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师
(安徽合肥德林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省 合肥市 230088)
目前猪价连续上涨,尽管玉米价格和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养猪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管理良好的规模猪场平均每头猪利润约为300~400元,散养户平均每头猪利润可以达到500元以上。夏季高温,猪只采食量减少,不但生产性能下降,而且猪血液生化指标发生改变,酸碱平衡被破坏,猪机体免疫受到抑制,抗病力下降;另外,夏季高温猪只饮水增加,其出汗、呼吸及排泄使环境湿度增加,促进了病原微生物的孳生,易暴发传染病。所以,在现阶段高成本和高利润的情况下,控制好今年夏季猪病至关重要。
蓝耳病病毒 (PRRSV)在猪体内的持续性感染,导致猪免疫系统发生改变,抗病力急剧下降,增加了对其它疾病的易感性。从2006年夏季PRRS首次暴发至今,经过7年流行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的强制免疫,目前蓝耳病变异毒株已经成为很多地方和很多猪场的优势毒株。国家现代生猪产业体系疫病控制研究室主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认为,从2011年发病情况、病原学检测和对2010年分离毒株致病性分析来看,我国流行的猪蓝耳病病毒的致病性和毒力仍然没有降低,只是基因组发生了一些微小变异,因此,2011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仍然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病毒病。安徽省很多规模猪场通过病原检测分析,也证明高致病性蓝耳病毒株是主要病原。
对于不能做到长时间闭群生产和生物安全措施不高的猪场,免疫比不免疫风险要小得多;在免疫上,很多规模化猪场先后尝试了经典蓝耳病毒株弱毒苗、进口苗或者自家苗,但保育阶段(断奶~70日龄)或者生长初期(70~100日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所以在经过病原诊断后确定了致病毒株为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采用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苗在仔猪14~28日龄免疫1头份,预防效果较好。不建议反复免疫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苗,因为根据竞争抑制原理,其会抑制场内经典毒株繁殖。不建议在一个场内同时免疫经典毒株弱毒苗和变异毒株弱毒苗,因为上述免疫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使用经典毒株免疫且生产成绩一直非常稳定的猪场,如果生物安全性高,近期无引种计划,能实现长期闭群生产,建议不要更换疫苗。
在种猪群蓝耳病普免前后30天,在饲料中可以添加一些免疫增强剂,如酵母多糖等,调整猪只免疫力,增加机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适应性,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切不可盲目使用质量不可靠的黄芪多糖粉,因为很多黄芪多糖粉中违规添加了金刚烷胺等抗病毒药物,这会迫使猪场蓝耳病毒株加速发生变异,诱发疫病发生。
2型猪圆环病毒 (PCV-2)自2006年发生变异, PCV-2b毒株的致病性大大增强,也是这些年猪高热病的主要元凶之一。根据德林实验室2010年检测结果,检测种猪样本768个,阳性率40.9%,商品猪样本655个,阳性率13.8%,安徽省的万头猪场阳性率甚至达到100%。2型圆环病毒主要引起仔猪断奶后的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夏季多发的猪皮炎肾病综合征 (PDNS)以及母猪繁殖障碍等,同时PCV-2感染后引起猪免疫抑制,诱发和加重猪支原体病、蓝耳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等。
预防控制猪圆环病毒的主要措施有降低饲养密度,增加消毒次数,改善舍内空气质量,实行全进全出和单向流动,减少转群次数和应激因素;不混群饲养,尤其是母猪头胎所产的仔猪 (一般母猪头胎生产的仔猪体质较弱)。有效的疫苗免疫是控制猪圆环病毒感染的关键,圆环病毒疫苗可显著提高猪场的生产性能、各阶段猪只成活率及饲料报酬,缩短养殖周期,降低药费达30%以上。在美国,圆环病毒疫苗接种率高达98%,母猪产前4周肌注2mL/头。仔猪14~21日龄首免1mL,间隔2周后再肌注 1mL;或者 14~21日龄肌注2mL。圆环病毒疫苗属于灭活苗,每毫升疫苗中的抗原含量多少,决定了免疫的效果。
现在猪场里比较常见和棘手的细菌性疾病是猪链球菌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感染蓝耳病病毒 (PRRSV),可诱发和加重猪链球菌病;感染2型圆环病毒,诱发副猪嗜血杆菌病。这两种致病菌的血清型多,疫苗免疫针对性不强,他们的感染通常发生在产房 (体表创伤感染),当时潜伏不发病,但随着断奶后仔猪体内母源抗体消退,蓝耳病病毒或圆环病毒开始复制,诱发一些处于潜伏感染状态的猪只发病。
由于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很多细菌在繁殖时分泌大量内毒素,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细菌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内毒素血症,引起严重的炎症级联反应。抗生素并不能消除这种内毒素血症,而且很多抗生素会诱导革兰氏阴性菌释放大量的内毒素。所以在细菌感染(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中后期使用抗生素反而会加重病情,因此使用抗生素应从治疗用药转向药物早期阻断,若等到猪群发病再投药则为时已晚。发病期,药物治疗时要选择能抑制细菌内毒素分泌的药物。
建议将剪牙、断尾和阉割集中在2~3日龄一次完成,同时注射长效头孢噻呋, 如 “易速达”0.2mL/头 (1 g︰10mL),促进仔猪伤口愈合,阻断仔猪因创伤而感染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断奶时肌注长效泰拉菌素,如 “瑞可新” 0.2mL/头 (1 g︰10mL), 药效维持14天;泰拉菌素具有三个氨基,呈弱碱性,可在猪的巨噬细胞中形成碱性环境,而蓝耳病病毒在碱性环境中复制受到抑制,所以断奶时肌注泰拉菌素,可预防仔猪因体内的蓝耳病母源抗体消退而出现的蓝耳病病毒复制,减少断奶应激综合征,提高成活率,尤其对于蓝耳病发病情况不稳定的猪场效果更明显。
夏季是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高发季节,在6月底和7月上旬需要对猪群进行针对性保健用药,建议每吨种猪料添加80%泰妙菌素125 g、强力霉素300 g,每次使用7~10天。应慎用阿散酸等药物,它不仅对人畜毒副作用大,还污染环境。在种猪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每吨料添加免疫多糖2 kg,为期3个月。在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药物组合,如利高霉素1 kg/吨,目的是有效净化母猪体内的细菌性病原体,防止仔猪的早期感染,预防母猪的泌乳障碍综合征,保证母猪正常发情,提高配种率和仔猪成活率、断奶窝重。产后及时肌注长效土霉素 10mL/头 (2 g︰10mL)和缩宫素4mL/头 (10 IU/mL), 降低产后母猪无乳综合征的发生率。
夏季高温热应激可造成母猪采食量减少,怀孕母猪死胎增多,母猪泌乳量和乳汁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下降,仔猪容易发生腹泻;哺乳母猪由于掉膘严重,断奶后发情延迟,尤其是初产母猪会长期不发情;适当调整日粮中的蛋白质和能量比值,对怀孕后期、哺乳期母猪和保育生长猪适当提高饲料中油脂的添加比例,有条件的猪场可在日粮中添加5%~10%的膨化大豆粉,能明显增加采食量;种猪每天可喂些青饲料、湿拌料,增加早晚喂料次数。在日粮中添加抗热应激药物,每吨饲料中添加活性干酵母500 g、碳酸氢钠(小苏打)2~3 kg和维生素C 200 g。建议给种猪添加一些营养补充调节剂等,减轻热应激,促进母猪泌乳,提高断奶后的发情率。
高温季节使用散热设施,增加湿帘和冷风机,对防暑降温至关重要。较长的猪舍如配种舍和育肥舍,可以选择安装湿帘和轴流负压风机。因为不论是用水冲淋还是喷雾降温,工人劳动强度大,耗水多,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降温问题;而湿帘风机,通过轴流风机将猪舍内热空气排出,形成舍内负压,舍外热空气与湿帘纸芯完成热交换,降低气流温度后进入舍内,一般一平方米厚度为15cm的湿帘可使35 m2的环境温度降低8~10℃,其降温效果与猪舍门窗密封程度、风机和湿帘纸芯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分娩猪舍和保育舍,建议安装畜禽空调。畜禽空调具有降温、换气和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等功能,特别适合空间不大的单元式分娩舍和保育舍使用,并且由于是水冷式交换,其使用成本低,较为环保。每台冷风机可使120 m2猪舍降温 8~10℃。室外空气经过过滤和降温后大量向室内输送,将猪舍内高温、浑浊的空气排到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