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广州 510515)
为适应新时期高等医学教育形势的发展,缓解教育资源不足与办学规模扩大的矛盾,促进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高等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一类新型的临床教学基地——高等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应运而生。高等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模式为医学院校注入了新的资源和活力,不仅缓解了临床教学基地不足的矛盾,也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空间,更为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医疗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教学和科研技术支持,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高[1-2],非直属附属医院借此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并增加了潜在的竞争优势,这种利益的契合为双方带来了双赢的局面。我校转制以来,经过7年的发展,建设了一批教学能力强、医疗实力雄厚、科研水平高的非直属附属医院,形成了非直属附属医院战略联盟,把双方的合作共建、互惠双赢的局面推向了联盟成员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局面。本文从战略意义的角度探讨了非直属附属医院战略联盟的建设与发展,以期对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示。
转制前,我校仅有四所军队非直属临床医学院。转制后,为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形势,从2005年广东省人民医院成为我校首个非直属附属医院至今,南方医科大学先后在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陕西、河北、福建、江苏11个省市共建设了3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互利双赢、共同发展[3]”始终是我们做好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工作的目标,回顾南方医科大学转制以来,在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学校注重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师资建设,先后在广州、咸阳、郴州等城市依托当地附属医院资源成功举办了8期“临床教学基地兼职教师培训班”,以中国工程院钟世镇院士领衔的讲师团队先后培训了近千名兼职教师,通过理论授课、现场参观、教学示范、实际考核等教学手段,提高了兼职教师带教水平、带教意识,培训后有500多名医生成为我校兼职教师。
学校坚持不断探索实质性的医疗业务帮带途径,2009年7月在桂林、2010年6月在上海分别召开了第一、二届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提出了非直属附属医院专业委员会建设方案,并以医学影像学为试点逐步推进病理学及内科消化病学等委员会建设。我们坚持非直属附属医院联席会制度,加强学校与各附属医院及各非直属附属医院相互间的沟通与了解。近几年,附属南方医院、珠江医院已经免费接收了各非直属附属医院共163人次医生进修,安排了40多批次参观学习,组织相关专业专家赴非直属附属医院讲学30余次。
研究生导师遴选和研究生培养是各非直属附属医院非常重视的合作内容。2008年至今,学校先后在非直属附属医院遴选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10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1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9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9人,遴选了516名兼职研究生导师;非直属附属医院导师共招收了342名硕士研究生、56名博士研究生;学校还先后在南京、江门、东莞、衡阳、中山、桂林、顺德、萍乡、广州等地开设研究生课程班。
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持续、规范化发展,离不开医院信息化建设。2009年4月在江西省萍乡市召开了附属医院信息化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对研究生教育、导师遴选、兼职导师、研究生课程班开设等有关政策以及医院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为多家非直属附属医院开通了VPN帐号,实现了异地远程访问图书馆文献资源。
科研工作是非直属附属医院相对薄弱的环节,学校结合学科、人才、资源优势,在科研项目立项、科研成果申报等方面对非直属附属医院予以扶持。2005年至今,先后指导广东省口腔医院等11个单位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获得立项支持。学校组织人员到有关单位作专题报告,介绍科研项目申报的相关事项,指导项目管理,开展科技奖励政策与成果申报培训。
专业人才是各非直属附属医院发展的基础,学校每年均邀请各非直属附属医院参加毕业生招聘会,至2009年向非直属附属医院输送专科生27名、本科生108名、硕士研究生81名、博士研究生50名,多层次、高水平的人才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在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后,如何保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精心打造一个以南方医科大学为核心,以6家直属附属医院和38家非直属附属医院为两翼,遍及全国11个省市的大学---附属医院战略联盟是进一步推动我们共同发展的战略选择。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战略联盟的成立,将提升联盟成员的区域优势与行业竞争力,推进大学与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战略联盟建设,实现资源与品牌共享,优势与能力互补,进一步发挥品牌效应和规模优势,有利于增强综合竞争能力,有利于拓展医疗市场,有利于进一步扩展区域优势,通过合作与分享,达到双赢的目标。非直属附属医院联盟为各成员单位提供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联盟成员之间也形成互动,改单向帮带为多向互助,达到多赢的效果。成立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战略联盟能够促进大学与附属医院之间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这16字方针,不仅是我们和附属医院同舟共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更是推动这一联盟不断发展壮大、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可靠保障。
成立非直属附属医院战略联盟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落实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宗旨,变过去的单向帮带为联盟成员之间的多向互动,实现联盟成员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要做到“五个实现”。
要坚持落实传统医疗互惠制度。建立“双向转诊”业务,优先进行联盟成员之间的转诊、接诊和派遣专家进行会诊。由学校从联盟成员中选派专家,不定期到各联盟成员的医院进行业务指导和培养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派送专家到非直属附属医院代职,短时间内集中帮扶某个学科建设或发展专项工作。学校优先接收各非直属附属医院进修医师,联盟成员之间也可互派进修医生。
要拓宽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医疗互惠新模式。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大力发展远程会诊建设,将优质资源向基层医院延伸辐射,依托远程医学综合服务平台,创新医院服务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深入开展帮扶新业务,打造专门为各联盟服务的影像学、病理学等专项远程会诊中心。在开展远程医疗会诊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运用远程医学技术,开展远程学科建设顾问、远程病例讨论、远程会议转播、远程手术指导等新方式,加大对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的帮扶力度。
组织教学讲师团巡回讲学,到各联盟成员单位进行师资培训,增强教学理论水平,提高临床带教能力。充分利用联盟中的资源,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通过高端人才的联合培养,提升联盟成员的教学、科研和医疗水平。通过承担南方医科大学的教学任务,促进教师规范化带教,增强教师带教意识和带教水平,促进教学医疗相长[4]。
附属医院工作在医疗最前线,更容易发现研究的热点和关键问题;同时附属医院也是临床实验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样本收集等开展具体研究工作的主要战场;大学是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地方,在开展实验研究方面有天然优势。因此,大学---附属医院联盟在科研方面互相促进是最值得期待的合作方向之一。应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派出科研讲师团到各附属医院开展专题讲座,让广大医生充分了解如何选题、如何填写课题标书,帮助大家掌握申报课题的关键环节和技巧。二是在大学层面进一步提倡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各医院科研工作起步阶段,建立多种渠道,让附属医院的医生参与到课题组中,先联合研究,取得经验后逐步过渡到独立承担科研课题。三是利用大学现有的课题申报渠道,建立附属医院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的通道,为各联盟成员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四是加强科研工作的帮带力度,根据每年各单位科研课题的申报情况,从上报的标书中,让资深专家从标书中发现问题,通过学习班等各种形式,解决存在的问题,帮助大家提高科研水平。五是充分发挥大学图书馆资源优势,为联盟成员科研查新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并在查新费用上给与优惠与倾斜。
人才是医疗服务的载体,竞争优势需要通过优秀人才来体现。只有实现人才的互助、优势学科和优质医疗服务的互补,才能切实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5]。
一是加强人才培训。学校要定期举办各类教学与医疗实践培训项目,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会诊,介绍各专科医学最新研究和进展;学校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设的医学类、管理类等学科专业,可以为附属医院工作人员提供继续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提高附属医院人员的学历与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各联盟成员间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专科,开展各类培训,实现优势互补。二是加强人才输送。学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各附属医院提供优秀的本、硕、博专业人才。三是加强人才交流。各附属医院要充分利用联盟,联盟之间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学科人才的传帮带,提高整体实力与水平。
大学和医院都是科技资源密集的单位,通过联盟,建立一种医疗资源合理共享的机制,提高资源使用率。一是面向联盟成员建设一个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实行设备共享。设备资源共享,不仅在于向联盟成员开放大型科学仪器资源,提高设备使用率,更重要的是在于创建一种新的共建共享机制,打破条块分割、信息闭塞和垄断,为学校和医院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造条件,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信息时代,科学数据是一种可以增值的资源。科学数据的共享是加强科学研究联合与合作的切入点,通过联盟的门户网站建立一个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科技资源有效利用。利用校报、校园网和联盟门户网站,宣传报道联盟成员的建设发展情况,及时了解动态和信息。各联盟单位相关业务文件要形成一个畅通的交换渠道。大学的有关文件要通过常规的发文渠道抄送各联盟单位,形成固定的工作机制。三是实现图书资料共享。充分利用因特网的信息技术,让联盟成员共享南方医科大学拥有的各类图书资料,减少图书资源的重复购置。
战略联盟是校院搭建合作平台、共谋发展、实现双赢的新生事物,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如何审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未来市场进行科学分析,找准各自定位,充分利用联盟的优势,将有限的资源专注于优势领域建设上,形成各自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共同发展,是联盟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如何丰富非直属附属医院联盟工作的内涵,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1]宿宝贵.关于加强对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4):73~74
[2]彭成华.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与运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0,(3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