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素梅,闫兴亚
(原阳县农业局,河南 原阳 453500)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每667 m2产量450~550 kg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肥料、农药使用原则和要求,生产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原阳县绿色食品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及沿黄麦区。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版(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1992 农田灌水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NY/393-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394-2000 肥料使用准则
GB4404.1-1996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DB 22/T953-2002 绿色食品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GB 1351-1999 小麦
GB /T17892-1999 优质小麦——强筋小麦
温度对海洋、天气分析和预报、大气物理、环境的研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探测大气温度的激光雷达有瑞利散射激光雷达、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和拉曼激光雷达。瑞利散射激光雷达具有时空分辨率好和探测灵敏度高等优点,除此之外它利用激光和大气分子的瑞利散射机制产生雷达回波,不存在大气的探测盲区。
DB 34/207-2000 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标准
一是空气清新,生产基地四周无工矿企业污染,距医院和主要铁路、公路干线等有明显污染源地域1 km以上,空气质量达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是灌水清洁,排灌方便。基地用水严格控制污染,农田灌水质量符合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三是基地土壤肥沃,不含残毒和有害物质,pH值6.8~7.5,土壤有机质含量1.0% 以上,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供肥能力,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小麦产品质量符合GB1351-1999小麦要求,强筋麦质量达到GB/T17892-1999优质小麦强筋小麦二等指标;产品安全指标达到DB34/207-2000标准。
小麦—玉米;小麦—花生;小麦—棉花。
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的优质、稳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强筋小麦选用“郑麦366”、“西农979”等品种;优质专用小麦可选用“豫农202”、“矮抗58”、“周麦18”、“周麦20”、“周麦22”等品种。
商品种子应进行精选、加工、规范包装,种子标签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GB20464-2006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规定;种子质量符合GB20464-2006小麦大田用种标准。
上无坷垃、下无卧垡、上虚下实、土细田平、疏松保墒,耕层逐年加深到20 cm以上。
前茬收后及时抢墒耕翻或灭茬保墒,干旱年份应先灌溉,遇连续降雨时,及时开沟排水,抢时整地。稻茬采取“犁旋耙”或“旋犁耙”的方法精细整地。
8.1.1 冬前壮苗指 标叶片宽厚,大小适中,叶、蘖和次生根的生长符合同伸关系。越冬时,每667 m2群体茎蘖总数60万左右,半冬性品种六叶一心至七叶一心,单株分蘖4~6个,次生根8~12条,春性品种六叶至六叶一心,单株分蘖3~4个,次生根6~8条。
8.1.2 播期确定原则 冬前形成壮苗而不拔节,冬性品种日平均气温16~18 ℃;半冬性品种日平均气温14~16 ℃;春性品种日平均气温12~14 ℃播种,冬前0 ℃以上积温660~760 ℃·d。
8.1.3 播期 半冬性品种10月5~15日;弱春性品种10月16~25日。在适播期内,力求抢墒早播,以争取生产上主动。
8.2.1 精(少)量播种的条件 耕层深厚,土壤肥沃;土碎田平,足墒播种;选用合格种子,适期播种;机械条播;浅播、匀播、播后镇压。
8.2.2 播种量 10月5~20日播种,每667 m2播量8~10 kg,基本苗不低于8万~12万;10月16~25日播种,每667 m2播量11~13 kg,基本苗不低于18万~20万。
机播,行距20 cm,播深3~5 cm。播种后镇压。
肥料的施用原则和要求:肥料使用等按DB34/ T208-2000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执行。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稳氮增磷补钾添微,平衡施用。每667 m2施氮量要达到15 kg左右,氮肥后移,基追肥比为6∶4。基肥每667 m2施有机肥300 kg以上,尿素12.5 kg,过磷酸钙60 kg,氯化钾10 kg,硫酸锌、硼砂各1~2 kg。3月下旬重施拔节肥,每667 m2追尿素8~12 kg。孕穗至灌浆期,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150 g对水50 kg,叶面喷施1~2次。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10.1.1 原则和要求 农药使用按NY/T393-200标准执行。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配合化学防治,不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10.1.2 化学除草以冬前防除为主,春季防除为辅 冬前除草每667 m2用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2 g,或25%噻吩磺隆湿粉8~12 g,对水40 kg均匀喷雾,土壤墒情不足时,用水量应加大到60 kg以上。
10.1.3 病害防治 纹枯病:3月上中旬起身拔节期病株率达到10%时,每667 m2用4%井冈霉素可湿粉100 g对水50 kg喷雾。白粉病:病叶率达30%,每667 m2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 g,对水50 kg喷雾。最后一次施药距小麦收获至少30 d以上。
10.1.4 虫害防治 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播种前用50%辛硫磷乳油50 g加水适量拌种50 kg。蚜虫:孕穗期蚜株率达30%、百株蚜量500头时,每667 m2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 g或1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40 g,对水40 kg喷雾。
10.2.1 冬灌 冬前干旱应进行冬灌。冬灌指标: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 ℃,夜冻日消,土壤含水量18%以上,小麦分蘖盘墩后进行。防止田内积水。
10.2.2 春灌 拔节初期(3月底4月初)结合浇水,及时追施攻穗肥,每667 m2施尿素10 kg。
10.3.1 促弱转壮 (1)底肥不足形成的弱苗:在叶色退淡、叶蘖同伸关系紊乱时,应早追苗肥,干旱时应结合浇水每667 m2施尿素4~5 kg,或氮、磷、钾含量各15%的三元复合肥5~7.5 kg;返青期叶色发黄、群体不足时,应结合浇返青水每667 m2追返青肥3~4 kg。(2)晚播弱苗:浅锄松士、保墒增湿、除草,追施腊肥,每667 m2追优质有机肥500~1000 kg。
10.3.2 控制旺长 (1)镇压:对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应冬前镇压。镇压用镇压器顺小麦行向进行,一般进行1~2次。土壤潮湿粘重时不宜镇压,以免造成土壤板结。(2)深中耕:群体过大,生长偏旺时进行,深度7~10 cm。(3)疏苗:采取用耙耙或横锄等方法剔除部分麦苗,以控制旺长。
提高整地质量、播种质量,选用高产、耐肥、抗倒品种;控施氮肥,平衡施肥,严格掌握追肥时间;实行精少量播种,建立合理群体结构;拔节初期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150~200 g,对水40 kg叶面喷施。
孕穗至灌浆初期,每667 m2用尿素500 g和磷酸二氢钾150~200 g对水50 kg,叶面喷雾1~2次。
为加快收获进度,减少籽粒破损率,提高小麦商品等级,可用联合收割机统一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以防霉变降低品质。
籽粒含水量12.5%以下时入仓储藏。储藏的仓库要先消毒、除虫、灭鼠,不允许与其他物质混存。专用麦单收单贮。
[1]魏国强.河南省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与对策[J].种业导刊,2007(10):9-10.
[2]王彩霞,邵栋梁.关于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19):339.
[3]毕魏魏,胡文生.小麦标准化生产推广应用[J].种业导刊,2007(10):15-16.
[4]刘婷婷,冯铁.论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J].现代农业科技,2010(6):373.
[5]唐岭峰,杨小丽,毛红艳,等.无公害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3(9):16-17.
[6]史瑞青.河南省优质强筋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J].种业导刊,2006(7):34-35.
[7]金玲,王砚超,闫诚.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进程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33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