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建
(中共漳州市委党校 福建漳州 36300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中诞生和发展的,其批判精神从根本上说源于社会实践的需要,而这种批判要真正发挥其现实的作用,也必须回归实践,去实际地指导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推动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哲学批判的这种社会实践性决定了它明确的实践指向。但是,哲学批判本身毕竟是一种理论活动,因此,它又必定有自己的理论意旨。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确立的理论批判的目标,即通过哲学的理论批判活动来推动改造或改变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是哲学批判的变革使命和正确目标。偏离这一指向的哲学批判就没有实践指导意义,因而也就没有长久生命力。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说,哲学理论不过是人对自身及外部世界认识的一种世界观层次上的理论表达,它的形成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因而哲学批判的现实性必然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和现实关系之中。任何完全独立或外在于人的实践活动和现实关系的哲学批判,都是不存在的。一切立足于实践的哲学批判,都要在社会实践中寻求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一方面它要体现时代精神,从现实性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根据;另一方面,它又要努力超越实践,使现实趋向于自己,使自身的批判成果成为实践的指南或推动实践的发展。
所以,只有理论的阐述是不够,它必须回归实践,以实践为根本指向的哲学批判要把对世界的“解释”转化为对世界的“改变”,必须诉诸实践。哲学改变世界,不仅仅是把哲学思想投射于现实,而且还必须与物质性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并借助于实践活动来完成。实践活动改变了对任何思维和结果具有终极性质的看法,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看法。因此,任何理论都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与发展自己,不断通过实践的检验和修正而克服谬误,使理论不断地接近真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具有批判性的实践观点引入自己的哲学,是他们实现哲学变革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克服直观唯物主义,实现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的革命性标志可归结为:它从能动的实践活动去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同时,它确认了实践在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因而,自然界对于人来说,就成了实践行动的对象;而被费尔巴哈抽象化了的“人”,也就被重新当作在历史实践中行动的具体的人来研究,人在改造自然对象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正是对自然界和人的双重改造,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创造性质必然地、内在地包含着对旧事物、旧秩序的否定与批判。这种批判既要否定旧事物、旧秩序中不合理东西,又要肯定旧事物、旧秩序中可资利用的合理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的这一辩证品格,不仅使革命性与现实性内在地统一起来,而且使革命性与建设性具有内在的关联,这种关联表现为批判的否定与肯定、解构与建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绝不是在书斋里为了纯粹抽象的目的而进行哲学批判的,他们的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是密切相关的。这种不可分割的相关性,正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坚定的实践指向所决定的。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最反对理论与实践脱节。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特别强调自己哲学“实践性”,就是为了与一切“书斋里哲学”区别开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关注的是人们现实生活世界,主张应当用自己哲学来改变世界,使实践哲学化和哲学实践化。因而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P9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主义才把自己哲学与现实结合起来,同时也把“批判武器”和“武器批判”结合起来,从而使其哲学通过现实革命实践达到了实现其自身目标,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最终成了没有国界而具有世界性和革命性的伟大理论。
正是由于确立了哲学批判的实践指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才断然宣布他们要与仅仅满足于“解释世界”的旧哲学告别,并且要开创“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这种实践哲学就是:“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1]P48。
哲学批判的实践指向决定了它的最终目标只能是以物质性的“武器批判”来实际地改造现实世界的活动,而所谓物质性的“武器批判”,主要就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尤其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然而,必须明白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那就是,哲学批判作为一种理论性的活动永远不可能直接“触及”它的最终目标。理论性的批判不可能直接形成对现实物质世界的实际改造,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一种以改变世界为目标的哲学批判当然不会满足于在哲学家的书斋里谈天说地,它必须使自己的批判结果走出书斋来体现它的实践性,但这种“走出”的方式却是以理论的方式,而不可能直接以物质的方式来体现。实际地改变世界对于哲学或哲学批判来说,首先是一种理论的向往和追求。要将这种理论的向往和追求变成现实,哲学依然要在理论的功能上下工夫,而这正是哲学批判的理论意旨。
依照马克思的说法,理论要能够掌握群众,就必须“彻底”,而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显然,哲学作为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并不能直接为人们提供反映具体事物之具体本质和规律的具体原理以及认识事物的具体方法,而只能提供正确认识世界或事物的宏观的方法论,或者说提供认识世界或事物的根本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提供得越正确、越有效、越全面,就表明哲学对事物的“根本”把握得越准确、越到位,也就表明哲学理论越彻底。哲学对思维方式的运用和提供都是在哲学批判中实现的。因此,哲学批判要使自身或哲学能够“掌握群众”,就要为人们提供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的基本依据和模式。思维方式具有多种层次和类型。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那些反映在各自基本原理当中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在不同认识领域中都程度不同地具有思维方式的意义。但这种意义上的思维方式与哲学中所反映的思维方式不同。各种具体科学中所反映出的思维方式通常只适用于不同的具体认识领域或认识活动,属于具体的理论思维方式。我们通常又将其称为思维方法以便与哲学的思维方式相区别。任何一种哲学思维方式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关,是时代精神在哲学思维中的集中反映。从一定意义说,人们只有改变了看待一切问题的思维方式,才能彻底变革社会的意识形态,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哲学思维方式之所以能够引领时代的前进,就是因为它能够“掌握群众”,进而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批判武器”和“武器批判”的实践哲学之思维方式无疑是一种“彻底”的、能够“掌握群众”的思维方式,因为它的目的就是要为群众所掌握,并使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的群众去实际地改变事物的现状。相对于旧哲学来说,这自然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家们都没有接触和探讨过实践概念,也没有关注过社会现实,而只是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含义的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态度与以往的哲学家们有着根本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哲学家们对实践确实作过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但是,这些研究和探讨要么将实践理解为纯粹理论或理性的活动,要么将其理解为生物意义上的活动。即使像费尔巴哈这样反对抽象、崇尚感性的哲学家,也仅仅是从“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实践,完全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把感性实践活动看作“真正人的活动”,而且把创造人类自身的物质生产活动看作感性实践活动的最基本形式。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历史也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而人的第一个或首要的历史活动,就是要为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而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实践既是人类主体与自然客体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又是主体的思想观念借助于物质力量能动性地对象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才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实践的理解中所表现出的思维方式,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批判能够真正“掌握群众”。由对实践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正确地批判了旧的哲学思维方式,找到了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钥匙,而且更重要的是找到或发现了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主体——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一种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并主动为其“锻造”精神武器的哲学同那些视野中根本没有群众的哲学,究竟哪一种更容易“掌握群众”,在此就一目了然、显而易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的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只有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努力“掌握群众”的哲学或哲学批判,才能真正为群众所掌握,才能真正实现哲学批判的理论意旨。○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