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学梅
(贵航医院口腔科,贵州贵阳550009)
口腔溃疡是临床口腔黏膜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原因复杂,主要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自身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同时患者出现白血病,营养缺乏、维生素缺乏和代谢紊乱等也可能引起口腔溃疡[1]。对于口腔溃疡的治疗应做到全面而有效。本研究选择87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口腔溃疡患者进行研究,现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09年5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口腔溃疡患者87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为53例,占60.92%,女性为34例,占39.08%,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为42.6±8.7岁,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16岁,病程分布为2.47±0.87d,口腔类型分析显示,单发性溃疡为62例,占71.26%,多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25例,占28.74%,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
1.2 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和支持治疗。
1.2.1 局部治疗 主要采用药物和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其目的是通过局部消炎止痛,促进口腔溃疡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采用金霉素药膜和洗必泰药膜进行溃疡部位粘贴,2次/d,并辅助中医冰硼散治疗[2]。止痛采用止痛剂,取10%普鲁卡因在患者的溃疡周围进行注射,同时采用溶酶片进行口服。物理治疗即采用紫外线或激光照射的方法将患者溃疡进行消炎止痛,以促进患者溃疡部位的愈合。
1.2.2 全身疗法 主要采用免疫调节剂和免疫增强剂进行治疗,目的是通过药物治疗增加患者的免疫力。主要采用左旋咪唑50mg/次,3次/d,服药2d后停药5d,再继续服药,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同时采用转移因子1次1支进行治疗,治疗2周。通过治疗可有效的增加患者的全身机体的免疫力,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3]。
1.2.3 支持疗法 主要为维生素和强的松的口服治疗。患者一般使用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进行口服辅助治疗。对于比较严重的患者应采用强的松口服治疗,30mg/d,同时依照患者的要求进行镇静、驱虫、脱敏和安眠的治疗和处理,从而更好的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对本研究87例口腔溃疡治疗效果分析显示,在使用药物治疗2d内口腔疼痛均明显减轻,所有患者均在治疗5d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2.31±0.68d,其中2d内愈合的患者为68例,占78.16%,3d愈合的患者为10例,占11.49%,4d内治愈的患者为6例,占6.90%,5d内治愈的患者为3例,占4.45%。随访3个月均未出现复发。
口腔溃疡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口腔部位(唇、牙龈、软腭、脸颊等)黏膜出现的单个或多个大小不同的溃疡,形状主要为圆形或椭圆形,在溃疡的表面可能存在黄色或灰白色的假膜,并且溃疡中部一般凹陷且边界清楚[4]。临床症状为黏膜周围微肿并伴有灼痛感。引起口腔溃疡的原因较多,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为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身体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而外因为环境因素和感染因素。内外因素同时发生作用才是口腔溃疡发病的主要原因。因而对于口腔溃疡的治疗应内外因并重,并考虑患者的自身因素。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应主要采用局部治疗,采用抗菌和抗病毒治疗,进行及时有效的溃疡部位的修复和愈合;而病情较重的患者,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应同时使用,这样方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治疗的同时注意口腔卫生,勤漱口,戒烟限酒,多食用清淡的食物,防止刺激性食物的刺激。本研究研究显示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法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较好且随访观察无复发情况发生,应加强临床推广。
[1] 郑麟蕃,张震康,傅民魁,等.实用口腔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61-166.
[2] 王爱萍,黄素珍.西咪替丁治疗口腔溃疡25例[J].医药导报,2000,19(2):175.
[3] 陈荣发,张奇志.虾蟹壳治口腔溃疡一天愈合[N].医药经济报,2001.
[4] 梁俊成.局部应用胰岛素治疗皮肤粘膜溃疡52例[J].新医学,1998,18(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