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霞
(太原市公安消防支队杏花岭区消防大队,山西 太原 030009)
近年来,我国因建筑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引发的火灾案例屡见不鲜,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在社会上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如:2009年2月9日,央视新址大楼火灾造成1名消防队员牺牲,6名消防队员和2名施工人员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6 383万元;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28号高层住宅楼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直接损失1.58亿元;2011年2月3日零时,沈阳第一高楼皇朝万鑫国际大厦发生火灾,致使152 m高的B座和219 m高的A座外墙大面积立体燃烧,部分房间着火,造成巨大财产损失。面对频发的火灾事故,在实践中如何最有效地提高外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如何将外保温材料安全地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外保温材料是指为了对建筑外墙起到隔热保温作用,而将保温、装饰材料等按一定方式复合在一起的建筑材质。为了加强建筑物的室内保温,防止室内热能散失,在建筑设计方面,外保温材料系统一般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有机保温材料制作而成,有的材料中还会添加卤系阻燃剂。一旦发生火灾,这些材质由于在火灾中的不完全燃烧和热分解,会产生较多的烟尘和CO、HCN等有毒气体。大家都知道,烟和有毒气体是火灾中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火灾中80%的死亡事故是由于人们大量吸入烟和有毒气体造成的。因此,一些施工单位在高层建筑中大量使用燃烧值较高、火灾蔓延速度快的聚苯保温材质作为外保温材料,再加上这些建筑金属幕墙内部也采用了本身就含有大量可燃物的聚乙烯塑料的复合铝塑板,且复合铝塑板板缝之间又使用的是可燃的泡沫填充棒、填缝硅酮密封胶,最后就造成了高层建筑外墙经装饰装修,外墙保护皮由原来的不燃烧体变成了易燃烧体,这样的外墙保护皮一旦被引燃,火灾蔓延速度极快。而且,建筑外窗也需要隔热,在现有技术下,我国解决建筑节能的办法是大多采用塑钢门窗(聚乙烯树脂)或是断桥铝窗(聚酰胺尼龙)。窗框本身就是可燃物,而普通的建筑钢化玻璃的耐火极限仅为5 min。建筑外墙一旦失火,被烧坏的外窗就会成为火灾向室内蔓延的通道:首先引燃室内可燃物,继而蔓延整个建筑。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能源问题日趋紧张,建筑节能已迫在眉睫,我国已将建筑节能作为一项国策来抓。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用聚苯板材质做成的外墙保温材料,因其廉价、轻质、隔热性能优良,而为社会广泛应用到建筑外墙保温上,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外墙保温中。但保温同防火总是很难两全,当一种材料被制成防火材料时,可能其原本的应用性能会大幅下降。因此,既要考虑经济性又要兼顾实用性,完全杜绝人们对这种材料的使用在目前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该如何解决外保温材料保温与防火的矛盾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构想:
在建筑的若干个楼层仍采用现有技术的保温板,然后在2~3个楼层间设置防火隔离带,但防火隔离带必须采用由不燃材料制成的保温材料铺设。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原来建筑整体铺设的保温材料分成若干个区域,即便着了火,外墙火灾也会因部分区域内的不燃保温材料而控制在某个范围之内,从而防止火灾蔓延。
断桥钢质隔热防火窗是一种突发火灾时能有效阻隔有毒烟气和火焰的耐火构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这种防火窗的造价已同断桥铝建筑外窗价格相当,其材质既能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又能为建筑外墙规定耐火等级提供物质保证。
2008年的央视新址发生火灾后,建筑外保温材料的防火性问题获得全社会关注。上海高层公寓火灾的发生引发了外保温材料的革命。同时,这起火灾也提高了大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引发了大家对家用消防应急器材的抢购热,一时手提式灭火器、灭火毯、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救生缓降器、带有光报警功能的强光手电等产品倍受青睐。血的教训引发了人们对建筑消防安全立法的深层思考:首先,相关部门应当修改建筑消防设计标准,根据建筑物不同高度规定不同的耐火性能要求,尤其是在现有消防装备无法控制的建筑高度,必须对那些超高的高层建筑的外墙提出更高的防火性能要求,促使其在建筑消防设计时,选择符合防火要求的工艺、材料。其次,要不断完善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的法制建设。如:陕西省政府颁布的《陕西省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成为《消防法》施行后全国第一部关于建设工程的地方性消防法规;上海“11.15”火灾后,全国第一部关于建设工程消防监督工作的政府规章出台;2011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公布了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新标准,并配套印发了公消[2011]65号《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正式将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纳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的抽查范围:即今后凡属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范围内的设有外保温材料的民用建筑,其建筑外保温材料的耐火性能必须符合相应的消防规范。最后,消防监督部门应吸取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28号高层住宅楼、沈阳皇朝万鑫国际大厦等火灾的惨重教训,在审核、验收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加大对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监管力度,将排查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隐患纳入工作重点,不定期开展建筑工程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同时,公安部和住房建设部要加强对建筑墙体保温材料的生产经营企业、施工单位及建筑保温材料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开展墙体保温系统认证、检测工作,将许可证、保险等制度引入,从而提高建筑墙体外保温的防火安全性。
受目前我国建筑成本及技术之限,国内已建的高层建筑大多数外墙采用的是聚苯板材质的保温材料,外窗则采用的是没有防火性能的材料,特别是一些高层建筑,其外围护还大面积采用了金属板幕墙,进一步增加了火灾隐患。引火源(引火点)、可燃物、助燃物(空气中的氧气)是引发火灾的三大因素,且引火源的多样性也应考虑在内,譬如:煤气爆炸、电焊作业等因素同样会将建筑外保温材料引燃,从而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其中,因电焊作业引发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的情况最为普遍。据统计,在多起涉及建筑外保温的火灾事故中,约有25%的火灾是发生在保温材料堆放期间,65%的火灾是发生在保温材料铺设过程中,而不足10%的火灾事故是发生在建筑投入使用中。由此不难看出,火灾发生的高风险期是建筑墙体保温施工的过程中。因此,施工人员要特别加强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降低建筑墙体外保温施工过程中的火灾风险。
当今社会,随着建筑外保温材料的广泛应用,由外保温材料不符合防火技术标准而造成的一例例惨痛的火灾教训,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建筑内、外部防火的考虑。现在,各个国家都在致力于研究外保温隔热材料高效、节能、隔热、薄层、防水外护于一体的材质。所以只有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加强科技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保障我国城市的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