附子20g,鸡血藤15g,荆芥20g,金银花20g、用法:一天一剂,水煎,热时熏患处,温时洗、浸泡患处20~30min。②川桂煎:方药:川芎25g,生姜30g,桂枝25g,鱼腥草25g,新鲜橘皮4~5个。用法:一天一剂,水煎,热时,熏患处;温时,连药渣一起浸泡患处30min。
(2)外用中药膏剂:①I号膏:当归粉20g,干姜粉20g,蒲公英粉15g,甘油10g,凡士林30g,制成膏剂备用。用法:I号膏温经散寒力强,适用于冻疮红斑水疱期寒凝血瘀气滞明显者。另外,入冬前用I号膏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擦,能起到预防冻疮的作用。②II号膏:当归粉10g,血竭粉10g,硼砂2g,鱼腥草粉20g,甘油15g,凡士林30g,制成膏剂备用。用法:II号膏活血通经的药中佐以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之品,适用于治疗冻疮伴有糜烂感染者。③红桂洗液:红花30g、王不留行30g、干姜10g、桂枝10g、干辣椒10g、细辛10g、樟脑10g、冰片10g,浸泡于95%酒精500mL中,3d后用纱布过滤收集药液贮瓶备用。用时以药棉蘸药液涂搽患处,每天3~5次。适用于冻疮未溃破者。
4.2.2 全身治疗 (1)当归四逆汤:方药:当归10g,芍药10g,桂枝10g,细辛6g,炙甘草6g,木通6g,大枣12g。用法:一天一剂,水煎,分3次服用。药渣再煎,取液浸泡患处20~30min。(2)四妙勇安汤:方药:金银花25g,玄参20g,当归20g,甘草15g。用法:一天一剂,水煎,分3次服用。
在寒冷季节应坚持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保持手足干燥。易受冷部位在冬季常擦樟脑乙醇,以促进皮肤血液循环。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从而减少冻疮的发生。
冻疮之病名早见于《诸病源候论·冻烂肿疮候》:“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血气壅涩,因即冻,赤疼肿,便成冻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