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湜 廖兴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株洲 412000)
论高校“下班党员”队伍建设
周湜 廖兴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株洲 412000)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完成这一伟大的任务就必须在强化理论教育的同时为学生党员提供必要的实践平台,在实践中锤炼学生党员的党性,提升他们的素质。设立“下班党员”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通过充分调动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引导的积极性,展现党员的先进性,吸引大批青年加入党组织,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时效性。
先进性;下班党员;建设
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七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1]作为优秀学生群体的大学生党员,相当一部分在学生中发挥了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但是,随着学生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多,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问题以及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遇到了难题。在何处通过何种方式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如何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效能,这些问题引起了高校党组织的高度重视。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主体是高校党建工作者,对象是全体学生,相对于庞大的学生群体,党建工作者是少数,如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是所有高校都在探讨的问题。毫无疑义,我们要想做好高校党建工作就必须发掘出大学生党员本身的潜力,在党建工作者的组织领导下,通过党组织,依靠大学生党员来完成。可以说,大学生党员是众多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具有大学生和党员的双重身份。他们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凸显先进性,关系到普通学生对党的看法,关系到党在学生中的整体形象和威信,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大学生党员在校时间一般为2-3年,如何在学生中体现和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头作用和骨干作用,产生人才培养的整体效应,带动更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专门人才、高级人才的快速成长是高校党建工作不断探寻的主题。
目前的高校党建工作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强调较多,但对真正考验学生党员的实践重视不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党员全方位地接触社会、多角度地认识社会,把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党员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入地了解社会,加深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通过实践,学生党员能够展现党性、磨练党性、提高党性,在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而提升群众对党的信任,引导普通学生加入党组织。因此,学生党员经常性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是后期培养的一个必要途径,但学生的主要活动时间和场所都是在学校,长时间地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太现实,学校需要为其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目前来说,做“下班党员”是最合适的一个实践锻炼平台。
长期以来,高校的党建工作都强调了对党员的理论灌输多,而缺乏生动活泼的有效平台让其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从而导致了学生党员对教育活动缺乏热情,收效甚微。探索党建工作与培养工作的结合点,高校设立“下班党员”制度,能够将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与开展社会实践密切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
大学中能够入党的学生,都是经过前期严格的筛选、培训和考察,与普通学生相比,他们一般在思想品德、政治素质、学习成绩、工作能力等都较为突出,在学生中有一定的感召力。通过设立“下班党员”平台,学生党员既可以下自己所在年级的班级、也可以下低年级的班级。“下班党员”在自己同一年级通过结对帮扶,可以是生活上的帮扶、心理健康上的帮扶、政治思想上的帮扶、学习方法上的帮扶、能力发展上的帮扶,帮扶的形式可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也就是一个或多个学生党员长期定向帮扶一个或多个帮扶对象,结成学习对子、生活对子、工作对子、能力训练对子、入党积极分子对子等等。通过这种形式带动一批亟待需要帮助的同学不断上进,真正起到“发展一个,带动一片”的作用。“下班党员”担任低年级学生班主任助理或党建联系人,同低年级学生广泛接触、谈心,比较真实、全面、深入、快速地掌握广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帮助辅导员和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与思想动态,从而为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竞争力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提供参考。
“下班党员”平台的设立使得学生党员变被动接受教育管理为主动参与教育管理,使其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党员处处发挥党员的作用,体现党员的职责与义务。学生党员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得到帮助的同学,也感受到了党组织给予的温暖,使党的形象得到升华。
拟定“下班党员”选拔条件,从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提高服务意识的角度出发进行严格选拔,让一批具备优秀素质的学生党员骨干走进同年级或低年级班级,主动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沟通,引导学生党员在联系和服务同学中体现先进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这里的优秀素质就包括理论功底较好,学习成绩优异,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望,而且善于沟通,长期担任学生干部,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踏实。具体要求为:政治素质较好,能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及共产主义事业联系在一起,并愿意为之奋斗终身,平时能自觉地用党章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大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能起先锋模范作用。思想素质较高,他们能注重马列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学习,关心国内外大事,对政治较为敏感,富有激情,思想解放,勇于创新,适应能力较强。文化素质较高,他们学习目的明确,认真刻苦,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活动能力较强,绝大多数党员都要在所在的班级、年级及学院担任学生干部,在从事学生管理和服务同学们的同时,受到了锻炼,提高了活动能力、交往能力及工作能力,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要依靠力量,带头作用较明显。
“下班党员”无论是在学习和生活上,还是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班集体的活动中,都能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的楷模,较好地树立了自身的党员形象,带动和引导身边的人进步。
要建设好“下班党员”队伍,就必须明确他们的职责。作为“下班党员”,首先应该深入到所下班级中去,掌握本班学生的个人具体情况和班级的总体情况,经常参加所下班级的活动,指导班级的日常工作,使院系的各项制度和精神在班级得以贯彻执行;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同学的思想工作,了解同学的思想动态,并有谈心记录,发现不良倾向或重大问题应及时向组织汇报,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认真组织好本班党章学习小组的活动,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并通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来带动班级的各项建设。
“下班党员”还应重视对非入党积极分子特别是后进生的引导,帮助他们进步;应认真听取同学对学校及院系提出的意见,并应及时向上级反映,党员个人也要虚心听取同学的意见;认真整理和保管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材料,统计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具体情况,建立完整的入党积极分子档案;每学期应组织一次对重点培养对象、重点发展对象的民主评议和考核,并将材料整理后上交支部。“下班党员”如毕业或调整,应及时将档案材料交回学生党支部。
在安排“下班党员”时,我们要在考虑专业的同时,尽量优先安排学生党员下低年级班级,也就是说最好是让同一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党员下低年级班级,从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让高年级学生党员与一年级的“学弟”、“学妹”们零距离接触,这样他们可以对班级学生起到“思想上引导、心理上疏导、学习上帮助、生活上关心”的作用,特别是对班级学生干部还起到了“工作上指导”的作用,使学生干部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并逐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从而体现学生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只有当高年级“下班党员”数量不够时,才考虑安排同年级或非同一专业学生党员,这时尤其要考察这部分学生党员在他所在的集体中所起的核心作用强不强,在宿舍中是否发挥带头作用,宿舍成员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积不积极,学习成绩好不好。只有挑选了合适的党员,才能为他们发挥“下班党员”应有的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党组织可以设立“下班党员”经验交流、月报制度和述职制度。尤其是要做好“下班党员”述职工作,每一名“下班党员”都要向所下班级全体同学和所在支部进行述职,汇报一学期以来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以及为同学服务等方面履行党员职责、发挥党员作用的情况。个人述责后,全体同学和支部党员要对述责党员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意见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测评活动还可以现场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行直接对话和互动交流。测评结果作为对学生党员年度考核的重要考核依据,对于满意率高的党员,将作为优秀党员的重要人选予以考虑;满意率一般的,则通过支部民主生活会帮助其改进提高;满意率低的,则在支部大会上帮助其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整改达不到要求的撤销其“下班”资格。
党组织还要根据变化发展的新情况,对“下班党员”进行包括“下班党员”制度的目的、要求、工作职责和管理办法,党员发展流程、入党文书规范、思想工作等方面知识的即时培训,使得“下班党员”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讲党性,讲原则,对工作求真务实,持之以恒。
通过交流、测评、培训,增强“下班党员”的先进性,让每一个党员、学生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责任,受到教育,发现差距,将先进性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树立了党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吸引大批学生加入党组织,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1]《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人民日报》,2008年12月20日 01 版。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周湜,(1972—),讲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湘潭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廖兴,(1980-),助教,硕士,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