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中国新闻周刊》《新京报》)
难于说清的电力真相
2002年那场“厂网分离”的改革,诞生了两个超级“巨无霸”企业——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电网是一个总买家,又是一个总卖家。相比于发电企业而言,电网是真正的高度垄断。尽管销售电价要由发改委确定,但两个“巨无霸”电网在购电、配送、销售环节拥有极大的话语权。
除了两大电网及其地区分支机构之外,在全国的很多县市,还存在直属于地方政府的供电局或者是电力公司。由两大电网直接卖电给用户叫做“直供”;另外一种方式叫做“趸售”,即由两大电网向地方政府所属的电力公司供电。在2002年电力改革之后,地方电力公司向电网批发电力,再卖给自己的用户,相当于二次转卖。有时,这中间的差价超过两倍。
电力成本是一本说不清的糊涂账。现在用户支付的电价中,含有不少附加费。销售电价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分为居民生活用电、非居民照明用电、商业用电等不同条目。商业用电最贵,贫困县农排用电最便宜。其实,我们平时缴纳的电费之中,除了直接电价外,还包括含在销售电价中的政府性基金和电价附加。2008年,全国平均的电价附加为29.75元/千千瓦时,占销售电价比重的5.56%。
不管电力成本如何,电力企业的高福利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电力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距,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这些工作主要是在DH系扩展繁殖阶段完成。在选择过程中,要结合上述育种所制定的目标和具体的育种方式,对玉米的重点现状进行有效筛选,从而在玉米扩繁阶段和组合鉴定阶段,将六成以上的不合格DH系淘汰处理,这样可以显著降低后期育种过程中各个组合配合授粉和组合鉴定的工作量,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减少人工和资金成本投入,提高有效组合鉴定的准确性。
1995年 五粮液在“第十三届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并被第五十届世界统计大会评为“中国酒业大王”。
除了明码标价的电费,作为用户的纳税人其实还买了更多单。
在国外,环保成本都是由企业负责,加入电价之中。而在国内,环保则是由国家财政买单。换而言之,花的就是纳税人的钱。而电网则更是国家财政直接拨款建设起来的,仅从1998年开始的国家农网改造项目,国家财政就已经累计拨款超过3000亿美元。在4万亿计划出炉之后,国家更是直接拨款40亿元,用于改造农村和城市电网。
关于电力,要说的还有很多。但是,谁能真的说清呢?
(综合《中国新闻周刊》《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