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桥生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南昌 3300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也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理论的依据。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学说的角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意义作一阐述。
恩格斯曾经指出:“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 ‘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①恩格斯的这段话最深刻地说明了国家的本质和作用,即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理论并非单纯的强调阶级性,还包括社会性。当然,国家具有阶级性,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恩格斯指出:“国家在一切典型的时期毫无例外地都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并且在—切场合在本质上都是镇压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机器。”②列宁也指出:“国家是维护—个阶级对另—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③然而国家也具有社会性,即国家执行公共事务和社会职能的属性。这种属性不是直接解决阶级之间的关系和斗争,而是解决国家的各种公共事务,如对自然资源、生态平衡、医疗卫生、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管理,对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管理等。这些活动首先对统治阶级有利,但在客观上对全体社会成员也是有利的。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是客观存在的,国家的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而国家的社会性是国家本质属性的体现和载体。必须明确的是,从根本上说,国家执行这些职能还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如果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消灭不和谐因素。而不和谐因素的来源恰恰是矛盾。社会主义国家统治阶级和人民大众高度统一,统治阶级利益与人民大众利益高度统一,但并不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存在冲突和矛盾了。由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现阶级我国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随处可见。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是可以调和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有着本质的不同。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是阶级对抗消灭了的,是敌我矛盾已经退居到了次要地位的,而人民内部矛盾却变得突出起来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承认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已经不是对抗性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矛盾。既然是非对抗性矛盾,这样的矛盾就有了调和的可能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就是要控制冲突,把矛盾缓和在社会主义秩序的要求中。
依据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理论,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只有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后,国家才慢慢消亡,人民正逐步管理自己,阶级斗争也不存在了,道德正逐步成为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形式如何,社会应如何发展,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都因为历史的局限性而未能给出这一过程的大概社会模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却为这一社会模式提出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向。
在现阶段我们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的社会发展还存在着剥削、矛盾和冲突,教育、住房、医疗、社保、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突出,我们距离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在朝着实现共产主义目标前行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明确了现阶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进行了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一方面立足于现阶段的国情,提出了务实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又高屋建瓴,为实现共产主义指明了前进方向。和谐社会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形式。
依据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理论,国家是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的产物,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是国家的最基本要求。但惟有和谐才能保稳定,惟有和谐才能促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生产力将极大发展,将消灭私有制,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还指明了根除不和谐的资本主义社会、建立未来和谐社会的现实道路。可见,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将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性。④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把社会主义局限于单纯的经济运动,他们主要从消除“三大差别”、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角度,强调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任务。现实的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注重正确处理经济和社会的关系,注重发展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建立伊始,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矛盾。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提出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形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将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在此基础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依据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理论,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国家具备“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但社会主义国家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它是“无产阶级民主国家向非国家(‘国家消亡’)的‘过渡’”⑤的国家,也就是在本质上它是国家与社会结合并向社会过渡的政治形式,即“半国家”。这种政治形式也就决定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同时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需要“构建”的,如果不科学地“构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社会和谐就不仅难以实现,甚至退化、异化。社会要获得根本、长久和谐,社会主义要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和根本任务之一,就是推动公共权力的回归社会。⑥公共权力的回归社会的关键是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上还存在着某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要实现公共权力回归社会,党的执政方式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做到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与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大家做主;科学执政,就是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可行的方法执政;依法治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保证立法、不断推进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与依法执政是辩证统一的。科学执政是坚持民主执政的重要前提,依法执政是坚持民主执政的基本要求,民主执政是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本质所在。○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169-174页。
③《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2页。
④刘志超,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J],http://www.southcn.com/nflr/dangjian/200611080282.htm
⑤《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0页。
⑥赵平之、李成林: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解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http://politics.csscipaper.com/socialism/practice/9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