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梅 王 超
(河北省直工委党校;河北省委宣传部 河北石家庄 05008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
杨秀梅 王 超
(河北省直工委党校;河北省委宣传部 河北石家庄 050081)
执政理念即执政的理论和观念,是建立在对执政规律认识基础上的党的执政宗旨和指导思想,是执政党履行执政职责、完成执政使命、实现科学执政首先必须确立的观念。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是深度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迫切理论诉求,对于深入理解和把握党执政的基本理论、指导思想、理论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执政纲领、主张、方略、政策以及工作思路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怎样巩固新政权、怎样建设新政权,进行了艰辛探索,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从1957年开始,我们党错误估计形势,执政理念开始转变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上来,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受到了严重挫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党执政环境的变化和执政实践的发展,以巨大的理论勇气,继承和发展正确的执政理念,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怎样执政,进行科学定位和总体把握,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日益丰富、日益完善、日益成熟。尤其是在苏东剧变,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出现大挫折的同时,我国却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究其原因,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我们党不断调整、更新执政理念,做到了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梳理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执政理念的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1957年反右到文革结束长达20年间,我们党执政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注重阶级性,习惯于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来看待一切问题,认为人性就是阶级性,人和人的关系就是阶级关系。认为“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阶级斗争一抓就灵”;“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认为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号召人民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文革”那样的运动七八年要来一次。在斗争理论的指引下,到“文革”结束时,我国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粉碎“四人帮”后,以检验真理标准大讨论为起点,不断对这种思维方式进行理性的批判和实践的否定。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执政理念,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在执政实践中平反冤假错案,为地主富农、右派摘帽,强调不再搞运动等,彻底摒弃斗争思维。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执政的根基。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必须横下一条心来,一心一意发展生产力,紧紧扭住不放,一刻也不能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核心内容和鲜明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多元化深入发展,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综合国力较量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发展问题成为各国执政党面临的当务之急。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任务和新问题,结合新的执政实践和新的执政环境,更加鲜明地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并将党的领导是否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能够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标准,提到关乎我们党能否长期执政和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高度。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使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猛增到2010年的39.8万亿元,平均增速接近10%,全球排名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至第二位,我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里,全球处于“冷战思维”和“两极世界”主导之下。我国与世界各国交往以意识形态划线,“一边倒”,范围狭窄。特别是在“文革”时期,中国进入了“闭关锁国”状态,政治上孤立了自己,经济上扩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开创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他高瞻远瞩地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开始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转变。呈现了从数量小到数量大、从质量低到质量高的开放新趋势,由先试验后推广,逐步开办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新时期。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坚持改革开放,写进党的基本路线,确定为基本国策,强调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改革开放初期,囿于传统的惯性,我们主要强调吸收国外的资金、设备、技术和人才。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实现了对外开放思想的扩展和升华。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总认为,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建立起来的,只有实行计划经济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要求。因此,在取得政权后照搬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所谓“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的发展方式。但由于对中国的实际认识模糊,脱离了基本国情,尤其是脱离了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实际,制定的路线和政策超越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束缚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吃了欲速则不达的亏。其结果是: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经济短缺、物资匮乏,比例失调,差距扩大。传统社会主义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经济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为了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我们党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经济发展方针。党的十二届三中确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十三大开始向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转变。尤其是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彻底突破了在计划与市场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今后在我国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20年的努力,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你死我活”,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水火不容”,劳动与资本“势不两立”,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两极对立”。农村为人民公社制度,工商业为国家所控制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实行的是“一大二公三纯”经济制度。长期奉行平均主义,抑制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影响劳动效率,阻碍生产力发展,最终导致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贫穷。正如邓小平所说,再不进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法“先富起来”。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改革,首先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现在的个体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要继续鼓励发展私营经济。党的十五大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十六大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30多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旺盛的发展活力和独特的竞争优势,对国民经济总量的贡献份额也呈逐步上升趋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来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到“十一五”末,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的登记数量超过了4200万户,解决了社会就业75%以上,GDP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税收的贡献率达到了50%。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迅速增加财富,解决物质短缺问题,提倡千方百计,千军万马,八仙过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发展方针。加之对我国国情认识的不足,很长时间内“地大物博”的认识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粗放型、投资型、能耗型等占据较大比重,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这种粗放式的发展,虽然有其时代的客观性,在短时期内解决了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也越来越凸显。
21世纪,我国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从国际环境看,发达国家利用其在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在旧有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中的有利地位,占有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知识化所带来的绝大部分利益,给我们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巨大压力。从国内看,资本和土地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递减趋势,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将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我国,由于资源禀赋较差,终止那种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迅速改变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紧迫。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敏锐地意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环境污染、分配差距、利益冲突等“自然生态与民生问题”,开始转变发展思路。2003年党中央在《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完善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升华。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总之,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坚持行之有效的、创新发展新的理念、做到知与行的统一,是我们党的孜孜追求。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
我们党始终根据执政实践的发展和执政环境的变化,适时地改变那些落后于执政实践发展的执政理念,适时地将思想认识从那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执政理念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并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去改变那些错误的执政理念。
每一次执政理念的重大突破和执政实践的重大发展,都离不开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
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决定了执政党的命运,也决定了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只要我们党能够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党就能够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只要我们能够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党就能够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只要我们能够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我们党就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杨秀梅,河北省直工委党校;王超,河北省委宣传部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