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研究生三队 宋友余 王 凯
去年以来,我国面向高校毕业生首次实行网上预征入伍报名,这是兵员征集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和大胆尝试,不仅改进了传统兵役登记、报名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了预征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而且健全和完善了高校毕业生征集机制,是兵役制度改革和实现国防建设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深入学习各项政策,使网上预征工作有据可依。近些年,围绕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征集工作的通知》,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下发了《征集各级各类学校应届毕业生工作暂行规定》,这些规定明确了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的基本政策、基本程序、基本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的重要指导性和操作性文件。各地兵役机构应及时组织和协调各高校深入学习领会预征工作中的各种政策,着力解决预征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做好宣传动员、预征登记、身体初检、政治初审等工作,不断探索和完善网上预征工作,确保在毕业生离校前完成预征对象确认等一系列工作。
开展广泛客观的宣传发动,使广大高校毕业生积极理性参与网上预征。各地兵役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开展广泛而又客观地宣传发动,以网上预征工作为契机,抢占有利舆论阵地,加强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和兵役法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参军入伍既是有志青年的崇高追求,又是公民义不容辞的光荣义务的观念,进一步坚定投身军营、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此外,各地兵役机构要协同各高校学工系统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宣传发动,比如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QQ群、政策公告等形式,也可在高校局域网开设征兵工作网站,把高校毕业生入伍的重要意义、优惠政策、时间安排等传达到每个学生和家长。此外,宣传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反映当前部队的生活和训练情况,对高校毕业生入伍动机实施正确、理性引导。
加强细心教育指导,使网上预征工作高效有序。各地兵役机构对各高校以及有关部门要加强细心教育指导,明确预征工作中的时间节点和组织程序;深入各院校,利用现场会或网络,重点宣传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征集大学生入伍的政策和有关规定,及时解答广大毕业生中存在的疑惑;耐心地组织和指导高校毕业生上网报名。此外,对各高校的学工系统、武装部、资助中心的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依托《大学生网上预征报名系统》辅助做好预征工作,确保网上预征工作高效有序。
核实预征对象基本情况,保证网上预征对象填报的信息真实可靠。由于大部分应届高校毕业生都不是在户籍所在地学习,其本人及家庭的政治面貌和病史调查等工作难以掌握;加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一定的从众心态,一时兴起参加报名,到体检征召时又不愿参加,无法确保网上填报的个人信息真实可靠。因此,要本着向部队建设负责、向应征学生负责、向院校负责的态度,准确核实预征对象基本情况,做到“四个延伸”:由单纯考查学生本人,向学生平时的接触范围延伸;由单纯考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向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的表现情况延伸;由单纯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向学生的综合素质延伸;由单纯考查学生的言行,向学生的思想深处延伸。此外,各地兵役机构要会同教育、公安、卫生等部门和院校,及时对预征对象进行跟踪管理,掌握其毕业后的去向和联络方式,做到情况掌握准、随时能征召。
执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使网上预征工作公正透明。据有些部队对入伍大学生的跟踪调查显示,部分入伍大学生的文化基础还比较薄弱,少数人的大学文凭存在造假行为,这反映出征兵过程中存在监管不严的问题。因此,在实施网上预征工作时要健全与《兵役法》、《征集各级各类学校应届毕业生工作暂行规定》相配套、可量化操作并能监督实施的行政法规和工作机制,明确兵役机关、高校、公安局、民政和医院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地位、作用和职责,并与纪检、监察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对预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监督、纠正和处罚,使网上征兵工作公正透明。
加强安全保密工作,保证网上预征对象的信息安全。作为预征对象的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我军士兵的重要来源,其个人信息的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日常生活,而且关系到我军人员信息保密问题,若其身份证号和家庭成员信息等被不法分子窃取,会被用来伪造身份行骗或者进行策反。所以,在网上预征中必须做好信息保密工作,确保预征对象的信息安全。首先,进入网上预征报名系统者应进行实名注册,设置账户名和保护密码等。其次,网上预征工作应该由相关的行政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向社会公开的信息不涉及个人证件号码、邮箱和家庭情况。最后,网上预征对象填报的个人信息要及时导出并与互联网隔离存储备份,不给网上黑客留下任何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