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选贤任能 端正导向推动发展

2011-08-15 00:51中共保德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侯俊生
支部建设 2011年1期
关键词:实绩选人用人

■中共保德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侯俊生

创新机制选贤任能 端正导向推动发展

■中共保德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侯俊生

近年来,保德县不断探索干部选拔任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创造性地实施了“四个三”选任干部新机制,进一步端正了选人用人导向,优化了选人用人机制,净化了选人用人环境,形成了按严格的程序办事、靠科学的机制选人的良好局面,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主要做法

一、初始提名“三步走”

针对目前干部任用提名缺乏规范的制度措施、缺少详细的程序规定、操作上不好把握等问题,保德县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严格按照公布提名职位、提名推荐、确定提名人选三道程序进行初始提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公布提名职位。在每次干部调整动议确定之后,县委组织部都要按照县委常委会的授权,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内,以适当方式对外公布职位空缺情况、任职资格和条件、接受提名推荐的规定时间等事项,最大限度地保障干部群众的知情权。

2、进行提名推荐。单位党组织和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县委组织部推荐干部提名人选,单位党组织要提交提名推荐报告,领导干部个人提名推荐要署名,否则视为无效。

3、确定提名人选。保德县委组织部结合各层面提名推荐结果、日常和年度考核考察情况、后备干部民主推荐情况以及任职资格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拟任职位建议提名人选,并及时与县委主要领导沟通情况、交换意见、统一思想,最终由县委常委会集体研究确定提名人选,凡没有经过民主推荐的不列为提名对象。

二、民主推荐“三提高”

保德县委把民主推荐作为选拔任用干部首要的、不可逾越的基础环节,从三方面入手改进民主推荐工作,积极防止“拉票”行为的发生,减少“亲情票”、“关系票”对民主推荐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的影响。

1、适当扩大推荐范围,提高民主推荐的广泛性。坚持运用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两种方式,在保证参加推荐人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群众的参与面。同时,还开通了民主推荐信息反馈渠道,及时了解干部动态中的社会评价,让不在民主推荐参与范围的群众也有发言权。

2、注重优化推荐环境,提高民主推荐的真实性。在每次推荐干部前,都要对任职资格条件、推荐范围等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周密的推荐工作方案,并以适当的方式公开任职资格条件、推荐范围、符合任职资格的干部名单,保证推荐出来的干部既符合任职资格条件,又充分体现推荐人的意愿,确保推荐工作的公开透明。建立严格的推荐工作纪律,明确规定不得擅自透露拟进行的民主推荐活动;不得采取打招呼或进行暗示的方式,影响推荐者的意向;对民主推荐情况要准确统计、如实汇报,不得向外泄露。

3、综合分析推荐结果,提高民主推荐的科学性。既把推荐结果作为选任干部的重要依据,又不作为唯一依据,对推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得票结果与近三年推荐的情况相结合;二是把得票结果与近三年的年度考察考核情况相结合;三是把得票结果与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相结合;四是把得票结果与平时对干部的日常考察情况相结合,准确把握大多数群众的意愿,真正把群众公认优秀的干部选上来。

三、干部考察“三结合”

为了切实提高干部考察质量,保德县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个结合”。

1、集中考察与日常考察相结合,多形式考察干部。在换届集中考察和年度集中考核的基础上,采取5种方式对干部进行日常考察:一是定期抽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工作记录或工作纪实材料;二是与领导干部谈心谈话,侧面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日常表现;三是适时派人参加相关单位召开的重要会议,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总体情况;四是经常征求上级业务部门和县人大、政协、纪委、统战等部门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意见;五是对群众反映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要问题开展专项调查,及时作出结论。

2、听取本单位意见与社会反映相结合,多角度考察干部。实施开放式考察,全面推行考察预告制,将考察目的、拟任职方向、拟考察人选的基本情况、考察时间、考察组成员的姓名、驻地和监督电话、反映问题的途径和方式进行预告。实施延伸式考察,即向考察对象原工作单位延伸、向前一任职岗位延伸、向八小时外的社交圈和生活圈延伸。实施印证式考察,对考核测评中排名靠前或靠后的干部,通过调阅来信来访、查看年度工作资料、听取有关部门意见、派出考察组进行定向考察、召开县委主要领导参加的排名靠前或靠后人员面谈会等方式,进行反复印证。实施联审式考察,对于一些反映领导干部表现情况的重要数据,召集纪检监察、组织、政法、发改、审计、统计、计划生育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工作实绩以联席会的形式进行集中审定、核实,增强对干部评定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3、考察工作表现与八小时以外表现相结合,全方位考察干部。在全县乡镇、社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中,设立组织工作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聘请一名特邀观察员,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提出意见建议。聘请部分熟悉干部情况和干部工作的老同志和党员干部担任干部工作监督员,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监督。

四、实绩分析“三本账”

保德县在选拔任用干部时,注重从“定性、定量,显性、隐性,横向、纵向,短期、长期”等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干部的实绩,坚持“凭实绩用干部、按发展定升迁”。

1、算好日常工作中的“勤勉账”。针对一些干部岗位特点属于“静态”管理类型的,其工作性质单一、流动性不强、工作范围和影响力不大,经常在“实绩”大账面前乏善可陈,容易在考察干部时被忽视。但这些干部中不乏有兢兢业业者,他们埋头于基础性工作,力保工作不出纰漏,为保障这部分干部在考察任用时“不吃亏”,采取分类考核的方法,只要长年如一日保持勤奋的工作态度,出勤率高、办事效率高,提拔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考虑。

2、算好日常工作中的“失误账”。针对一些干部岗位特点属于“二传手”类型的,在大局中扮演“中介者、传达者”角色,最大的实绩就是保证上下政令畅通。这些干部中有很多属于默默无闻的“老黄牛”,为了保障这部分干部权益,针对其岗位特点实行细小“失误账”的倒查,只要长年工作中没有失误,没有因人为原因造成任何损失,在考察选拔干部时也适当予以考虑。

3、算好日常工作中的“作风账”。针对一些困难单位的干部,由于单位内部长年积累的经济矛盾亟待处理,许多问题需要协调,致使一部分干部在特殊时段置身于各种压力之下,工作的实绩往往体现在解决一个个矛盾的过程中,有的成绩从表象上不易察觉,但是干部已经踏踏实实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针对这部分干部在考察中易被忽视的问题,从“民调”出发,大量搜集群众对干部日常工作作风的评价,对于品德好、作风正、敢于正视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干部,在选拔任用时优先考虑。

初步成效

“吏治清,百业兴”。保德县创新干部选任工作机制初步显现出良好效应。

一是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力。通过实施“四个三”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进一步扩大了干部工作群众参与度,增强了干部选拔任用的透明度,使党员群众有了更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打破了过去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用人倾向,保证了选人用人的公正度,确保了干部任用的准确度,使上来的硬气、下去的服气,匡正了用人风气,从而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的满意度。

二是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四个三”新机制的实施,使全县各级干部有了危机感和紧迫感,感到当“太平官”、“混日子官”再也不行了,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得到组织肯定和群众认可,必须真心实意为民谋事创业,用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绩、良好的工作作风、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吸引组织的视角,让组织及时储备、适时选任,从而使各项工作出现了“磨不推自转”的局面。

三是加快了科学发展的新进程。通过实施“四个三”新机制,一大批思想政治素质强、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强、求真务实创新精神强的优秀干部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他们积极进取、甘于奉献,真正激活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动力,有力地推动了保德县科学发展的进程。

猜你喜欢
实绩选人用人
干出实绩才能赢得民心
破除“五唯顽疾”:要教育评价的“转”,也要用人导向的“变”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新时代选人用人的基本规范——解读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善用“小事”谋“实绩”
让实绩主导“上”“下”
值得书写的昭通文学实绩
奏好选人用人“三不”曲
唐代官员的候选与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