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能大赛对数控专业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

2011-08-15 00:54:11张继光
科技视界 2011年25期
关键词:大赛实训技能

张继光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机电工程分院 江苏 徐州 221011)

0 引言

现在社会需要大量的高技能操作型人才,如何在职业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职业学校面临的重大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如老师满堂灌方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项目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人通过项目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同时,利用宠大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和网络技术教学,让学生了解的信息更全面和多元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四届,继2009、2010年之后,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江苏代表团中职组、高职组再次分别获得全国第一的好成绩,双双夺得“三连冠”。技能大赛是检查站,是一次从个体到集体、从单一技能到综合素质、从学的过程到教的过程、从学校到企业的全方位检阅。技能大赛也是一块试金石,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地区和学校专业课程改革的成败。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导向标,它指引着未来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下面我就以数控专业为例谈一下技能大赛对专业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

1 促进实施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为了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引领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专业教学改革的平台作用,最近两届大赛期间高职组赛场对外开放,赛场设置观众通道,方便社会各界人士现场观摩比赛;同时,还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比赛现场进行远程视频直播,观众可通过上网点击实时观摩比赛过程。充分展示其示范作用,并为以后教学留下重要资料。

传统的教学方法基于学科课程之上,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析轻综合”、“重个体轻协作”的弊端。这种方式下培养的学生在参加技能竞赛时,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现象,如理论分析正确却无法有效实施,功能模块正确但无法完成系统的整体调试等。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针对不同的课程,应尽可能采用先进、高效的教学方法。目前项目教学法就是解决传统教学弊端的一种有效方法。

项目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独立操作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己收集信息,自行制定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直至最终完成项目的实施及评价。教师不再占据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导地位,而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关注学生对项目计划的实施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励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在烟灰缸的加工制作中,根据其相关的知识及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设计相应的实施计划。该部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刀具选择、加工工艺、自动编程、机床操作技能以及整体调试检测等程序,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有机结合。

项目教学法成为一个人人参与实践活动,注重项目实施的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有一个很高的学习积极性,体验求知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促进构建真正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

“工作任务导向,贴近企业生产实际”是职业技能大赛题目设置的一大特点。题目设置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课程内容的组织必须贴近生产实际顺序。在技能大赛中,每一个参赛项目都不是一门课,一个教师可以承担的,它是综合的,需要多名老师互相配合才能很好的完成。这就引导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进行组织。可以说历届大赛数控铣试题就是一个典型的项目,它集成了机械制图、公差配合、切削原理、数控编程、加工工艺等知识,以及机床操作、质量检测、程序输入、调试等技能,并且这些知识和技能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已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选手仅孤立的掌握其中一门或几门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完成这一任务的,必须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课程改革首先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由“从理论到实践”向“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转变,以职业领域和工作任务为基础,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我们在开发课程内容知识时应选择紧紧围绕能力的要求进行组织,既包括学科理论知识,又包括操作过程知识,知识的组合不是简单的理论课程的叠加,而是以能力需要进行有机的整合。 其整合的关键是要在深入分析被整合课程的内涵及其内在联系,将原来分散的、独立的依附于某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实训等教学环节,按专业结构的相互关联程度整合成一系列的项目体系,如数控铣削实训课,可以把《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机床原理》、《数控铣床编程》、《数控加工工艺》和《金属切削原理》等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无缝对接”。

3 促进师资队伍、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满足教学需要

数控技能大赛不仅是考核学生,同时也是考核指导老师的水平,要想学生能有好的成绩,则要求指导老师具有一定的水平,指导老师的教育水平对学生的技能水平影响很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更多的老师走出学校,多去参加数控技能培训,多去开拓眼界,多和兄弟学校多交流,取长补短,促进自身发展。努力成为“一体化”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师,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教师的知识要综合化。项目教学中,一个项目牵扯到的知识往往是多学科的,教师知识面窄,对整个专业的把握不全面,是没法设计出好的项目的,也不可能在指导项目过程中给学生答疑和提出好的建议,也无法评价学生项目的完成情况。

以数控技能大赛的作为依托,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逐步的把实训基地建设起来,依靠实训基地办好技能大赛,根据教学需要和大赛需要,增加实验实训工位,更新实验实训设备,优化实验实训环境,不断提高建设与管理水平,为学生的实训和技能训练以及课程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也为数控技能大赛的做好硬件上的准备。

4 促进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

考核评价学生成绩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通过考试全面反映每个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及技能的程度,如何充分发挥考核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导向作用,技能大赛的裁判评分标准为考核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技能大赛突出了学生能力的考核,同时将素质引入考核标准。为了适应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就要建立以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开展正有利于这样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因为凡是在技能大赛中获奖选手,不但他们所选项目是企业所青睐的,而且,所选技术的操作过程更是与在真实环境中高度相似,它的评价标准则完全是真实职场的标准。这个评价标准对传统的课程评价有了一定冲击。引起评价职场岗位要求的标准的方向改革,使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标准更合理,更与职场的岗位要求的相关标准趋于一致,更能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例如,在2009年的技能大赛中的中职烹饪比赛,上海的参赛学校,赛前专门到上海锦江集团拜师学艺,了解烹饪方面的最新趋势和最严格的评判标准,结果在大赛中获得了好成绩。通过技能大赛迫使他们对职场岗位要求标准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这势必对其课程评价产生深远的影响。

5 小结

数控技能大赛的开展是职业学校的数控技术教学及技能实训成果的大检阅,是广大师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熟练技能的一次大展示。职业学校需要通过数控技能竞赛的这个大平台,多去总结经验,找出自身的差距,同时不断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加大数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大对数控师资队伍的培养,通过数控技能竞赛的平台,职业学校可以为社会输出更多的、能适应企业要求的数控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1]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职业学校建立和完善技能大赛制度的意见.江苏省教育厅苏教职〔2008〕40号.

[2]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职教论坛,2007年06期.

[3]李建龙.数控技能大赛对中职数控专业的启示.大众科技,2010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大赛实训技能
高级技能
“鸟人”大赛
环球时报(2023-03-13)2023-03-13 17:18:39
插秧大赛
环球时报(2023-02-16)2023-02-16 15:18:41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
说谎大赛
小说月刊(2014年9期)2014-04-20 08: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