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宋定都开封的原因和弊端

2011-08-15 00:46王晓霞
黑龙江史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都城政权长安

王晓霞

(安康学院政史系 陕西 安康 725000)

浅析北宋定都开封的原因和弊端

王晓霞

(安康学院政史系 陕西 安康 725000)

都城是一个王朝或政权的统治中心,因此,都城城址的选择,对每个王朝或政权都是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本文主要以北宋为例,探讨北宋政权定都开封的原因及弊端。

北宋;择都原因;弊端

一、北宋定都开封的原因

中国历史上,开封作为统一王朝的都城,仅见于北宋一朝,由此也标志着国都东移趋势的完成。那么,开封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成为都城的?北宋开国者又是如何选择开封为其京师的?本文拟对此加以探讨。

首先,优越的经济条件是建都的必要前提。自殷商至隋唐,黄河中下游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又是接近王朝版图的地理中心。一个政权如何能够控制这一地区,就足以控制全国,所以在长达2400年的时间里古都都离不开中原地区。具体而言,早期统治黄河中下游绝大部分地区的夏、商、周王朝,发轫于黄河中游或下游的上端,其理想的首都当在这个地区,正如司马迁所说:“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①”三河就是今天的晋南、豫北和洛阳地区。这里农业起源很早,地位居中,是理想的建都所在。因此,夏商周三代建都基本上都以三河之地中心。

其次,形胜条件、交通条件以及社会主要矛盾也是建都的重要要素。秦统一帝国出现以后,王朝疆域空前扩大,选择都城位置需要考虑的条件就复杂了。秦都咸阳所在关中地区原是秦国根据地,咸阳又是统一前都城。统一后,东方六国旧势力还很强大,然秦还没来得及考虑迁都制服东方六国就被农民起义所推翻。西汉建立后,刘邦即位之初打算定都咸阳,后采纳娄敬、张良的意见才决意定都长安。张良等人认为“夫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②娄、张二人基于经济条件、形胜条件以及交通条件等因素建议刘邦定都长安。历史证明,建都关中长安的决定是正确的。娄、张抓住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主张建都关中,主要着眼于东制诸侯,以后平定山东异姓、同姓诸侯的叛乱;武帝时降服匈奴,控制西域地区,都是与建都长安便于经营西北和制服山东,既利于制内,又便于御外有关。

隋唐时期仍将长安作为全国性首都,但长安自中唐以后渐显露其不利的方面。一方面,随着唐中央官僚机构的日益膨胀,关中的经济力量已难以应付,窘困的现象不时出现,唐代数帝就不得不到东都就食。“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③。安史之乱后,这种状况进一步加剧。而与此同时,相对安定的江南经过长期的开发,经济力量勃然而起,东南遭运便直接关系到唐王朝的生存。然则“关中寓内西、偏天下,劳于转输”④,尤其是从江南地区向关中平原运送粮食须经滩多流急的三门峡,漕船时遇凶险;另一方面,中唐以后,契丹势力崛起于东北,国防重点也迅速东移,一时强藩重镇多设于河北,关东遂成为政洽角逐的关键之区。显然,长安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大有鞭长莫及之感。

北宋王朝的建立,正是在上述社会背景下出现的,因而都城的选择,就深受其影响、制约。一方面,东北的契丹势力不断发展,后晋时曾兵洗汴都、饮马黄河;另一方面,东南经济实力完全压倒北方,昔日膏胰之区关中这时水利失修⑤,经济衰退,已无力支撑庞大的都城。而沟通东南的漕运线除距离过远外,又有三门砥柱等险阻,使漕运的规模受到严重的限制和影响⑥。洛阳虽较长安偏东,但仍有以上不利之处,连宋真宗也不得不感叹:“洛阳宫闱壮丽,然城北地隘,毂、洛浅滞,辇运艰阻,谅非久居之所。⑦”因此,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北宋所选的都城,就既要适应当时政治、国防重心的要求,又要满足经济上的需要,具备这些条件的开封就显得较为优越。开封的优越性的主要体现在其有重要的交通冲要作用。大量的史料记载也印证了这一点。北宋开封处于“四达之会”⑧,具体来说,它是当时漕运四河的集中点,四河为汴河、黄河、惠民河和广济河⑨。这四河均汇于开封城⑩。这些河流都转运漕粮,供应开封,开封的百万兵民都以此为生。笔者认为这是北宋以开封为都城的主要原因。

二、北宋定都开封之弊端

国都的选择应是综合考虑的结果,国都作为政治中枢和防守堡垒,统治者居住其中,有大批扈从驻扎在京城周围,同时,国都又是消费城市,要靠外界供给来维持统治者和居民的生活。因此,统治者择都时需考虑多重因素。纵观中国都城的选择,大多由经济、政治、军事、地理等条件决定,即看都城能否解决庞大的人口消费需求,能否满足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能否居于制内御外的有利地区,能否有非常便捷的交通线等。

而北宋择都之误,就在于未充分考虑到当时的主要矛盾和社会环境,结果造成北宋政权统治危机,并最终使其早亡于外患。

有宋以来,宋政权一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北宋虽“重内轻外”,“欲理外,先理内,内即理则外自安”11,但由于采取“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北宋虽未发生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但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却接连不断。据不完全统计,从太祖到仁宗朝大小起义竟达百次,尤其在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农民起义“一年多如一年,一火(伙)强于一火”,起义军散见于全国各地。面临这种统治危机,欧阳修叹曰:“夷狄者,皮肤之患尚可治,‘盗贼’者,腹心之疾深可忧12!”

北宋在饱受内忧之苦的同时,更要承受外患之累。北宋虽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并非当时唯一的独立政权,与之并存的还有数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如在西部和西北,有党项建立的西夏和吐蕃建立的政权;在北部,先有契丹建立的辽政权,后有女真建立的金政权;在西南,还有大理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不断发动侵宋战争。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开封的战略劣势就显露出来。开封然历史悠久,交通便利,腹地辽阔,居天下之中,但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不利于防御。在后晋丧失了包括北方长城线内的燕云十六州的情况下,这种防守上的弱点就更为突出,也必将带来严重恶果。

第一,造成冗兵冗费的局面,激化了阶级矛盾。

由于四周皆为敌国,开封又无险势可倚,北宋只有在军事布局上煞费苦心,将重兵团团驻守在京城周围,企图以此来弥补军事地理条件的欠缺。宋初,禁军约22万,其中10余万便驻扎在京城内外,以弥补山川形便之不足。此后,随着“养兵”政策的实施,北宋军队的规模不断扩大,到仁宗皇佑初年,全国军队竟扩至140万。同样,在京军队也不断扩充。结果出现大量冗兵,冗兵必然造成冗费。而冗费的解决,只能靠增加赋税额,加紧向东南人民搜刮,这又激化了阶级矛盾。而阶级矛盾的激化又使国家财政陷于窘境,加深统治危机。

第二,使北宋政权最终亡于外患。

开封地处黄河中下游,属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周围既无名山为其藩篱,又无大川为其遮挡,地理形势一览无余,外族极易深入腹地,并直接危胁中央政权。

五代至北宋时,开封的国防漏洞百出。后唐节度使石敬瑭为争夺帝位,以幽云十六州为条件换取了契丹的支持。幽云十六州是北宋的门户,它的割让,对从后晋到北宋的中原王朝的边防,都产生重大影响。燕山山脉向来是中原国家保卫农业地区、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屏障。但从晋天福二年(973)起,契丹以幽州为南京,时时侵入中原,而中原却只有以黄河天堑作为主要屏障来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进攻。

北方屏障尽失,使得开封周围的形势愈加严峻。后晋政府将都城定在开封,在契丹的打击下,政权很快瓦解。原因在于开封的屏蔽能力太差,强悍的游牧民族的铁骑迅速攻陷开封城。

北宋建立后,虽上下皆望收复幽云地区,但收复失地并非易事,契丹铁骑仍可随意南犯,而无藩篱之限。尤其在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辽军大举南下,深入宋境。十一月,一直打到汴京北郊重镇澶州。告急之书一夕五至,朝廷上下为之震恐。此次事件实际上给宋都开封敲响了警钟,所以仁宗朝有名臣范仲淹屡次谏言,曰:太平则居东京通济之地以便天下;急难则居西洛险固之宅以守中原。北宋政权对范仲淹的谏言置之一边,也没有实施加强防护的措施。

辽亡后,宋金失去了缓冲区,开始直接对峙,最终于靖康二年北宋政权被金军颠覆。金军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发动攻击,灭亡北宋,攻击之迅猛,进展之顺利,为历史所罕见。开封平坦的地势无疑是金兵速胜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终宋一朝,关于择都、迁都的争议不计其数,但统治者最终还是将国都置于开封,并最终酿成丧国之痛。据史料记载,宋太祖曾有意迁都于有险可依的洛阳、长安,但遭到众多王公大臣的一致反对而最终作罢。之后范仲淹也建议修缮西京洛阳,同样也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众多的争论、建议,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开封作为国都的弊端。

都城的选择至关重要。北宋定都开封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的必然,封建政府利用开封便利的漕运条件,以维持庞大的国家机器。然而,开封毕竟有作为都城的致命弊端,即无险可依,不利防御,所以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北宋最终灭亡。探究北宋灭亡的原因,定都开封也是很重要的要素。自宋以后,再也没有一个朝代择都开封了,国都被经济迅速发展的东部地区所取代。

①《史记·货殖列传》。

②《汉书·张陈王周传》。

③《新唐书·食货殖三》。

④《通典》卷174《州郡四》。

⑤《宋史·河渠志》。

⑥史念海:《三门峡与古代的漕运》,《河山集》。

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5。

⑧《宋史》卷85《地理志一》。

⑨《宋史》卷175《食货志上三》。

⑩《宋史》卷94《河渠志四》。

1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

1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1。

猜你喜欢
都城政权长安
我们长安
陕甘宁边区政权治理经验探究
水VS火
党的七大擘画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蓝图
古滇国政权的演进与消亡:一个必然的历史结局
“形式”之都与“移动”之都:辽代都城解读的一种尝试
西游新记 2
憶山水城林·魅力都城——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
水与火
浅析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几个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