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秀奇,杨会侠
(1.朝阳市凤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辽宁 朝阳 122000;2.朝阳市园林管理处,辽宁 朝阳 122000)
水热条件是森林赖以生存的主要气候因素。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空气干燥,光照充足,温度高、降水量集中的季节,正是植物生长的季节。受水分条件的限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苗木生根发育期对水分的需求,严重影响着造林成活率。
作为林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抗旱造林技术对于提高这些地区的造林成活率、促进树木生长发育以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通过抗旱造林技术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是我们应探讨的重要课题。
(1)选用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一、二级合格苗木。同时做好苗木检疫工作,严格执行苗木的“两证一签”制度,坚决杜绝使用级外苗、劣质苗、人情苗造林。
(2)栽植时苗木供给要本着随起随栽原则,严格起苗运苗管理。裸根苗起苗时,起苗前1d要对圃地浇水,并用镢头深刨,做到根系完整,根部带土,不伤苗根、不伤皮、不伤顶芽。同时,还要进行苗木分级,剔除细弱苗和枯死苗,并用草袋包根。要保持苗木根系湿润,不得受风吹日晒,防止苗木失水。起苗后摇及时假植,运输过程中,可用湿草包装苗木,用苫布盖严。运到目的地后应及时将苗木立于水中浸泡。应随取苗随栽植,不可使苗木在造林的过程中曝晒过多时间失水。
(3)将要栽植的树木,先进行枝量修剪,根据苗木大小确定适当的定干高度,一般胸径在3cm以上者,定干高度在3m左右;定干高度确定后,以此打头,从顶端以下1m之内的侧枝修剪时要留5cm左右的保护橛,1m之外的侧枝一律从基部疏除,从而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份散失。
2.2.1 合理选择整地实践
整地通常在春、雨及秋季进行,尤以雨季整地,秋季复耕,翌春造林为好。如果第2年再次压青休闲到第2年秋或第3年春季造林,则效果更好。
2.2.2 合理选择整地规模
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造林立地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合适的整地规模。确定整地规模的大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包括树木生物与生态特性,主要考虑水分需求、个体大小、根系分布等;汇集径流的贮存,下渗需求,不产生较大的渗漏损失;施工的难易与费用,主要考虑整地规格的大小、投入的劳力费用。
2.2.3 合理选择整地方法
根据造林条件,通过合理选择整地方式方法,可起到蓄水保墒,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消灭杂草,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积极作用,从而使苗木有了健康生长的良好环境,显著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笔者根据多年造林经验,建议整地时宜尽量减少破土面,充分利用现有植被,沿等高线在灌丛中采取大坑大穴鱼鳞坑整地,呈水平带品字形排列。整地时破土面可低于原地面,坑面平整、干净且呈反坡形。并与地面成一定角度,以构成一定的积水容积,保持水分。同时,按规格要求挖穴,表土、心土分别堆放,有条件的可将熟土与肥料混匀回填坑内。应特别注意的是,当天挖穴当天栽植最好,避免干旱区阳光直接暴晒或风吹干土壤中的水分而降低栽植成活率。
造林密度是林分形成合理空间结构的基础,也是林木个体生长发育与营养空间大小的决定因素。因此,在确定一系列技术措施时还必须考虑到水分对其他因子的制约作用。其中确定合适的造林密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造林密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树木的生长速度、蒸腾耗水需求、降雨量及树木可能的利用水量及土壤的蒸发、渗漏损失,估算出每一株树木所需要的水分营养面积,依据水量平衡原则,通过树种、密度、水分和立体配置形成合力高效的空间结构,使光照、土壤等因子得到较充分的利用。一般情况下,栽植密度可掌握在1 600~1 700株/hm2,株行距 4.0m×1.5m或者2m×3m。同时,为达到提高林分抗性、改善环境的目的,可以选择对林分需求不同的树种进行针阔混交或乔灌或交,可以调节株行距、降低集水稀植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水分充分利用。
(1)栽植前对苗木进行生根剂的处理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使用的主要生根剂种类有:ABT 3号、GR系列以及S-诱抗素系列。相对而言,S-诱抗素可明显缩短生根时间、促进根系、芽的发生、提高苗木抗性。从而提高苗木种植成活率,增加苗木生长量。同时,可进行苗根蘸泥。将浸过水或者浸过生根剂的苗木根部,放在粘土或者两合土的粥状泥浆挂泥,尔后栽植,增加苗木的含水量,提高抗旱能力。
(2)容器苗栽植。此方法中,造林深度必须达到50~60cm,因苗木再生根大多位于容器口上部位置,过浅新生根离地表越近,水分含量越少,将影响到苗木成活率。技术方法是选择适当大小的容器注满水后,将被植苗主根置入容器内至底部位置,被植苗木如无侧根,可将主根置入容器中,如有侧根,将主根置入容器中,侧根置外),然后进行栽植。
(3)地膜覆盖。覆盖前,根据林种、密度和苗木规格等将地膜裁成大小合适的小块。栽植后及时先浇1次透水,水渗后覆土封穴面,防止通过土表裂纹风干根部致树死亡,降低成活率。同时,将苗木根基部及四周薄膜盖严,随树盘做成漏斗状,以利吸收自然降水。还要将边缘压实,最好再在地膜上敷1层薄土,以防风将地膜刮走。
(4)使用绿肥、锯末、厩肥、各种土壤改良剂、过磷酸钙等以改良土壤结构及保水能力。如在每1株树穴施入厩肥10kg加锯末10kg,使土壤团聚体含量明显提高。
苗木生长过程中要根据旱象和杂草密度情况,适时减灾抚育,灵活掌握。对具有萌芽力的树种,由于干旱、冻害、机械损伤以及病虫害为害造成生长不良的,应及时平茬复壮。杂草茂密、旱象较轻,要及早采取穴状松土,割草抚育。杂草稀疏,旱象严重,可以不进行刀抚,只进行松土抚育。一律严禁全光抚育。割草除灌应避开炎热干旱天气。割草抚育要做到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梢,避免人为造成苗木残损死亡。同时,适地适树、科学管理、及时补植。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特点的实际情况,科学应用多树种混交、株间混交、行状混交、行带混交、块状混交等多种多样的造林新技术、新方法,解决了因造林树种单一,病虫害易发等不利因素造成的弊端,从而提高了森林的防护效能和抗逆能力。锄松的土壤要培到植株根部,并把杂草覆盖在种植点上,以减少表面水分蒸发。凡是人力所能及的,都要对渴水苗木进行人工浇水,从而提高造林的保存率。
干旱地区要想提高造林成活率,就必须加大力度多采取抗旱措施,选用良种壮苗,加强种苗管理;细致整地,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确定合适的造林密度,掌握正确的栽植技术;减灾抚育,动态管理,确保干旱地区的造林质量和成效。
[1]马庆宪,李光明.论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J].民营科技,2010(1):51~ 52.
[2]张广波.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几点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0):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