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逻辑:一种蕴涵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的逻辑工具
——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

2011-08-15 00:50
重庆与世界 2011年3期
关键词:预设逻辑思政

李 梁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

问题逻辑:一种蕴涵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的逻辑工具
——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

李 梁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

问题逻辑是专门研究问题的一门应用思维科学,教学活动是一个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过程。教师以问题导入的方式,引起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的愿望,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切入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使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除了必须为学生释疑解惑,而且必须把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训关联进来。

问题逻辑;思维训练;问题解决;逻辑工具;思想政治理论课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抽象思维或理论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切合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以问题逻辑的方式,重视大学生逻辑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引导,克服教学中缺乏理论思维能力训练这个薄弱环节,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与教学的问题逻辑

从人类思维发展的类型与阶段来看,个体在儿童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少年时期的思维有着较多的抽象思维成分;青年大学生的思维形式已经由青年初期向青年中期过渡,即形象思维发展到了较高阶段,抽象思维则在思维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由于大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他们比中学生更加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问题,关注的角度也由较低级的具体的问题逐渐转为较高级而抽象的问题。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伴随着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的一些诸如算法、二进制、模型、命题、真值等概念和原理,他们能够初步运用理论思维思考各种问题,如:“为什么近代中国没有出现类似西方的民主革命?”“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等等。另一方面,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增强,探索性、创造性思维有了显著发展。他们对各种问题,一般来说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尤其是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往往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用批判的态度去接受书本、老师或者其他人的意见,不像儿童和少年时期那样容易相信别人[1]。当然,也不可否认,青年大学生思维还存在着表面性、片面性和主观性等局限性。有的大学生由于知识面较窄,对中国历史、世界现状,以及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了解掌握得有限,难免在思考和探索问题时有所偏颇或有时产生一些混乱的思想认识[2]。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向参与的活动,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才能易于为学生所接受[3]。同时,教学活动也是一个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过程,释疑解惑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价值取向。问题逻辑是专门研究问题的一门应用思维科学,它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结合问题的预设和回答(答案)来探讨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及由一个问题的真假推出另一个问题的真假的推理规则。在教学中,如何以问题逻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探索思政课教学逻辑的一个重要途径。问题意识是具备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总是在问题的发现、解决过程中发展起来的[4]。思政课要使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除了必须为学生释疑解惑,而且必须把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训关联进来[5]。而教师以问题导入的方式,引起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的愿望,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切入口[2]。201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青年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问题逻辑的方式,对问题之间的关系及其推理规则进行逻辑探析,既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的一种新进路,也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

二、问句的预设、答案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问题逻辑,由于通常都是采用疑问句来提出问题的,所以又叫疑问句逻辑或问句逻辑。逻辑学家普遍认为,问题没有真假,因为它没有对某一思维对象作出断定。但问题都有预设,预设是有真假的。而问题都要求回答,回答也有真假[6]。由于问句具有预设和回答,问句和它们的关系是问句与相关陈述句的基本逻辑关系。问句本身无真值,但可借助预设和回答建立推理关系[7]。逻辑学家正是从这种联系着手,阐明问句的逻辑关系,进行问句的逻辑推理,这为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创造,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问题指明了方向。

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预设和回答(答案)来确定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上海大学承担六个“为什么”进思政课的试点工作中,有学生提出如下两个问题(设问句Q1、Q2分别是两个问题的表达方式):Q1“六个‘为什么’有无内在联系?”和Q2“六个‘为什么’是不是其中任何一个‘为什么’都与其他几个‘为什么’密不可分?”[8]从学生提出问题的思维特点看,它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思维能力。因为“内在联系”是指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本质以及组成事物本质的各基本要素之间的联系,它是一种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密不可分”则形容了事物间十分紧密,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对“‘六个为什么’既相对独立,又是一个有机整体”[8]的逻辑关系缺乏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为此,要正确解答,教师首先需要对上述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通过它们的预设之间的关系来定义。在上述两个问题中,设P1(“六个为什么”、“内在联系”)和P2(“六个‘为什么’”、“密不可分”)分别是Q1和Q2的预设,那么就可以这样定义Q1和Q2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P1(“六个为什么”)和P2(“六个‘为什么’”)是矛盾关系,那么Q1和Q2是矛盾的;如果P1(“内在联系”)和P2(“密不可分”)是等值的,那么Q1和Q2是等值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先断定问题预设的真假,对于学生提出的包含虚假预设的问题,要及时指出,然后有针对性的解答。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Q1和Q2的回答(答案)关系来定义。在问题逻辑中,问题的真值有3个,真、假和不当。不当的问题可以不予考虑。这样,就只取真、假两个值。据此,问题之间包括这样一些真假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从属关系、等值关系等。即如果Q1与Q2矛盾,当且仅当,Q1和Q2不可同真且不可同假;如果Q1与Q2等值,当且仅当,Q1和Q2同真并且同假[9]。因此,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实质上是预设和答案间的关系,认识这一点,对于断定问题的真假及是否有解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这种逻辑思维训练是与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紧密相联。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掌握各种逻辑思维工具,更要自觉地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有意识地向学生彰显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听课时才能有目的地体验和学习教师的思维方法,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3]。

三、命题逻辑工具的运用与问题间的推理规则

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性、批判性思维有了明显的增强,在思考各种问题时,也能够自觉地运用理论思维,并要求教师对所做出的结论要有充分的逻辑思维根据和坚实的事实基础。在问句逻辑中,研究问句间的推理形式的常规工具是命题逻辑中的推理规则。在问句的真值基础上,可以由一个问句的真假推出另一个问句的真假,只是对不同类型的问句的推出关系解释有所不同。

“是—否问句”的推理关系可以定义如下:设Q1和Q2是两个问句,从Q1推出Q2,如果,Q1的回答是肯定的,蕴涵Q2的回答是肯定的[10]116。一些逻辑学家主张把选择问题和特指问题合为一类称为“x问题”,因为“在这类问句中,好像在一个代数方程式中一样,有一个未知数x,所以叫x-问句。”[11]226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就有两个问句:Q1“为什么民主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和Q2“为什么中国不能像瑞典一样,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上述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说明学生能够比较正确的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是两个具有截然不同涵义的思想概念。”另一方面,也心存有疑惑:“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一些政策……同民主社会主义的政策有某些共同点,说明我国也可以搞民主社会主义。”[1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在于面对问题,向大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缘由与发展动态,进一步解释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的关联[13]。针对上述问题,教师首先应该梳理出两个问题间的逻辑关系并从预设、答案两个角度进行推理,一是Q1推出Q2,如果,预设P1(“民主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是Q1的真回答,则蕴涵P2(中国不能像瑞典一样,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是Q2的真回答。二是Q1推出Q2,Q1有真的回答(民主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则蕴涵Q2有真的回答(中国不能像瑞典一样,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然后,进一步分析:“民主社会主义虽然在某些方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和发展道路,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民主社会主义都不适合中国国情。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以上两个定义的逻辑特征是相同的,即一个有效的推理,把前提具有的某个性质传给结论[10]116。不同之点只在于:“x-问句”从前提传给结论的性质是有真的或假的回答,“是-否问句”从前提传给结论的是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它们的结论都保持了前提的某个性质[11]239。在思政课教学中,如果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就能促进其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协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问题成为选择知识、检验思维、发展能力的依据和途径[4]。

综上所述,本文以问题逻辑理论关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推理规则的逻辑研究,探讨思政课“教什么”、“如何教”以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方法,只是一种尝试性的研究。其价值不在于研究的结论或结果,而在于在研究过程中对问题的思考。

[1] 李名威,张玲.基于大学生思维特点的会计教学方法[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8):82-83.

[2] 原理海泛舟.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及特点[EB/OL].[2008-07-14].http://www.stuln.com/lihaifanzhou/daxueshengxuexiguan/2008-7-14/Article_10761.shtml

[3] 赵智.大学生思维特点是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依据[J].周末文汇学术导刊,2006(1):119-120.

[4] 顾小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5.

[5] 王天恩.六个“为什么”与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方法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93-96.

[6] 张光忠.社会科学学科辞典[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137-138.

[7] 周斌武,张国梁.语言与现代逻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203.

[8] 王天恩,胡申生.释疑与解惑——来自大学生的问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5.

[9] 秦豪.问题逻辑学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221.

[10]张尚水.关于问句逻辑的几个问题[G]//逻辑与语言研究会.逻辑与语言研究(第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1]陈宗明.逻辑与语言表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2]忻平,宁莉娜,吴德勤.思考与解读[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111.

[13]忻平,谢宝婷,林自强.从问题出发:六个“为什么”教学实践与解决大学生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97-100.

(责任编辑张佑法)

G40-057

A

1007-7111(2011)02-0064-03

2011-02-17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大学生视阈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效果的形态和层次研究”(10JDJNJD185)

李梁(1965—),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逻辑学、教育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预设逻辑思政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逻辑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创新的逻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