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平舆县东和店镇农业服务中心,河南 平舆 463400)
在华北及西北地区,既可在4~5月进行地膜覆盖播种栽培,也可秋季直播。如果选择秋播,必须保证幼苗出土后有两个月的生长期,以保障幼苗安全越冬。为减轻杂草危害,大田直播栽培宜在10~11月进行。
在定植沟上划出3~4cm的播种沟,沟要成直线且深浅一致,然后在沟内浇足底水。按株距点播催芽后的种子。播后先撒施药土,再覆盖细土。覆盖厚度以3~4cm为宜,以砂质细土覆盖为好。
防除杂草是芦笋直播栽培的重要一环。由于播种后要经过10~20d才能齐苗,幼苗出土后生长缓慢,容易引起草荒苗的现象。解决措施:一是播种后地面喷洒除草剂。目前适用于芦笋播后苗前的除草剂有敌草隆、利谷隆、苯胺灵等,除草剂作播后地面喷洒处理,要求药剂要喷洒均匀,在地面形成一层药膜。每公顷用药量为900~1 050g(有效成分),水600~750kg。二是采用黑色地膜全面覆膜或行间覆盖。采用全面覆膜应在播后10d左右揭开播种沟上的黑膜,若芦笋幼苗开始出土,应将播种沟上方的黑膜打开,让芦笋幼苗自由向上生长。若采用行间覆膜,播种沟上面要留出10~15cm宽的间隙,让芦笋种子出苗后不受阻碍。三是人工全面多次拔除杂草。
芦笋出苗后,为保证直播大田芦笋幼苗健壮生长,一要及时清除杂草;二要注意病虫防治;三要及时浇水和追施低浓度的人畜尿水;四要开好排水沟,达到雨后地面不积水;五要分批及时进行间苗或补苗。
由于芦笋种子萌发的整齐度不一致,齐苗的时间拖得较长,因此,要进行多次间苗。一般第一次间苗在基本齐苗后进行,两棵苗间距以不超过5cm为宜,若发现20cm左右无苗的则应补栽1~2棵;第二次间苗在幼苗生长至10~12cm高时进行,此次间苗保持幼苗的苗距10~15cm为宜;第三次间苗在幼苗高25cm左右并有2~3支地上茎时进行。
间苗、定苗及清除杂草的同时,进行土壤中耕松土,有利于幼苗的健康生长。此外,由于幼苗期地上茎纤细,每次浇水或下雨后,幼苗常因黏附泥土而弯曲或贴地倒伏,要及时抖土扶苗,以便幼苗的拟叶正常展开和进行光合作用。
追施速效性肥料一般从第二次间苗后开始,以追施稀薄的人畜尿水为主。若追施尿素,要求浇施的浓度不要大于15%,或在离植株15cm处穴施亦可。追肥的原则是少量多次。每次每公顷施尿素100~150kg。苗小时少施一些,苗大时多施一些;苗小时采用浇施或穴施,苗大时开沟条施。
芦笋种子播种后到幼苗生长前期,易受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等侵害,及猝倒病、立枯病、疫腐病等苗期病害的危害,严重时引起缺苗断垄。预防方法目前多使用3%呋喃丹杀虫剂+50%多菌灵杀菌剂配成药土,播种后将药土均匀撒在种子表面,再覆细土。施药量为每公顷大田用3%呋喃丹22.5kg和50%多菌灵7.5kg,与过筛后的细土拌均匀后撒于播种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