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忠钰(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风险社会下青少年道德失范的环境因素及对策
◎田忠钰(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当代社会,风险日益凸显。风险社会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道德失范。道德建设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要保证,是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道德形成,青少年时期是关键。当前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水平不容乐观,研究其影响因素,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风险社会;青少年;道德失范;环境因素;以人为本
乌尔里希·贝克在其《风险社会》中说,我们正处在人类“文明的火山上”。①当今时代,科技在进步,经济在发展,然而社会中却呈现出各种不安分的因素,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缺乏安全感,处处存在风险和危机。风险社会的形成不是理所当然,而是社会转型中人们价值追求和活动的非理性造成的。在这样的环境下,道德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甚至“马太效应”。各种违背道德事件层出不穷,给社会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温家宝总理指出:“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②
道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与国际接轨更加迅速、快捷,各种社会思潮盛行;价值取向等价多元化;网络的普及以及负面作用日益凸显;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以药家鑫案和“我爸是李刚”案为典型的犯罪事件引起了社会轩然大波,其背后隐藏的原因则是青少年时期孩子道德教育的缺失。在青少年中凸显的道德失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破坏着社会生活,阻碍了正常的社会运行,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因此关注青少年的道德素质问题,提出提升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措施,防患于未然,为我国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片安全、健康、理想的空间成了社会各界的当务之急。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一个人生下来,仅仅凭自己的生物本能是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是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而必须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社会化过程,通过学习有关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包括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使自己能了解、适应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才能取得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格,才是一个社会的人、完全的人,才可以自由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不致对社会、对自己造成危害。[2]因而,青少年道德素质低下甚至给社会带来风险的原因不仅仅在他们自身,同时也是外部环境造成的,受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影响,是社会化过程中,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是人社会化的基础。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方向。李岚清同志曾语重心长地告诫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3]当今时代在发展,然而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的影响,对利益的获取依然是许多家长的第一追求。他们将对利益的追求同时也作为孩子的奋斗目标。孩子能否有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否有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和能力,能否拥有财富,是家长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个人能力的提升,忽略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成长,从而使孩子形成的能力与道德发展的不平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未形成一体,反而出现相脱离甚至冲突的情况。家长关心的依旧是孩子的成绩和能力,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一些做人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在家却没有很好地贯彻,甚至与之大相径庭,孩子的知行错位情况时有发生,而父母却监督不足。同时,社会化条件下,由于经济原因,形成了大批的农民工大军,他们长期奔波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生活极不稳定。孩子或跟随父母进入城市,或被父母留在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由于农民工的尴尬地位,使得他们与城市孩子交往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隔膜,甚至出现敌视抵制情绪;同时,他们也很难融入城市之中,往往极易受城市不良风气和行为影响,而父母由于工作生活原因难以给孩子必要的引导,从而使孩子的心理受到极大的影响,形成了孩子冷漠、反叛、抵制社会等情绪。而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往往同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呆在一起,受代际人之间的思维形式的差距和农村人情关系的影响,这些孩子的委托监护人很难给孩子以直接的行为规范和约束,从而使孩子形成了放任甚至为所欲为的个性特征,进而影响其道德素质的形成。
学校教育是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纽带。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产生各种冲突和碰撞,传统的价值取向与市场化价值追求矛盾重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教育的本质被异化。教育的异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功利与浮躁的沉疴,使社会风尚、人的精神信仰、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事业的尊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浮躁、短视思想的浸染,加剧了教育精神的扭曲,教育文化的异化。[4]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社会条件下“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应试教育的本质就是急功近利,是漠视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实利性教育。教育的实利性与弥漫于全社会的实利主义汇在一起,造成了一种十分低俗的社会氛围。[5]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注重对价值的追求却缺乏生活技能的锻炼和培养,道德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同时,教育教学中教学门类专业的分化,使得理科学生缺乏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获得必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文科生由于道德教育方式的僵化,使得他们对于道德教育只是停留在理论和概念层面,与生活相脱离。在当代的道德教育中,关于人的理想教育、信仰教育以及真正的品德教育在不断消失,功利主义的品质代替了提升人性的道德品质。[6]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往往看到一些高学历高层次的人却往往道德缺乏的现象。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远比个体的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社会是人社会化形成和深化的必要场所。当前我国正处于前现代化、现代化和后现代化并存的时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大门的洞开,过去所倡导、所形成的主流文化受到严重的挑战,多种亚文化、甚至于反主流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冒了出来。对物质欲望的追求使得人们仅仅热衷于追求自身权利和利益的实现及最大化,而对道德美德的追求渐渐被淡化甚至遗忘。而青少年还处于个性成长过渡性阶段,缺乏辨别区分能力,很容易在这样的文化中迷失方向。各种快餐文化,超女快男,各种“门”的兴起,加上媒体、网络的大肆宣传炒作,影响了主流思想的传播,更容易诱导青少年。各种虚幻而缺乏实际意义的偶像剧、肥皂剧,往往成为青少年追捧的对象,不仅不能引导青少年,反而形成了极大的误导作用。媒体化的现实道德教育给予青少年的是混乱的方向和感性的选择。[7]人创造了物又为物奴役,这就是现代人的悲哀。功利主义与市场经济一经结合便根深蒂固地侵占了人性中广阔的空间。市场经济不能没有商品交换,不能没有物质利益的激励和诱惑。然而,当人性被物性“捆绑”之后,人本性中的劣根性便猖獗地“疯长”,以至于人的价值观意识的“属人性”日趋扭曲,[8]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下,我们所具有的优良传统渐渐被淡化,传统的文明礼让、勤俭朴素、忠孝义礼等思想,正受到极大的冲击。在学校学习的优良品质,在社会中却得不到确证,甚至各种反面现象屡屡出现。整个社会环境以及价值导向的不明,使正处于学习和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思想处于混乱之中,对青少年的思想行为构成很大的冲击。
马克思指出,人的发展的本质是实现自由全面发展。风险社会的治理,需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调动各方积极因素。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社会有序发展的润滑剂。我们的教育向来采取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式,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要甚至唯一的场所,剥离了家庭和社会对于道德教育的功能,将道德的教育场所和实践场所割裂开来,形成了学生“考试说一套、生活做一套”的形式主义,这将对道德教育产生灾难性的毁灭。[9]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希望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个有关部门的同志,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要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10]青少年素质的提升,要综合考虑,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结合起来,坚持切实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本,统筹各方,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全方位地提升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和时效性。
家庭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基础性作用,家庭道德教育对于青少年道德形成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道德教育主要是指在家庭中,父母对未成年人施行的系统的道德影响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其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11]人生存在的意义远远不止对于利益的追求,更在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只有素质与能力并重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才能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父母应从孩子的全面发展出发,树立对孩子的责任意识,在培养孩子个体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导以及优良传统文化的教导,转变教育仅属于学校责任的观念,切实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道德情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往往走向两个极端,或言听计从、过分溺爱,或声严厉色、过分严厉,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严慈相融,爱教结合。父母应加强同孩子之间的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活动状况,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对于孩子的行为应给予正确的引导。既要对孩子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同孩子的情感交流,寓教于情,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和培育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同时,父母自身应作表率,注重自身的素质,以身作则,对孩子形成很好的垂范作用和环境氛围。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这就告诉我们,学校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应把学生仅仅当做知识的接受者。对学校道德教育而言,精神和文化上的困惑是当前道德教育的最大困惑,精神和文化价值层面上的危机是道德教育最深层次的危机。[12]学校是传递知识的家园,更应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花园。传统德育追求崇高理想,却失之对现实的关怀,它使实然与应然、眼前与长远处于分裂状态,使理想成为没有现实基础的抽象理想,甚至是乌托邦。传统德育的理想之维和现实之维处于两离状态。[13]学校教育应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当今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应将道德仅作为一种知识而脱离生活实际。真正的教育是源自心灵的沟通和交流,更是着眼于对现实的关照。教师应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以现实为基础展开同学生心灵的对话,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学校教学的全过程。学校应该多开展集体活动,针对正反两方面的典型道德事例展开讨论,加深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积极水平,进而使学生真正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青少年不是脱离社会离群索居的人,而是与社会息息相关的,因而,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巨大而深远。青少年道德示范给社会带来风险,风险社会也影响着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青少年的教育不只是家庭、学校和政工部门的事情,而应是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来承担的事情。当整个社会在为青少年问题痛心的同时,应当反思自身的行为给青少年带来了什么。成长期的青少年需要整个社会的关爱和引导,需要社会遵从和尊重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他们的成长需要社会为之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应从长远的整个社会的发展考虑,关爱青少年这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成长。要使青少年能够融入社会,实现健康成长,需要我们把工具性行动和文化道德结合起来,发挥主体作用,制定和健全以保护青少年的成长为目标的法律、制度和规章。针对青少年易发生的种种问题,建立起完善的预警预防体系,事后的补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社会的青少年问题。要净化网络等媒体环境,这些相对新生的事物,利用不当,会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误导性影响。各种媒体应切实地肩负起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引导,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总的来说,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成功实现社会转型,形成一个完整系统、制度规范健全的社会,才是规避风险的必由之路,也才有利于良好道德风貌的形成。
注释:
①参见[德国]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闻译.风险社会[M].译林出版社,2003:13.
②参见温家宝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讲话[R].新华网,2011-04-17.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第60页.
[2]韩俊生.论青少年犯罪与人的社会化[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5,2(14).
[3]宋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2):191-192.
[4]王继华.教育文化变革考验理念重塑、精神重构、价值重建[J].新华文摘,2010,9(127).
[5]尚可.教育是对学生心灵的唤醒和抚育——践行科学发展观中的教育[N].命题.教育信息报,2010-4-24.
[6][9]翟楠.追求道德“至善”,还是退守道德“底线”?——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反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6-20,35.
[7]郑富兴.现代性视野下的道德教育形态变迁[J].思想理论教育,2009.18:4-9.
[8]崔振成.拯救孱弱的灵魂——我国当前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危机与救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
[10]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范虹.论家庭道德教育在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塑造中的作用[J].湘南学院学报,2005,(4).
[12]戚万学.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J].教育研究,2009.10:23-29.
[13]郭凤志.德育的现代困境归因分析及其超越[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77-82.
田忠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D669.5
A
1008-9187-(2011)03-0051-04
朱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