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式住宅”

2011-08-15 00:48:59高鹏宇张永胜
科学之友 2011年1期
关键词:管式太原庭院

高鹏宇,张永胜

(1.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2.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浅谈“管式住宅”

高鹏宇1,张永胜2

(1.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2.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资源的枯竭、能源的利用率低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口剧增等等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主要有三大方面:工业、交通和建筑。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建筑节能减排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印度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查尔斯·柯里亚的代表作品—“管式住宅”进行分析,剖析其设计理念及手法,加深对“管式”生态建筑的理解,以唤起更多的人去关注生态建筑和建筑节能。

生态建筑;管式住宅;形式追随气候

印度籍建筑设计大师查尔斯·柯里亚一直是笔者喜欢的一位建筑设计大师,他的设计思想不同于很多欧美的设计大师,他是另类的。笔者欣赏他的地方有两点:一是他具有很强的民族特性,很注重对印度本地特有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传承发扬本地传统特色文化,所设计的建筑作品中无一不表露出其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二是他所设计的作品处处体现出其对社会底层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关注,他致力于解决第三世界国家所面临的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及实践探索,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低收入者住宅的先驱之一,因此被国际业内人士尊称为“人民建筑师”。

在崇尚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建筑耗能和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柯里亚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展开了低技术生态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他的“管式住宅”更是被视作早期低技术生态建筑的经典实例而广泛应用。笔者想通过对“管式住宅”的分析,来进一步了解这位大师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以加深对生态建筑的认识。

1 对管式建筑的设计思想和手法的分析

“管式住宅”是柯里亚在1960年印度古吉拉特邦住宅委员会举行的一次旨在激励低造价住宅设计新思想的全国设计竞赛上的一个设计方案,最终获得了一等奖。它建于艾哈迈达巴德,当地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分春、夏、雨、秋、冬、凉六季,以夏、雨、凉季为主。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炎热干旱,雨季湿热多暴雨,凉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干旱凉爽。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使用者又是社会底层的低收入者人群,在没有空调系统的住宅中,建筑设计不能只考虑结构技术和维护设备来满足使用的要求,因此要采用天然的材料和设计手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于是柯里亚考虑采用“管式”建筑形式,以建筑自身来调节气候,也成为一个早期的“被动式节能建筑”的成功实例。

“管式住宅”平面面宽窄、进深长,形同管状。“管式住宅”单元为18.2 m长、3.6 m宽,平面布局紧凑,平面功能一般是家庭主要成员的起居空间居于前,次要和辅助房间位于后,各房间之间通过很窄的约700~900 mm的过道联系,除入口大门外,只有淋浴间和卫生间设有两个门,并尽量使相对较昂贵的门窗数量减至最小,以节约整体造价。室内采用不同的层高来创造灵活多变的多功能使用空间,并使各功能空间的私密性得以保证。沿纵深方向设有一个或几个内院以组织通风和采光。内院作为这种管式住宅的重要特征之一,其有两层含义:一是基于印度宗教文化出发的思想:印度教教义中即有这样的描述:“一所房子的庭院,一座城市建筑的中心开放空间,这就是宇宙。这些向天空开敞的空间,使个人和社区意识到宇宙和自然的生存,他们使人每天感受到超自然的联系。”因此,在宗教意识浓重的印度,建筑就是一个生命体,房屋是肉体,中心庭院代表灵魂。柯里亚在“管式住宅”的设计中,加强了这种阴影庭院的作用,使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得到充分体现。二是基于遮阳降温的目的来考虑的:在印度,阳光与阴影的矛盾从未减弱过。一方面,人们渴望获得充足的采光和日照;另一方面,过强的光与热使人们对它敬而远之。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通常是,白天多聚集在通风良好的庭院且在遮阳蔽护下的阴影中活动,而晚间也多在凉风通过的屋顶露台上乘凉休息。因此,建筑室内和室外的空间界限渐渐模糊,而庭院空间成为印度传统住宅的核心,庭院内设有水池或水井,并植有花木,除创造了公共活动空间外,水分蒸发散热更使庭院与街道的温差加大,加速空气流动。

住宅内围绕一个天井,上覆金属网格做成的水平遮阳棚架,既保证住户安全,又使狭窄的住宅内拥有一个几乎露天的院落布局,院落虽小,但在底层高密度的住宅群体中,不仅丰富了空间的变化,还创造了小的户外空间,有效的帮助解决了室内空气流通的问题。管式住宅把烟囱拔风原理巧妙地运用到了建筑剖面设计中,热空气顺着倾斜的顶棚上升,从顶部通风口排出,新鲜空气被吸入,形成一种自然通风循环体系,同时,入口大门旁边可调节百叶窗也可用来进行控制调节空气的流通,极大地提高了空间的舒适度。

2 对建筑设计的启示

人类建筑的发展史最早产生于人与自然的抗争中。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才走到了今天,在所有的建筑形式中,笔者认为那些看似最原始的民居形式才是最伟大的,因为它在简单之中蕴含着对气候、地理、人文等的深厚理解。

在当代铺天盖地的“方盒子建筑”盛行的形势下,我们关注的不应当仅仅是如何去利用建筑构造、设备和消耗能源去达到满足空间舒适度的要求,而是应当首先了解建筑所在的环境、气候特征、地域特点、传统文化和社会现状等问题,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天然的环境优势,创造出适宜的建筑形式,同时注重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创造出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建筑形式,我想这点是非常必要的。中国与印度有着很相像的国情,如同属文明古国,都具有非常光辉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是多民族的融合,同属于第三世界国家,综合国力尚欠发达,并面临类似的诸如人口众多、资源利用率低、贫富差距较显著、低收入者较多等的社会问题,又都面临着继承本国传统文化和接受西方先进设计理念的矛盾,笔者认为柯里亚这种立足于本国内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致力于解决各类城市发展中的种种社会问题,用最真实的想法、最自然的手法、最朴实的做法来诠释当地的文化和文明,并且其作品中不乏有印度宗教和宇宙观等传统文化的体现,在中国当前铺天盖地的呼吁延续5 000年文明和倡导绿色建筑的运动中,不得不说查尔斯·柯里亚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1] 《查尔斯·柯里亚(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第二辑)》汪芳编著.中国建工出版社,2003.9.1

[2] 《印度现代建筑》.邹德侬,戴路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1

[3] 《东方建筑》.马里奥·布萨利著.中国建工出版社1999.12.1

Discussion on Tube House

Gao Pengyu,Zhang Yongsheng

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has made another achievement of world attention,however,the depletion of resources,low rate of utilization of energy,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deteriorating,population growth and so has become a pressing problem.Currently,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three major areas:industrial、transportation and construction.Therefore,in the new situation,the work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Based o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famous Indian guru Charles o Kolya’s representative works—“tube house”for analysis,analyze the design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to enhance the“tube”the understanding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in order to arouse more people to concern about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tube house;form follows climate

TU 241.1

A

1000-8136(2011)02-0137-02

猜你喜欢
管式太原庭院
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颗粒换热模拟
太原清廉地图
支部建设(2021年18期)2021-08-20 10:10:30
回到庭院
时代邮刊(2021年8期)2021-07-21 07:52:40
庭院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24
除夜太原寒甚
庭院中的童年
管式空气空预器泄漏分析及改进
平推流管式连续反应器合成耐热ABS树脂的研究
中国塑料(2015年7期)2015-10-14 01:02:39
《探火管式灭火装置》行业标准发布实施
斑鸠飞落的庭院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