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虹 王立波
(1.长春市95988部队 长春 130062;2.空军沈阳招收飞行学员体检队 沈阳 110015)
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它是常见病、多发病。肾炎为对链球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为急性肾炎迁延不愈所致。有的患者过去有急性肾炎史,症状已消失多年,误认为已经痊愈,其实炎症仍继续缓慢进行,经若干年后,症状又复出现,而成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近2年来,笔者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组选取2008年1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158例。治疗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9例,男性35例,女性44例,年龄31~79岁,平均55岁;对照组79例,男性37例,女性42例,年龄33~81岁,平均57岁。2组患者间年龄、性别及病情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
1.2.1 西医治疗(治疗组)(1)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可用强的松口服40~60mg/d,持续4~6周,以后每周的日用量减去5mg,直至停药,全疗程约3~4个月。(2)免疫抑制疗法。常用的免疫抑制药有环磷酰胺口服,50~150mg/d,分2次服,连用4~6周。(3)抗炎疗法。代表药物为消炎痛首剂一次25~50mg(1~2片),继之25mg(1片),1d3次,直到疼痛缓解,可停药。(4)抗凝疗法。常用的药物潘生丁口服。1次25~50mg(1~2片),1d3次,饭前服。(5)对症治疗利尿可消肿、降血压。常用双氢氯噻嗪25mg,每日2~3次。
1.2.2 中医治疗(对照组)(1)脾肾气(阳)虚,水湿停滞型。症状: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纳呆便溏,浮肿,遗精、阳痿或月经失调,甚则畏寒肢冷,舌淡胖,有齿印,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治法:健脾补肾,利水活血。药用:党参、车前子、当归、茯苓、泽泻、白术、淫羊藿、山药、枸杞、菟丝子、川芎,畏寒肢冷者,加炙附子、黄芪、桂枝。(2)气阴两虚,瘀血内阻。症状:面色少华,气短乏力,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伴咽痛,舌偏红、少苔,脉细或细数。治法:益气养阴,清热活血。药用:黄芪、丹皮、茯苓、山药、山茱萸、益母草、太子参、女贞子、泽泻、丹参、生地、当归。(3)肺肾气虚,水湿内聚型。症状:面黄浮肿,气短乏力,腰膝酸软,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益气固表,利水活血。药用:黄芪、蝉衣、益母草、泽兰防风、白术、泽泻、茯苓、僵蚕。(4)肝肾阴虚,湿热内蕴型。症状:头晕耳鸣,两目干涩或视物模糊,腰膝酸软,梦遗或月经失调,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治法:滋补肝肾,潜阳活血。药用:生地、菊花、知母、牛膝、地龙、益母草、钩藤、丹参、女贞子、枸杞、当归。
显效:2周后症状体征缓解,中段尿培养转阴,其他化验及检查明显改善;有效:3周后症状体征改善,中段尿培养转阴,其他化验及检查改善;无效:3周后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中段尿培养仍有真性细菌尿,其他化验及检查无改善。
观察2组数据进行结果比较,χ2检验,应用SPSS 11.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以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治愈47例(59.49%),有效25例(31.65%),无效7例(8.86%),总有效率91.14%。
对照组:治愈32例(40.51%),有效23例(29.11%),无效24例(30.38%),总有效率69.62%。
2组数据比较,治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c2检验,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许多人都认为它是一个临床非常常见的疾病,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慢性肾炎不是独立性疾病,只是任何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在进入终末期肾衰前的进展阶段,此时不同类型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和临床表现渐趋一致。中医认为与水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肺、脾、肾,这3个脏器的功能失调是引起水肿发生的关键所在。治疗采用健脾补肾,益气养阴,益气固表,滋补肝肾,利水活血等方法效果一般。慢性肾炎的西药治疗,对于病程病情不同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和综合性措施。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它的特点是方法简便,疗效迅速,副作用少,疗效显著,广大肾病患者乐意接受。总之,慢性肾炎虽然难治,但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把握治疗关键,用药合理,定会取得理想疗效。
[1]李长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72例[J].世界中医药,2010,5(5):11.
[2]徐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28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09,30(13):107.
[3]张莉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79例[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8):55.
[4]卢占锋,肾炎合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6,30(2):11.
[5]聂春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80例[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