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舟山市海岛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2011-08-15 00:43孙兴富吴中平
关键词:海岛服务体系农村

孙兴富 吴中平

(浙江海洋学院办公室,浙江 舟山 316000)

完善舟山市海岛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孙兴富 吴中平

(浙江海洋学院办公室,浙江 舟山 316000)

围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涵的内容和要素,结合舟山海岛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完善舟山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并据此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策

舟山地处海岛,地域的相对偏远和隔离,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传统渊源的地域特征,世代以海为生的舟山人具有特定的精神气质和心理状态,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艰苦的生产方式造就了海岛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智慧勇敢兼备的优秀品性。正是因为海岛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得天独厚的区域特征,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亦具有鲜明浓郁的地域特色。海岛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为满足和保障渔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而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体系,也正是基于海岛的特性,该体系建设不能简单模仿、照搬内地的做法,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从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彰显区域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开展海岛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舟山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是各级政府部门应尽的职责和任务。[1]近年来,舟山市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市委、市政府把维护好、解决好、保障好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就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实施意见,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使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成果。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正在逐步形成。随着舟山市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深入推进,一系列扶持渔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实施,渔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渔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形式多样、活动丰富的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较好地满足了渔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舟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海岛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自觉意识日益提升;文化设施日臻完善,阵地网络四通八达,群众的文化热情日渐高涨;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不断创新,文化供给多样化、服务载体智能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品牌特色初步形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舟山新一轮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格局来临之际,与海岛的新发展、与海岛渔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较,海岛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相对有限的投入难以满足渔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对落后的公共文化设施与文化服务功能不相适应;相对短缺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渔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相对薄弱的公共文化队伍与其承担的文化职能不相适应。

二、完善舟山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广大农民的客观需求,担负着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农民素质、调动社会主义劳动者积极性的重要任务。[2]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好维护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的必然要求。这是体现文化的民生精神,体现人民群众在文化成果方面的共享性,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的重要体现,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保障海岛渔农民群众平等参与文化活动权利,满足海岛渔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二是贯彻落实浙江省、舟山市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精神和意见的内在要求,是巩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发展的现实选择。

三是舟山市新渔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构建和完善海岛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事关广大渔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是一项关系民生的基础工程,也是一项提升渔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海岛渔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作。

四是构建和谐舟山、加快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建设海岛宜居城市的必然要求,更是舟山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和加快建设舟山国家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迫切需要。

五是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是适应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3]加快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渔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的能力,创新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切实保障渔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海岛渔农民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而逐渐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新时期政府履现文化责任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三、完善舟山海岛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结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自身包涵的内容和要素,针对舟山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充分认识该体系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领导的文化自觉

构建和完善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渔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目前舟山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要充分认识并重视文化建设对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发展文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舟山市各级党政领导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完善该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破除传统的观念,继续解放思想,充分认识渔农村文化工作的特性,高度重视渔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切实维护渔农民文化权益,谋划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渔农村文化发展方案,制定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思路,确保该体系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确保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以此提升政府文化责任履现的测评力、执行力和问责力。要在统筹城乡的前提下努力推进城市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兼容,通过本项工作的推进切实解决城乡建设失衡问题。

(二)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

渔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要以舟山市建设海洋文化名城、舟山国家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着力提高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发挥其共享作用,让渔农民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建设,提高渔农村图书流动普及率;加快数字电视升级改造,加快偏远海岛的广播电视普及,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认真做好“浙江东海文化明珠乡镇”和“舟山海岛文化百花乡镇”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设能满足渔农民文化需求的文化活动室等,为该体系有效运转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不断增强渔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的能力,努力创新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增强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力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依托“文艺大篷车”、“党报大篷车”等有效载体,精心组织开展“文艺进社区”、“三下乡”、农村电影“2131”工程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丰富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加强渔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提升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引导渔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关心文化、参与文化并享受文化成果和服务;建立渔农村文艺创作奖励机制,加大面向基层、面向渔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力度,加强渔农村题材的文艺作品创作,积极组织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产品;加强渔农村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收入反哺海岛渔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要努力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切实抓好渔农村优秀民间民俗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积极开发具有海岛特色的民间艺术及民俗表演项目,培育富有鲜明海洋特色的公共文化品牌项目,充实渔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内涵;要着力发展渔农村特色文化,繁荣文化市场,要积极推进并加快发展渔农村文化产业,充分调动渔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找准方向、科学发展,探索开展渔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和服务的新规律、新方法、新途径,着力构建“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的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模式,增强其“造血”功能;要积极引导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高校、各界人士等为社区、渔农村提供文化志愿服务,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在舟山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鼓励高校师生积极参与渔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创作和服务提供,发挥其在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使者和志愿者的角色,有计划地组织高校学生利用节假日到海岛渔农村开展文化志愿下乡,创新渔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方式。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分层次、多元化的,不能以单一的活动提供给所有的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方式要努力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充分预计广大渔农民的精神文化活动的诉求,充分考虑外来流动人口、离退休人员的文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消除文化服务盲区。

(四)建立健全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1.加强领导,健全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保障

强化组织保障,切实加强党对该体系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提供咨询服务、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县乡共管”的渔农村公共文化管理机制,形成该体系建设的合力。我们认为完善海岛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是要建立起县(区)以下责任体系,建议在市委、市政府现有管理框架体系下,形成以县(区)为主管理、以乡(镇)为主建设、以村(社区)为主落实的责任体系,推进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

2.加大投入,健全渔农村公共文化经费保障机制

区域政府财政投入直接关系区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可行性、稳定性、现实性和长效性,进而影响到该体系的存在命运和效果。舟山市各级政府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发挥和落实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责任,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经费投入运行机制和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运营的效率和制度的有效性,建立符合实际的专项基金并规范使用,确保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建设、逐步推进和平稳运行。在坚持公益性前提下,创新机制,引导全社会参与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我们建议在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上,除基础设施建设外,依据全国农村人均文化投入标准,结合舟山市实际,在“十二五”初期拟定渔农村人均文化投入35元,并逐年增加,到“十二五”末达到渔农村人均文化投入70元,实现渔农村人均文化投入翻番的目标。

3.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海岛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保障机制

要不断充实海岛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人员数量,要根据各渔农村实际情况核定落实编制,明确其职责和相关待遇,保障该体系有效运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加入到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中去,不断充实渔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队伍,当前可考虑在政府的引导下,鼓励大学毕业生到渔农村从事文化服务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加强渔农村文化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辅导,充分调动服务人员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服务素质和能力。我们建议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的文化服务队伍,当前高度重视专职文化干部的落实,充实渔农村公共乡镇文化站从业人员力量,初步拟定站均从业人员4人的标准。

4.大力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评估考核奖励机制

建立完善评估考核奖励监督体系,构建海岛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要制定海岛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量化考核指标和评估考核体系,并将考核评估结果作为评价和考核各级党委、政府目标和领导干部绩效的重要指标;要设立专门奖项,加大对优秀渔农村文化作品和文化工作者的奖励力度,极大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渔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建立各级人大文化监督和报告制度,广泛听取渔农民意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以保障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各项政策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工作到位,切实提高政府推进文化建设的效能和水平。我们建议由市、县(区)两级文化管理部门编制海岛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考评方案,实施市对县(区)、县(区)对乡(镇)两级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党委、政府履现文化责任的重要内容。

(五)加强理念研究,不断完善海岛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支撑

要引导和鼓励针对该体系建设实践开展理论研究,破解实际工作中的难题,不断丰富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原有政策的修订和完善,切实研究制定新的政策,努力确保相关政策的系统性、连续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并制定配套的相关政策法规等理论探讨研究,不断推进该体系建设的理论实践创新,将理论转换为操作层面的实践进展和制度设计中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我们建议舟山市成立由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实践干部共同参与的海岛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机构,重点强化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政府决策,为推进建设提供指导。

[1]牟永泉.构建天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策研究[J].天津经济,2011(3):38-41.

[2]曹爱军,方晓彤.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构建研究[J].农村经济,2010(2):36-38.

[3]李少惠,王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2):44-48.

Countermeasures to Perfect Public Culture Service System in Fishing Villages in Zhoushan Islands

SUN Xing-fu WU Zhong-ping
(Office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 316000,China)

Focusing on connotation and elements of village public culture service system,and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necessity of perfecting the public culture service system in fishing villages in Zhoushan Islands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ishing villages;public culture service;countermeasures

G127

A

1008-8318(2011)05-0038-04

2011-07-14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09CGYD040YB)成果之一。

孙兴富(1980-),男,江西万年人,助理研究员,硕士。

猜你喜欢
海岛服务体系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在海岛度假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