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中学生传统道德认知的几点思考

2011-08-15 00:54吴娟琦
科技视界 2011年22期
关键词:中学生道德传统

吴娟琦

(福州市闽清高级中学 福建 福州 350011)

当前,从总体上看中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好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大多数中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国家的富强和振兴具有很强的责任感、使命感。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部分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存在一定的隐忧,其道德素质状况与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源于中学生对传统道德认识出现的偏差。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传统道德教育,增强他们对优秀传统道德认同感就显得十分必要。

1 中学生传统道德认知存在的问题

所谓的传统道德,就是由过去特定的客观环境和历史条件所形成的、经过长期发展而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比较确定而持久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道德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在内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当前中学生传统道德认识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民族精神意识弱化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形成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奋务实、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当代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同时又承受着考试和升学压力,使得学生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轻视对传统道德的学习和掌握,缺少人文素养的积淀,因此他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度不是很高,对其内涵不是很了解,表现出对传统的民族精神表现出轻薄的态度。另外,爱国精神也不具体。虽然说中学生总体上都是爱国的,拥护祖国统一的,反对一切分裂祖国和干涉我国内政的活动,憎恨一切歧视和欺凌中华民族的行为。但是,他们的爱国激情往往表现在语言上,付诸实践的少。这说明当代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深刻、不具体,难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不能把整个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努力拼搏联系在一起。

1.2 集体主义意识较淡薄

在对待公与私、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方面,中学生对于“先公后私”的传统道德观念比较淡薄,不少中学生赞赏“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合理利己主义观念,把个人奋斗、自我实现作为人生信条,关心自身实际利益。一些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片面强调个人利益,责任意识、集体意识普遍下降,在人生追求上功利倾向突出。例如,有的中学生不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对于班上开展的活动,除参加对自己有利的活动外,其他的都不大理会。

1.3 诚实信用缺失

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部分中学生变得言行不一。有些中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抄袭同学作业,为了考试得高分,抄袭别人试卷。有些中学生做错事后,不能够主动承认错误,而是以各种方式为自己开脱、撒谎,以致老师很难查出事情的真相。据福建省中学生的调查,60%的中学生有不诚信倾向。

1.4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存在脱节

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道德认知的行为不具有道德意义,而脱离道德行为的道德认知也没有实际价值。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是一个人道德人格状况的重要标志。传统道德要求“知行合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知与行未必合一,其突出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非道德行为的推崇与模仿。如某些中学生对拉帮结派、群架斗殴等行为不仅不认为不道德,还认为是讲义气,进而推崇甚至模仿。而对一些道德行为反而认为是不道德的,如学生尊敬师长的行为,是传统美德,但在某些中学生看来是“拍马屁”。从现实来看中学生对于究竟应该如何行为,通过多年的学校教育应当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例如有关社会公德、传统美德的内容,中学生不是不清楚,只是由于缺少自觉自愿地选择,在实施行为时偏离了这种道德认知,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

2 中学生传统道德认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德育工作弱化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上。关于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强调要放在突出的位置,并且认为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如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但在实际工作中,在升学制度存在的情况下,学校生存和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升学,德育成为配角,道德教育由此松懈,给学生一种错觉,只要成绩好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道德之类的都是次要的,评价学生用得更多的是成绩优良。其次,学校的道德教育侧重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以知识的形式出现的,只是说教,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符合身心发展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却很少涉及。再次,缺乏专门的德育工作者。由于德育工作责任大、任务重,见效慢,多数教师不愿担任,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工作者多数都是兼职的,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使他们疲于应付,真正投入德育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不足。

2.2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社会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作为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较完整的思维能力,逐渐接触了社会。在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智力支撑型的经济时代,实用性、功利性、世俗化和物质化深深影响了一些学生,使他们片面把人才理解为一种生产力资源,把人看成是未来生产实践的工具,认为谁向客观世界摄取得多,创造的财富多,业绩大,谁就是人才,导致在生存实践中,更多地关注如何凭借知识技能去认识、支配或征服外部世界,并获取物质回报,而忽视道德情操和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

同时,网络作为没有边界的课堂,不同的政治立场、文化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以及各种黄色、暴力等内容纷至沓来,对中学生的发展影响也较明显。网络的虚拟特性,使中学生有可能会觉得在网络中很难讲道德,也不需要讲道德,导致了学生有一些不良行为。再者在网络环境下,德育内容的传授将由单向转变为双向、多向。中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其可以更自主地摄取自己所需的内容,加上中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易受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影响,从而使自己逐步脱离现实,弱化了道德意识。

2.3 家庭教育观念错误的影响

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由于首因效应,对子女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大多数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过多家庭照顾的情况下长大的,同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又对他们寄予过多的期望,使大多数中学生养成害怕吃苦受累、娇生惯养的习气,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没有知识将来难以维持生计,他们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习,而对于孩子的精神生活却很少关注,忽视孩子的道德品格教育。还有些家长本身的道德品格本省就有问题,做些违背社会道德、触犯法律的事情,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3 提高中学生传统道德认知的策略

3.1 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

中国在传统道德上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的基本特点:

(1)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即面向“人”,关注人的命运与处境,把伦理道德作为哲学思考的重点,并把道德观与世界观、认识论交织在一起,确立了“人道”与“天道”合一的宇宙伦理模式。这种伦理模式不仅对于塑造中国人的许多仁爱忠恕美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构造中国人明白、达观的人生观念有着重要作用。

(2)在道德价值的应用上,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密切融合,是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一大特点。儒家历来强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说明在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与道德思想融为一体。中国古代这种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融为一体的特点,使传统道德思想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超乎寻常的生命力。

(3)在道德观念的导向上,强调个体服从整体。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以宗法为核心的血缘关系、宗法制度极其稳定和牢固。在这一特定社会结构中形成的传统道德观念在价值导向上,不是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的,而是重视个体和整体利益的融合,重视个人对家庭、宗族和国家的道德责任,强调个体利益服从家庭、宗族和国家利益,遵循整体主义的利益原则。在中国封建社会,绝大多数的哲学家、思想家都把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看成是仁义道德之本。

(4)在道德价值的取向上,具有“重义轻利”的倾向。尽管各个时期的学派的义利观有所变化,但是“重义轻利”、“贵义贱利”是中国传统道德价值取向的主要倾向。由于“义”不仅是指“道义”,而且常常在封建社会中代表宗教、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因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同样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观,往往在社会实践中易于走向 “存义去利”、“存理灭欲”的极端另一方面,“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节制人的利欲,摆脱一人一己之私利,珍视道德、理想、人格的重要价值,运用道德手段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

在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问题上,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注意区分精华与糟粕。在中学生的传统道德教育中,要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光大其中精华部分,如强调为民族、为国家的精神,推己及人的仁爱原则,勤俭立家立国的艰苦奋斗精神,面对其糟粕部分如忠君思想、家长作风、男尊女卑、因循守旧、江湖信念等,引导学生认清其危害性,坚决予以剔除。二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综合创新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我国传统道德中,既使是那些精华的部分,也绝不能照搬照抄,而要经过加工和改造。如在对待传统道德中的“忠”和“孝”两个道德范畴,我们在政治伦理和家庭伦理中应当利用其价值,但是要抛弃它们所包含的封建时代的 “忠君”、“愚孝”部分,引导中学生理解,现在讲的忠是指对祖国和人民的忠,现在讲的“孝”主要是孝敬、尊重、赡养等思想。所以对待传统道德中精华部分,也必须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内容,使传统美德真正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成为建立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精神材料。

3.2 提高中学生传统道德认知的途径

(1)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课堂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场所,也是进行优良道德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一定要切实加强教学改革和建设,使课堂这个主渠道发挥重要作用。

要充分利用政治理论课程,在教学中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渗透,将有关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内容及生动事例贯穿教学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我国传统道德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还要求教育者对政治理论课程认真钻研,把握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中学生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较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从而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民族精神。

同时要积极发挥班主任在中学生德育中的作用。相对于任课教师而言,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交流领域更为广泛,交流机会也更为频繁,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碰到问题时一般都倾向于找班主任去诉说和寻求帮助,所以,班主任应成为学生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方面。班主任应以崇高的爱国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学术道德、无私的育人情怀来提升学生的素质、人格和精神境界。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的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主要表现在优雅的校园、宁静的教室等校园环境中的硬件,是学校各类活动的载体。这不仅在于它的外观形象,更重要的是学校文化内涵体现在其外观形象所蕴含的 “精、气、神”当中。它是校园形象和精神风貌的物质依托,对于增强学校的凝聚力,陶冶学生的情操,焕发自信心,享受美感和自豪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精神文化形态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主要体现为学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种创建活动,涉及到学生的理想追求、观念转变、道德修养、荣辱鉴别、行为自律、心理优化、纪律约束等各个方面,从而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在学校里,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文明创建活动,形成文明的时尚和风气。首先,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立场、方法,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要加强对中学生传统道德教育。广泛利用广播、宣传栏、黑板报以及艺术周、读书报告会、征文活动、演讲会、讨论会、文娱演出等形式宣传中华民族奋斗历史、光荣的传统、灿烂的文化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对传统道德的认同感

社会实践是个大课堂,有着许多生动、形象的思想教育环境和内容。学校应当结合教学需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感性认识和认同感。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如参观博物馆、名人故居、革命旧址,还可组织学生考察调研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发展状况等。同时,还可依托各种学生兴趣小组,开展各种活动,把课堂传授与各种活动有机结合,相互补充、促进,使中学生把优秀民族传统道德与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和行为规范联系起来。

[1]夏伟东.思想道德修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85.

[2]李慧.当前中学生道德失范及其解决对策.考试周刊,2008(33).

[3]张慧玲.当代中学生思想品德问题及对策.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5).

[4]张炳妹.谈中学生思想品德之培育.考试,2010(2).

[5]李维.社会转型期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出路.理论界,2005(10).

猜你喜欢
中学生道德传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