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芳 李学德 刘忠琛
(1 山东省平度市祝沟动物防疫监督站,山东省平度市 266700;2 山东省胶州市胶东动物防疫监督站,山东省胶州市 266300)
凡是养猪人,都明白养猪场消毒的重要性,都很清楚消毒是猪场预防疫病感染和暴发的重要措施,是猪场稳定生产的保证。虽然猪场员工的消毒意识普遍增强,但是部分从业人员对消毒的知识不甚了解,消毒操作不规范,使消毒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给生猪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在文章中介绍猪场到底应该怎么消毒,希望对广大养猪户有所帮助。
选择消毒药时,不但要符合广谱、高效、稳定性好的特点,而且必须选择对猪只无刺激或刺激性小、毒性低的药物。强酸、强碱及甲醛等刺激性、腐蚀性强的药物,虽然对病原菌杀灭作用强,但对猪只有害,不适宜作为带猪消毒的消毒剂,可以作为环境消毒剂使用。带猪消毒建议选用强效碘、百菌消、强力消毒灵、二氧化氯等药物,效果比较理想。不是每一种消毒药对所有病原都有效,在生产中应对不同的消毒目标有针对性的选择消毒药,如预防口蹄疫时,碘制剂效果较好;预防感冒时,过氧乙酸是首选;预防传染性胃肠炎时,高温和紫外线更实用。使用的消毒药应经常更换,这样才能起到理想的消毒效果。下面介绍常见的消毒药物。
碱性消毒剂:如火碱、生石灰和草木灰。火碱不能用于猪体消毒,3%~5%的溶液作用30分钟以上可杀灭各种病原体。10%~20%的石灰水可涂于床面、围栏、墙壁,对细菌、病毒有杀灭作用,但无法杀灭芽孢。
双季铵盐类消毒剂:如双季铵盐、双季铵盐络合碘。此类药物安全性好、无色、无味、无毒,应用范围广,对各种病原均有强大的杀灭作用。使用浓度一般为 1∶1000~1∶2000, 此类消毒药主要适用于新建猪场,特别对乙脑病毒、肺炎支原体等的杀灭作用十分明显。
醛类消毒剂:如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仅用于空舍消毒(舍内有动物则不能用)。使用方法:放于舍内中间,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30 mL、高锰酸钾15 g,再加等量水,密闭熏蒸2~4小时,开窗换气后待用。
氧化剂:如过氧乙酸。可用于载猪工具、猪体等消毒,配成0.2%~0.4%的水溶液喷雾。
卤素类消毒剂包括:氟化钠、碘伏、百毒杀等。所有卤素均具有显著的杀菌性能,氟化钠具有对真菌及芽胞强大的杀菌力(细菌芽孢比繁殖体对碘敏感2~8倍);1%~2%的碘伏常用作皮肤消毒;碘甘油常用于粘膜的消毒;百毒杀主要用于畜禽圈舍消毒,按1︰1000比例喷洒15~20分钟;用于带猪消毒,一般按1:1000比例喷洒,3~7天一次,病期一天一次;用于饮水消毒按1︰5000比例投入;用于防治口蹄疫、猪瘟等按1︰500比例喷雾,预防七天一次,病期一天一次;卤素类消毒剂易受温度、光照等条件影响,而且其消毒力受污物的影响大,需要在强酸性条件下才有效,碱性条件下效果降低。
包括车辆消毒(用3%~5%的来苏儿液或0.3%~0.5%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道路消毒(经常打扫卫生,每月用火碱溶液消毒1次)、场地消毒(及时清除猪粪、尿、杂草等,凡堆放过粪、尿的地方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
工作人员是将病原带入场区的主要媒介。在猪场门口、每栋猪舍门口应设消毒池,池内加入3%~5%来苏儿液或10%~20%的漂白粉溶液供工作人员进入时蘸脚,或者让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先洗脚、更换防疫服等。
消毒前应彻底消除圈舍内猪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临床患病猪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虫卵等),即使临床健康的猪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中也存在大量的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等)。经过彻底清扫,可以大量减少猪舍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消毒要先清理、冲洗,待干燥后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喷洒,再用熏蒸法或火焰法(也可选用火碱消毒)进行消毒。
带猪消毒不但能杀灭或减少猪只生存环境中病原微生物,而且净化了猪舍内的空气,夏季还兼有降温作用,所以带猪消毒是控制疫病发生、流行的最重要手段。生产中可选用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百毒杀等进行带猪消毒,一般每周消毒1次。
饮水消毒用漂白粉3~5 mg/kg或用0.025%的百毒杀溶液消毒,每周消毒1次。
死于传染病的猪宜远离猪场深埋或焚烧;死于非传染病的猪宜高温处理。猪粪应堆积发酵或入化粪池。
关于消毒药的用量,一般是每平方米面积用1升药液;生产上一般不计算,只是用消毒药将舍内全部喷湿即可。如果喷湿后地面马上干燥,则消毒效果很差,因为消毒药未与隐藏在地面深层的病原接触。因此,消毒液要配置适宜的浓度、使用足够的溶液量、消毒药物雾化良好才能保证消毒效果。
消毒液的浓度过低达不到消毒的效果;浓度过大不但造成药物的浪费,而且对猪只的刺激性、毒性增强,易引起猪只的不适。所以必须根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配制适宜的浓度。
带猪消毒应使猪舍内物品及猪只等消毒对象达到完全湿润,否则消毒药就不能与细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直接接触而发挥作用。
喷雾要保证雾滴小到气雾剂的水平,使雾滴在舍内空气中悬浮时间较长,既节省了药物,又净化了舍内的空气,增强灭菌效果。
带猪消毒应选择在每天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寒冷季节,由于气温较低,为了减缓消毒所致舍温下降对猪只的冷应激,要选择在中午前后进行消毒。夏秋季节,中午气温较高,舍内带猪消毒在防控疫病的同时兼有降温的作用,选择中午前后进行消毒也是科学的。况且,温度与消毒的效果呈正相关,应选择在一天中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消毒。这里说的消毒时间,不是消毒所用的时间,而是病原体与消毒药接触的有效时间;因为病原体往往存在于其它物质中,消毒药与病原接触需要先渗透,而渗透需要时间,有时渗透时间会很长。
一般情况下,猪舍内消毒一周一次为宜。在疫病流行期间或猪场面临疫病流行的威胁时,应增加消毒次数,达到每周2~3次或隔日一次。
猪场常用的消毒方式有以下几种。
是将需要消毒的物体浸泡在消毒液中,这种方法消毒彻底,比如手术用的器械,车辆进场时车轮过消毒池,饲养员进猪舍时脚踩消毒盆和消毒药洗手等,都属于浸泡消毒。
这是猪场使用最多的一种消毒方法,用于空气、地面、墙壁、笼具等的消毒,消毒面积大,速度快。喷雾消毒使用的器械有农药喷雾机,也有电动冲洗机。
紫外线可以破坏细胞,杀死病原体,对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病原体杀灭效果好。
利用水或气的高温,可以使病原体的组织变性,起到杀灭细菌或病毒的作用。
一般是将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释放出的甲醛气体起到消毒作用;这种方法用于其它消毒方式难以消毒的缝隙、空气等,是其它消毒方式的有效补充。
正常的消毒要分清、冲、喷三个步骤,如果是空舍消毒还需要增加熏、空两个环节。这五个步骤,养猪人都明白,但关键是能否执行到位,再好的措施执行不到位也不会有好效果。
病原(细菌、病毒等)一般都附着在一些物质上(粪便、污物、分泌物等)。如果不清理就消毒,会出现三个后果,一是因消毒药物剂量不足使消毒不彻底;二是增加消毒费用;三是增加舍内湿度。清是指清理,是把脏物清理出去。
冲是冲洗,是把清理剩下的脏物用水冲走。特别是对临产母猪上床的消毒,当猪体很脏时,可以使用洗衣粉等清洁剂,以保证清洗彻底,绝不让一点脏物带进产房。
喷也就是喷雾或喷洒消毒。尽管我们采用清、冲的办法将猪舍脏物清理出去,但一般并不能做得很彻底;喷洒消毒使用的药量更大,速度也更快,而且设备也便于购置;喷雾消毒设备由于其价位太高及喷药速度过慢,难以在大型猪场使用,喷雾消毒只适用于消毒频繁而且需要控制湿度的产房或保育舍使用。
熏蒸消毒一般使用甲醛熏蒸,封闭是至关重要的。甲醛是无色的气体,比空气重,假如猪舍有漏气的地方,甲醛气体难免从漏气的地方跑走,消毒需要的甲醛浓度就不足了;如果消毒过后,进入猪舍没有呛鼻的气味,眼睛没有生涩的感觉,说明猪舍一定有跑气的地方。
空是一个被人们忽视的消毒方式。空的意思是把猪舍变干燥,经历过清、冲、喷、熏的病原,处于一个非常不适应的干燥环境中,会很快死亡。
场区入口处的消毒池长度等于车轮周长的2.5倍,宽度与整个入口相同,消毒设施必须保持常年有效,消毒池的火碱浓度达到3%以上。
场区入口处设专职人员,负责进出人员、车辆和物品的消毒、登记及监督工作,负责维持消毒池、消毒盆内消毒剂的有效浓度。
进入猪场的一切人员,须经 “踩、照、洗、换”四步消毒程序(踩火碱消毒垫,散射紫外线照射5~10分钟,消毒液洗手,更换场区工作服、鞋等并经过消毒通道)方能进入场区,必要的外来人员来访依上述程序并穿全身防护服才能入场。
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在生产区消毒间用消毒液洗手,更换进入生产区衣物、雨鞋后,经2%~3%火碱消毒池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进舍需要在外更衣室脱掉所穿衣物,在淋浴室用温水彻底淋浴后,进入内更衣室,穿舍内工作服、雨鞋后进舍。
生产用车辆必须在场区入口处进行消毒,经2%~3%火碱消毒池后,用另一种消毒剂喷雾消毒,消毒范围包括车辆底盘、驾驶室地板、车体;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再次经喷雾消毒。
进入场区的物品,在紫外线下照射30分钟或采用喷雾、浸泡、擦拭等方式消毒后方可入场;进入生产区的物品要再次用消毒液喷雾或擦拭到最小外包装后方可进入生产区使用。
外界购猪车辆一律禁止入场,装猪前严格喷雾消毒;售猪后,对使用过的装猪台、磅秤,及时进行清理、冲洗、消毒。
每间猪舍入口处设一消毒脚盆并定期更换消毒液,人员进出各舍时,双脚踏入消毒盆。
各舍每周打扫卫生后带猪喷雾消毒1次,全场每两周喷雾消毒1次,不留死角(舍外生产区、出猪台、死猪深埋池等);视不同消毒要求和环境选用不同种类的消毒剂,基本上每3个月更换1次。
一是进行干燥清扫。空舍或空栏后,彻底清除栏舍内的残料、垃圾和墙面、顶棚、水管等处的尘埃,并整理舍内用具。当有疫病发生时,必须先进行消毒,再进行必要的清扫工作,防止病原的扩散。二是对栏舍、设备和用具进行清洗。对所有表面进行低压喷洒并确保其充分湿润,喷洒的范围包括地面、猪栏、进气口、风扇匣、各种用具等,尤其是食槽和饮水器,有效浸润时间不低于30分钟。此步骤可尽可能多的去除有机物和细菌。使用高压冲洗机彻底冲洗地面、食槽、饮水器、猪栏、进气口、风扇匣、各种用具、粪沟等,直至上述区域显得干净清洁为止。三是对栏舍、设备和用具进行消毒。使用选定的广谱消毒药彻底消毒栏舍内所有表面及设备、用具。必要时可先用2%~3%火碱液对猪栏、地面、粪沟等喷洒浸泡,30~60分钟后低压冲洗;后用另外一种广谱消毒液(如0.3%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此方法要注意使用消毒药时的稀释度、药液用量和作用时间。消毒后栏舍保持通风、干燥,空置5~7天。入猪前1天再次喷雾消毒。
产房保温箱一般使用木制垫板,因木质比较软,而且有缝隙,一般的清、冲消毒往往不彻底,因为病原可能已经钻入疏松的木板里面;所以我们建议对木板的消毒采用浸泡消毒的方式;在猪场里建一个与木板面积相应的浸泡池,木板在冲洗干净后,放入5%的火碱液中浸泡半小时以上,让火碱水渗入到木板里面,可以将里面的病原体杀死。
许多产房和保育舍,采用铸铁漏缝地板,这种地板有一个缺点:板与板之间的缝隙很难冲洗干净,需要将板掀起来,冲洗干净后再放好。虽然加大了员工工作量,但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毒。
售猪人员在售猪过程中,难免与拉猪车接触,如果售猪结束后直接进猪舍工作,就有将病原带进猪舍的可能。冬季口蹄疫和传染性胃肠炎的大面积流行与售猪车消毒不严格有直接关系,必须引起重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把磅秤作为隔离带,场内人员把猪赶上磅秤,称好后,交给收猪人员负责赶上车;二是明确分工,在磅秤附近赶猪或过秤的人员固定,只在该区域活动,其它人员只负责从猪舍赶到磅秤,不与收猪人员接触;三是有专用售猪衣服和鞋,售猪时,参与售猪的每个饲养员都更换售猪用的衣服和鞋,售猪结束后清洗消毒后待用;饲养人员仍穿原工作服和鞋进舍工作;四是售猪结束后,马上派专人对售猪场地进行彻底清洗消毒;五是平时将售猪区域变成隔离区,一般人员不得进入。
对猪场的消毒,我们列出了各项具体措施,猪场可以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来减轻病原微生物对猪场的影响。建议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掌握这些措施,并切实抓好落实,这不但能降低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能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为猪场赢得丰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