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艳王冠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随着高龄老人逐年增多,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呼吸道屏障功能削弱,呼吸道抵抗力降低,且容易误吸使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患病率升高。我科建立了三级健康教育质控体系,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材料 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我科住院经X线、细菌学检查以及临床表现确诊患者98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0例,年龄(80~98)岁,平均年龄85.2岁,病程(3~21)天。98例患者均做痰培养,致病菌生长 62例(63.26%),其中革兰阳性菌29例,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33例,以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等为主。
1.2 方法 建立三级健康教育质控体系,责任护士到床旁与患者或家属交流,进行入院介绍,予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焦虑,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文化程度、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实施患者及家属的具体健康教育措施。宣教护士负责督导、补充,护士长负责终末质控,及时评价效果。
1.3 结果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表,了解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对获得性肺炎知识掌握情况,发现实施健康教育后的老人或家属对相关知识掌握率在82%,较刚入院时平均提高51%,而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自身对疾病的重视程度,重视平时的自我保健,减少了疾病复发,降低了再次住院的风险。
2.1 呼吸道护理 病室温度18℃ ~20℃,室内定期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为避免患者误吸,可将床头抬高30°~40°,以促进肺扩张,肩部后仰呈挺胸姿势使膈肌移动不受限制,促进腹式呼吸,并教会老人正确咳嗽咳痰的方法,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气味和量。最好在使用抗生素前留取痰标本,进行培养。每2小时翻身叩背1次协助排痰,痰稠者可进行雾化吸入。
2.2 生命体征观察 观察有无烦躁或表情淡漠等脑缺氧表现,如胸廓起伏情况、皮肤色泽、体表温度等。呼吸频率>30次/min、烦躁不安、皮肤青紫、呼吸困难则说明有缺氧表现,监测意识、瞳孔、心率、呼吸音,记录尿量,了解心肾功能和肺泡通气功能。嘱患者尽量少说话,避免不良刺激,降低氧和能量的消耗,减轻缺氧症状。
2.3 饮食护理 提供足够能量,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注意补充钾和钙,多饮水,减少产气食物的摄入。有明显麻痹性肠梗阻或胃扩张时,暂时禁食禁水,予胃肠减压,直至肠蠕动恢复,及时进行营养和饮食评估。
2.4 药物治疗护理 遵守医嘱使用抗生素,并观察疗效和副作用。观察有无发热、皮疹、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使用喹诺酮类药应警惕老年患者有无胃肠道、精神症状出现。在静脉输液时,注意血管保护,由于老年人静脉管壁脆性大、弹性小,往往给穿刺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应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合作,速度控制在(40~60)滴/分钟,以免加重心肺负担,发生左心衰、肺水肿。
2.5 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生活背景、各种症状及心理状态针对性采取心理护理措施,采取倾听、解释、指导和鼓励的心理护理程序,与患者诚挚交流。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通过知识、态度、信念的改变,以及精神、运动技能的获得而改变患者个人和家庭成员认知及行为的教学过程。护士针对特殊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系统教育,是知、行、信的有机统一。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因素,可以增进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对疾病的治疗起到增效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早日恢复健康。同时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增加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信任度和满意度。
1 张士杰.社区对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4).
2 赵丽娟.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60例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4).
3 陈雪娟,王倩,魏向丽,侯晓芳.浅谈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9,7(7).
4 喻香,倪学慧.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健康教育[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02.
5 任玉嘉,唐四元,郭果毅,罗丽萍.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