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华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 江西南昌 330003)
浅论黄道对江西抗战的贡献
李秋华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 江西南昌 330003)
黄道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历任赣东北省委组织部长,闽北特委书记,闽赣省委书记等职。抗战爆发后,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江西省委书记。1939年5月23日遇害于铅山河口。抗战初期他作为中共在江西的负责代表,同时主持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的任务,在协助政府抗战动员,参加保卫大江西的工作,调停抗战内部的党派关系的功绩,仍为人们所怀念。
黄道 江西 抗战
黄道,江西横峰人,1900年5月21日生,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师范大学就读时,任校党支部书记。1926年奉党的指示回江西开展工作,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党的“八七”会议后,他与方志敏、邵式平共同创建了著名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被誉为赣东北“三杰”(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历任赣东北省委组织部长,闽北特委书记,闽赣省委书记等职。1938年1月,黄道奉命调南昌,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在南昌成立,他任东南分局委员,先后担任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并一度担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这期间,他高举我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有关抗日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广泛团结包括江西国民党上层人物和爱国民主人士在内的一切赞成抗日的人们,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爱国青年的抗日积极性,极大地浓厚了各地抗日救亡的氛围,为江西的抗战作出了贡献。
1938年1月,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在南昌成立,黄道出任办事处主任,同时并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委员、宣传部长兼统战部长,并一度担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他根据党中央“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指示,在江西积极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为抗日救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平、津、沪、宁沦陷后,数以千计的流亡青年涌入南昌,1938年初,黄道通过当时江西第三党负责人王枕心的关系(王在大革命时期为国民党左派,黄道曾在南昌与他共过事),利用王枕心与江西省主席熊式辉的私交(北伐时熊任14军党代表,王任政治部主任)从中说项,组建规模庞大的青年服务团,这是得到了国民党当局承认的一个较大的群众性抗日救亡团体。有1000多人,编为11个大队。熊式辉兼总团长,王枕心任总干事,共产党员夏征农任宣传干事,各大队均有共产党员,有5个大队建立了党支部。青年服务团以大队为单位,分派到南昌、武宁、九江、景德镇、上饶、吉安、南城、宜春、赣州、宁都等10个地区、36个县,采用话剧、街头剧、演讲、歌咏、壁报、漫画等多种形式,深入各地农村、工厂进行抗日救亡宣传,这些活动促进了全省抗日救国运动的蓬勃发展,其中最为感人的是3000人歌咏大会。1938年2月26日,在黄道及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的倡议和支持下,江西省青年服务团、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江西省音乐教育委员会、民众教育馆、南昌政训处话剧团等团体成立了南昌抗战歌咏协会,并在湖滨公园举行公演。著名音乐家何士德指挥3000名歌手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把成千上万观众的抗日情绪推向高潮。会后,何士德站在一辆卡车的蓬顶上挥动着一根特长的指挥棒,指挥8000人(参加成立大会的3000人,听众5000人)的歌咏大游行,游行队伍高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队员领着群众高呼口号:“同胞们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抗战到底!”“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南昌的人民群众迅速地动员起来了,他们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了游行队伍。激昂嘹亮的抗日歌声,震荡着整个南昌城。
为宣传抗战,扩大影响,黄道领导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积极组织抗日集会和游行。1938年3月,南昌市各界妇女及救亡团体,为纪念三八妇女节,唤起广大妇女参加抗战,冒着风雨冰雹举行了游行,有800余人参加,雷洁琼等作了讲演。1938年7月,又组织了纪念抗日战争一周年的游行活动,参加的有几千人。在纪念“918”七周年之际,又发动全市人民进行了三天宣传,组织群众性的火炬大游行。广大人民群众被发动起来了,大大地激发了爱国热情,提高了抗战意识,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纷纷投入抗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
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是在国民党统治区设立的公开、合法的办事机构,因而办事处事实上也成为中共广泛联系各方面的一个窗口。黄道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协调党派关系,争取国民党上层人物,团结各界人士和名流学者。甚至派地下党员去做刚从苏联回来的蒋经国的工作。利用公开身份,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进行合法斗争,巩固了江西的统一战线,促进了江西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为了推动江西国民党军政当局抗战,1938年1月中旬,黄道同曾山(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以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的名义,邀请国民党及其他党派要员在下沙窝励志社宴会,会上,阐述了我党抗日立场和政治主张;会后,又召开座谈会,同爱国人士罗隆基、薛暮桥等广泛交换意见,进一步说明我党抗日态度和统战政策。接着,黄道又通过知名人士许德珩,建议熊式辉在省保安司令部增设政训处,动员他的学生黄贤度与处长肖淑宇的关系进入该处担任上校组训科长。不久又吸收黄贤度为中共特别党员,借其职务之便,专门了解江西上层人士动态,开展统战工作。黄道还派遣党员高景芝等到省妇改会工作,帮助该会负责人雷洁琼等将这个上层妇女组织改变为广大妇女从事抗日活动的省妇女指导处,并通过它将全省妇女层层发动起来。1938年夏,黄道通过社会关系让许德珩接替刘家树(国民党省党部委员)任省抗敌后援会主任委员,由党员范觉陶任该会秘书,党员艾明任宣传部长,使国民党控制的这个民众团体变成由我党实际领导的团体,做了大量有益于抗日的事。
1938年7月,黄道与曾山、涂振农等人以新四军办事处的名义,在洪都招待所举行招待会,邀请在赣各党派负责人、各界名流共商团结御侮大计。国民党元老李烈钧,国民党中央监委熊育钖,辛亥革命前辈彭程万,江西省政府委员刘体乾,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委员李中襄,省参议许德珩、王造时,省保安处蒋经国,知名人士雷洁琼、罗琼,著名记者范长江及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和江西民国日报社记者等约40人欣然莅会。
当时,日军铁蹄已践踏江西并进逼南昌,因此黄道在扼要说明招待会主旨后,当场散发由曾山、黄道、涂振农三人署名的《我们对于保卫江西的意见》,其中驳斥了江西“朝不保夕”的谬论,号召发扬“不甘向异族屈服的民族正气”,尽“一切力量来保卫我们的江西”、“保卫我们最后一个政治经济中心——武汉”。[1]同时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人才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
李烈钧高度肯定了曾、黄、涂三位关于保卫江西的意见,称此次盛会表现了我们的团结。李提议由党政当局召集各方人士共商保卫江西大计,群策群力,更有效地保卫大江西,保卫大武汉。老教育家熊育钖的发言略谓:吾人对于共产党人之艰苦斗争精神,极端羡佩。在目前这样紧急关头,应团结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对共产党不应有丝毫成见与歧视。与会代表纷纷发言,形成了一种同仇敌忾、保卫江西的热烈气氛。这次招待会对各界人士的影响是巨大的,反映极为良好。他们对黄道等同志为保卫江西而提出的具体建议,一致予以好评,要求国民党高度重视和采纳实行。
1.撰写军事著作 《抗日游击战争的实际知识》。
1938年6月26日,日本侵略军攻占马当要塞,江西北部门户洞开。接着,彭泽、湖口、九江沦陷。省会南昌受到严重威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这时,黄道应几位朋友之约,用一个月的时间撰写了一本军事著作 《抗日游击战争的实际知识》。以延安解放社的名义出版,在吉安印刷,发行2000册。全书分九章,8万多字。他首先开门见山地说:“过去许多游击战争的书,多半只谈到战术,忽视战略问题,其实在中国目前长期性的抗日战争中,在敌人广大后方开展游击战争,战略问题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2]接着,他根据毛泽东 《论持久战》和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的基本思想,详细地论述了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批判了把胜利希望寄托在国民党几百万正规军队的错误观点。黄道在这本书中,着重指出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这就是尽可能保存自己力量,消灭敌人。具体地说就是“要能取得胜利才打,得不着胜利或自己消耗太大就不打,打得就打,打不得就不打,赚钱就打,蚀本就不打”[3]。但是我们保持自己力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消灭敌人力量,而不是“和过去军阀保全实力一样”[4]。我们就是要“从艰苦战斗中去保持自己力量而且发展自己力量,从艰苦战斗中去消灭敌人的力量”[5]。黄道具体而实际地论述了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各种技术动作 (怎样袭击敌人,怎样扰乱敌人,以至怎样行军、宿营等),强调了游击队的政治工作。这本书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精辟地阐述了毛泽东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和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并总结了自己多年的游击战争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表现了黄道深厚的军事理论修养和卓越的军事指导才能。这本书对在国民党统治区宣传毛泽东军事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具有重要作用。
2.派遣共产党人支援江西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对日作战。
1938年6月26日,日军攻陷九江马当,因惧怕中国军队侧击其左翼,没有立即溯江而上,而是锐意南下,打算夺取德安、南昌,西攻长沙,切断粤汉路,对武汉实行战略大包围,以求全部消灭江南的中国军队。从此,江西成为主要由国民政府军队进行抗战的正面战场。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条件下,黄道先后派遣了许多优秀的地下党员,到江西正面战场各部队中担任军政要职,从事部队军事指挥、作战参谋和政治宣传教育等工作,提高了官兵们的思想觉悟和军事技术,并与他们同甘共苦并肩战斗,打了不少的硬仗、胜仗,为保卫大武汉、保卫大江西建立了卓著功勋。
第一,在赣北作战中建立功勋。1938年7月26日日军占领九江后,敌酋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即令中路106师团沿南浔铁路向南推进,在沙河和金官桥遭到国民党70军的强力阻击,损失惨重,联队长、大队长伤亡7名,中小队长伤亡过半数,士兵伤亡数千人。该军因军长李觉聘用共产党人陈希周和朱江赋、马子谷担任干部训练班教官,用“抗大”方式、《论持久战》思想一期又一期地快速培养了数量多、素质好的后备军官,源源补充各团队,保持了旺盛的斗志和顽强的战斗力,所以取得了金官桥战斗的巨大胜利。日军在南浔线失利后冈村又调东路101师团攻打德星线,8月20日在星子登陆,沿德星公路侧击德安,以牵制南浔正面国民党军的大部队。66军、25军等部英勇抗击,与敌激战1个多月,打了30多次仗,毙敌甚众,日军1名联队长战死,师团长也重伤。特别是金轮峰战斗,66军160师师长华振中接受中共党员(黄道应军长叶肇元请求,派遣了10名原闽北红军游击队党员骨干在该师工作)之作战建议,歼敌1000余人,俘敌铃木等数名,打伤敌联队长布施安昌,缴获轻重机枪30余挺,步枪数百支。冈村见南浔线、德星线伤亡大、进展慢,再命令西路27师团猛攻瑞武线。27师团前锋到达麒麟峰时,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地下党员、国民党30集团军中将参谋长张志和中共组织关系属湘鄂赣特委,与黄道有联系,他挺身而出,代理总司令王陵基指挥所部新13师一度反攻麒麟峰,将敌打垮,击毙日军大队长,获得重庆军事委员会嘉奖;不久,日军疯狂反扑,麒麟峰得而复失。9月28日夜,薛岳部32军的地下党员(组织关系属南方局,接受黄道指导)大显身手:142师炮兵营长陈锐霆、725团代理团长朱静波、724团2营营长刘义昆,各率所部,密切协同,奋勇作战,经过几天搏斗,终将麒麟峰夺回,为万家岭大捷创造了条件。
麒麟峰激战时,日军106师团孤军深入到万家岭山区,被薛岳部第4军、66军、32军、74军(以上各军都有地下党员)合围,恶战12天,到10月10日敌106师团全军覆灭,被歼10000余人,100余人被俘,轻重武器几乎全部丢光。
万家岭大捷,举国欢腾,南昌举行盛大庆祝活动。新四军军长叶挺闻讯,赞不绝口。他说:“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与此同时,地下党员、32军141师723团团长王启明防守德安县城。从10月24日起,王团遭敌陆海空猛攻,先后3次将突入之敌歼灭,歼敌2000余名。这是抗战以来著名的城市防守战。国民政府授予王启明战功勋章;重庆军委会副委员长冯玉祥登报赞扬:“王启明,好团长,守德安,打硬仗,苦战5昼夜,无数敌人被杀伤……。”
第二,在南昌会战中建立功勋。1939年3月17日,敌陆海空进攻鄱阳湖西岸吴城和涂家埠两地,被32军和预5师(保安团改编,新四军驻赣办事处派有地下党员多名任连指导员)奋勇击退,坚守7昼夜奉令撤退(王启明、陈锐霆在吴城作战立有战功)。
3月20日,日军101师团、106师团开始攻打南昌,32军奉命防守南昌。该军因有多名地下党员带兵干将,故战斗特强,在昌北牛行顶住日军的猖狂进攻,全部消灭了冲在前面的100名日军敢死队员,打伤敌联队长松井贯一(流弹削掉他半只耳朵),击落日机1架。
4月20日,在反攻南昌作战中,国民党军右路预5师(保安团改编,地下党员姜献华、欧阳超、殷礼让任连指导员)曾攻至老飞机场(今八一礼堂),其便衣队潜入市内焚毁日军仓库多所,扰袭敌人;左路184师(地下党员薛子正任该师参谋长,马逸飞任后勤参谋)在奉新鸦雀岭消灭敌炮兵部队,打死敌炮兵大队长铃木孝。
黄道为抗日做了大量工作,其历史功绩永不磨灭,但却为国民党反共分子所不容。1939年3月26日,南昌沦陷前夕,黄道率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全体人员撤往吉水县的三曲滩,继之迁往上饶。这时黄道不幸染病。在治疗过程中,国民政府特工买通医生,为黄道注射了毒药,黄遂遇害,年仅39岁。
1939年5月25日,中共中央东南局下发了由曾山起草的《关于悼念黄道同志的通知》。通知指出:“正当抗日战争进入新的阶段,正需要无数的忠实于党、忠实于民族事业的优秀干部去完成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的时候,日战争进入新的阶段,正需要无数的忠实于党、忠实于民族事业的优秀干部去完成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的时候,我们党的领导者之一黄道同志死去了,他的死,不但是党的损失而且是全国人民的损失。但我们不落泪,仅向死者致以无限的哀悼,并号召东南党的同志,在前线在后方更加忠勇地奋斗而完成黄道同志未竟之功。”陈毅《纪念黄道同志》对黄道人生最后一段时间的革命业绩给予了高度评价:“抗战进行中黄道同志为中共在江西的负责代表,同时主持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的任务,协助政府的抗战动员,参加保卫大江西的工作,调停抗战内部的党派关系,黄道同志一样处理得顺手,为党内以及党外人士所满意推许。”[6]
[1]曾山、黄道、涂振农,《我们对于保卫江西的意见》[N].新华日报,1938-7-4.
[2][3][4][5] 黄道,《抗日游击战争的实际知识》[M].1938.
[6]新四军政治部,《新四军殉国先烈纪念册》[M].1943-10.
李秋华(1963.10—),女,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新四军史。
责任编辑 梅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