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20110267 导航用海洋重力异常图的孔斯曲面重构方法=Coons Curved Surface Reconstruction Method of Marine Gravity Anomaly Map for Navigation/李姗姗,吴晓平,赵东明(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学报.-2010,39(5).-508~515
基于地球重力物理场连续的特性,将计算机构图中的孔斯(Coons)曲面建模引入到导航用海洋重力异常图的加密重构中,建立不同边界曲线的双一次Coons曲面和双三次C1Coons曲面重力异常模型。通过对实验区数据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基于Coons曲面建立的重力异常模型精度均优于移动曲面拟合模型;同时利用现有全球SRTM30″plus海深数据,借鉴于间接内插的思想,以布格异常基于Coons曲面进行重力异常图的重构,与空间重力异常直接建模相比,精度整体提高25%。图9表3参14
♣重力异常图 布格异常 海洋重力测量
CH20110268 基于瞬时水深模型的最短时间航线自动生成算法=A Method for the Shortest Time Routing Based on an Instantaneous Depth Model/张立华,苏奋振,彭认灿,暴景阳,张莉(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洋测绘科学与工程系)∥测绘学报.-2010,39(5).-516~521
提出一种基于瞬时水深模型的最短时间航线自动生成算法。基于海图静态水深和海域潮位模型,构建瞬时水深模型,动态提取碍航区,并进行航线可行性分析;利用动态规划思想,进行最短时间路径搜索;采用矩形包络分析、相近节点搜索和冗余点删除等策略,进行航线优化。实验表明:本算法能动态分析航线可行性,搜索最短时间航线。与传统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可提取航行时间更短的航线,所提取的最短时间航线,与舰船航行的起始时间和舰船航速相关。图7参17
♣瞬时水深模型 最短时间航线 航线分析
CH20110269 基于海面微波散射成像的SAR浅海地形遥感探测=Shallow Water Bathymetry Surveys by SAR Based on Oceanic Sea Surface Microw ave Scattering Imaging/范开国(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测绘学报.-2010,39(3).-329
♣海底地形遥感
CH20110270 多波束勘测运动传感器偏移的改正方法=Correction of Imperfect Alignment of MRU for Multibeam Bathymetry Data/阳凡林,卢秀山,李家彪,郭金运(海岛(礁)测绘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7).-816~820
系统分析多波束勘测时运动传感器偏移造成的姿态误差的特点,以及对波束归位的影响,根据水深误差受横摇误差影响更大、运动传感器偏移带来的横摇误差主要受纵摇决定的规律,借助三维光照水深图、傅立叶或小波分析工具、纵摇与水深误差关系图判断是否存在运动传感器偏移,然后通过消除纵摇与水深误差的线性关系取得运动传感器的偏角,最后对测区所有波束重新归位,完成运动传感器偏移改正,对浅水多波束勘测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意义。图6参10
♣多波束声纳 运动传感器
CH20110271 深海拖缆导航勘探数据处理算法研究=Processing Methods for Navigation Data of Offshore Towed Streamer Exploration/姚宜斌,易文婷,宋伟伟(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6).-698~701
探讨了深海拖缆导航勘探数据的处理方法。介绍了预处理中Crossline声学观测值的粗差探测及RGPS观测值的类周跳问题探测等关键技术;分步介绍了数据处理过程中的约束网平差、曲线积分和拟稳平差等方法;通过与国外常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图2表1参7
♣粗差 平差 曲线积分 深海拖缆勘探
CH20110272 深海拖缆勘探电缆形状确定方法研究=Fitting of Offshore Towed Streamer Shapes/易昌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6).-702~704
探讨了深海拖缆勘探电缆形状的确定方法,分析了弧段模型、多项式模型和曲线积分模型,对各个模型进行了对比和优选。
♣深海拖缆勘探 导航数据处理
CH20110273 二维深海勘探导航定位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Navigation Data Processing for Deep-sea Exploration/周波,宋伟伟,易文婷(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6).-705~707
设计了一套二维深海勘探导航定位数据处理系统,主要内容包括DGPS数据和罗盘数据的粗差探测和修复、历元化算法、曲线调整和积分计算检波点坐标。利用积分模型模拟电缆的形状来计算检波点坐标,在不损失精度的前提下,简化了计算流程。图4表1参7
♣二维深海勘探 积分模型 检波点
CH20110274 高精度瞬时水深模型的一种构建方法=A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High-precision Instantaneous Depth model/曹鸿博,张立华,赵巍,贾帅东(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洋测绘科学与工程系)∥测绘科学.-2010,35(4).-111~113
高精度的水深表达是舰船安全、经济航行的先导和基础。提出了一种构建高精度瞬时水深模型的方法,利用高密度的多波束水深数据作为静态水深,基于余水位订正的预报水位作为动态水位,通过高效集成静态水深和动态水位从而构建瞬时水深模型。实验证明:所提的构建瞬时水深模型的方法较传统的方法,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瞬时水深模型的精度与格网尺度有关;余水位是影响瞬时水深模型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图1表2参14
♣瞬时水深模型 海底数字水深模型 潮汐模型 精度分析
CH20110275 海洋地理环境矢量数据的融合研究=Research of Marin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Vector Data Fusion/刘亚璐,葛文,姚雪花,朱军军(61512部队)∥测绘科学.-2010,35(4).-219~220,192
海洋地理环境矢量数据融合涉及对象繁杂,实现存在较大的困难。从二维矢量数据融合和三维地形数据融合出发,研究了海洋地理环境矢量数据融合的方法。图4参5
♣海洋地理环境 数据融合 二维矢量数据 三维地形数据
CH20110276 基于纬差加权法的海洋磁力测量多站地磁日变改正值计算=Diurnal Geomagnetic Correction with Multi-observatories in Marine Magnetic Surveying/卞光浪,刘雁春,边刚,于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测工程系)∥测绘科学.-2010,35(3).-118~120
基于地磁日变化空间变化特点,提出了采用纬差加权法计算多站地磁日变改正值,对算法的相关性质进行了分析。利用三站同步地磁日变实验数据对计算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多站地磁日变改正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磁日变改正精度。图3表2参13
♣海洋磁力测量 多站地磁日变改正 纬差加权法
CH20110277 环境一号卫星CCD相机水体信息采集特性分析=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Information Collected by“HJ-1”Satellite Multispectral CCD Sensors/黄妙芬,牛生丽,孙中平,吴传庆,赵祖龙,化成君(大连海洋大学)∥遥感信息.-2010(4).-68~75
利用覆盖我国4大海区共88景图像数据,针对4波段CCD相机(HJ-1A/CCD1、HJ-1A/CCD2、HJ-1B/CCD1、HJ-1B/CCD2)在水体中的信息采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HJ-1A和B星虽不是水色卫星,但其CCD相机在水体中依然有一定的信息,可作为水色遥感器服务于水环境;(2)HJ-1B/CCD1在南海海域水体信息采集过程存在明显的太阳耀斑现象,因而在水色信息提取时太阳耀斑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子;(3)无论是在一类水体还是在二类水体,各遥感器的近红外波段皆存在水体信息采集为零的现象,其中HJ1B-CCD2尤为明显。利用近10景涵盖了HJ-1A/CCD1、HJ-1A/CCD2、HJ-1B/CCD1、HJ-1B/CCD2数据,以及同时过境的EOS/MODIS,采用基于遥感器入瞳处总辐亮度的交叉定标方法进行交叉辐射定标,获取适用于水体目标的交叉辐射定标参数。根据瑞利散射和气溶胶散射的计算值,以及获取的交叉定标系数,反推出HJ1B-CCD2可能接受到的灰度值。图4表16参12
♣环境一号卫星 水体信息 信息采集 CCD相机
CH20110278 基于SAR后向散射的海上溢油检测研究=A Study on Oil Spill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Backscattering of SAR Data/邹亚荣,卢青,邹斌(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遥感信息.-2010(4).-76~79
应用海面雷达后向散射系数检测海上溢油是目前海上溢油遥感监测的一个重要方向。以南海Envisat-ASAR数据为例,在分析SAR数据的基础上,应用Envisat-ASAR绝对定标计算方法,计算后向散射系数,研究应用SAR进行海上溢油遥感监测的散射特性,计算目标与海面边界后向散射系数梯度均值0σ与目标与海面后向散射系数均值差Δμ,并以两者结合作为区分海面油膜与自然现象的解译标志,从而为溢油识别提供依据。图3表5参6
♣合成孔径雷达 后向散射 海上溢油检测
CH20110279 利用Hyperion数据提取海洋烃渗漏信息研究初探=Preliminary Study on Detection of Hydrocarbon Seeps at the Sea Using Hyperion Data/申晋利,丁树柏,齐小平,邢学文(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遥感信息.-2010(4).-80~84
海洋油气藏普遍存在着烃类渗漏现象,通过应用遥感数据检测海洋表面烃渗漏信息并最终确定油气藏位置,这一技术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石油前期勘探。通过进行室内、室外油膜模拟试验,利用Hyperion高光谱数据进行了提取海域烃类异常信息的初步研究。图谱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烃渗漏异常区域与普通海水的图谱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运用光谱角度制图法(SAM)提取研究区的海面烃渗漏信息,将提取结果与已知油气地质资料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烃类异常信息与油气藏情况基本吻合。图9表2参12
♣高光谱数据 烃渗漏 海洋资源
CH20110280 光谱微分技术在高光谱遥感浅海海底底质中的应用初探=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eafloor Type Classification by Using Spectral Derivative Method/施英妮,张亭禄,魏雅利,李肖霞,石立坚(中国人民解放军61741部队)∥遥感信息.-2010(3).-21~25
采用光谱微分技术进行了高光谱遥感反演浅海海底底质的初步研究。利用半分析海洋辐射传递模型模拟不同海底底质的光学浅水高光谱遥感反射比数据集,利用光谱微分技术建立海底底质识别算法;最后利用水槽模拟数据来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反演算法可以应用于泥砂类和植物类底质的区分。图6表3参9
♣海底底质区分 光谱微分技术 高光谱遥感
CH20110281 海洋灾害遥感元数据及数据系统设计=Remote Sensing Metadata on Marine Disaster and Data System Design/石立坚,王其茂,郭茂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遥感信息.-2010(3).-117~121
提出一个海洋灾害遥感元数据框架,用来对海洋灾害遥感数据进行描述、组织、存储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海洋灾害遥感数据系统,实现了卫星数据及灾害专题产品的网络发布、查询检索和数据获取,为国家灾害应急监测与灾后恢复重建等重大应急任务提供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服务。图3表5参7
♣海洋灾害 元数据 遥感数据
CH20110282 基于TM影像的平原湖泊水体信息提取的研究=Extraction of Plain Lake Water Body Based on TM Imagery/杨莹,阮仁宗(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信息.-2010(3).-60~64
以洪泽湖Landsat TM影像为例,分析了利用单波段阈值法和多波段增强图阈值法进行水体信息提取的差异,从而确定出不同时期不同用途所采用的最佳水体综合提取方法,即综合利用多波段谱间关系(TM2+TM3>TM4+TM5)和单波段TM5建立起适合于平原湖泊水域的水体提取方法。图5表2参12
♣单波段 水体提取
CH20110283 东海北部黑潮锋面涡的快速生成和消散=The Generation and Evanescence of Frontal Eddy in the East China Sea/陈春涛,刘佳佳(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遥感研究所)∥遥感信息.-2010(3).-103~107
通过对卫星海表面温度(SST)数据的处理,发现2006年6月在127.98°E,29.8°N附近有锋面涡产生,从产生到消散整个周期为7天,空间尺度最大达到200km。多年卫星观测及现场测量表明,该区域因是黑潮水与陆架水相互穿插区域,故是锋面涡的多发海域。本文利用多传感器卫星数据观测到锋面涡产生、移动、融合和消散的整个过程,并分析了锋面涡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风对本次锋面涡的产生有一定作用,同时也是锋面涡消失的原因之一。图13参15
♣黑潮 海表面温度
CH20110284 海面高数据与平均重力异常误差传播的球谐分析=Spherical Harmonic Analysis of Error Propagation Between Mean Gravity Anomaly and Sea Surface Height Data/翟振和,孙中苗(西安测绘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2).-137~140
利用球谐分析法建立海面高数据与平均重力异常的误差传播公式,计算不同精度、不同分辨率的海面高数据对应相同分辨率平均重力异常所能达到的精度。实际算例表明,对于5′分辨率的观测数据,球谐分析法与传统的逆Stokes方法较为一致,随着海面高数据分辨率的降低,球谐分析法会造成较大的截断误差,使平均重力异常的精度低于实际精度。表3参8
♣海面高 平均重力异常 误差分析 球谐分析法
(267~284 张明)
CH20110285 不列颠群岛的海潮负荷及相对GNSS=O-cean Tide Loading and Relative GNSS in the British Isles〔英〕/Clarke P J,Penna N T∥Survey Review.-2010,42(317).-212~228
♣海潮负荷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廖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