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芹,邵光岩
(1.山东胜利药业有限公司,山东东营 257055;2.东营市坤泰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东营 25705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等新医改系列政策的出台,不仅旨在解决老百姓的医疗服务问题,同时对于医药经营行业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整个医药行业将面临着大洗牌,原有的企业营销战略必须做一个根本的调整,才能适应公共产品市场的要求。医药经营行业需要调整思路,开拓进取,通过终端下沉,完善渠道管理,整合产品线组合,设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真正做到降低药价,才能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促进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在新医改系列新政的综合影响下,医药流通企业会走向何方?笔者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的医药行业人员,经过认真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得出以下几点浅见,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减少流通环节,严格控制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是新医改主要方向,也是今后政府监管的重点之一,这意味着许多赚取中间差价的医药流通企业将面临着经营模式的转型。新医改背景下,未来的医药流通格局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流通环节复杂、渠道多是现阶段中国医药流通的特点,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以药养医”导致了医院这种垄断性的终端。要改变这一现状,既要推进减少流通环节的改革,更要彻底扭转“以药养医”的格局。结合国家即将出台对商业的分类管理,流通行业分化加剧,物流配送类型的医药商业和医药代理分销型的商业将更加快速地进行分化。以目前我国存在的物流配送、纯销和零售这三种基本业态来分别浅析一下医改新政分别对其的影响作用。
1.1 大型物流配送企业:市场扩容空间继续增大 大型医药物流配送企业主要服务小型批发商和各级医院、诊所、零售药店以及乡镇卫生院,一般以普药为主要品种,以快批为主要特点,毛利较低,资金周转率高。医改新政提出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最近 3年新增的 8 500亿元,资金流向明显倾向基层,实际上都是围绕基本药物的使用在做文章,因此,以基本药物为主的普药市场扩容空间最大。
为保证基本药价相对合理,新政对流通环节控制很严,流通企业要想占有这一大块市场,除了以普药为主要品种外,还必须有强大的市场覆盖力,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庞大而完善的营销网络和强大的现代物流设备和技术。因此,经营规范、资金实力雄厚、具备全国性至少是省级区域营销网络、依靠现代物流设备和技术支撑的大型现代流通企业,很有可能进一步挤压中小批发企业,抢占市场。
以山东省为例,据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查统计,山东省现有151家药品生产企业具备2 392个品种规格基本药物的生产能力,有556家药品批发企业从事基本药物经营业务,生产、经营企业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全部达到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基本药物的生产配送能力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为做好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工作,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推进药品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坚持规模优先、企业自愿、政策扶持的原则,在全省先期培育 18家经营规模较大、质量管理规范、区位优势明显的药品批发企业进行药品现代物流试点,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扩大药品配送范围,鼓励其成为基本药物招标配送首选企业,为全省基本药物供应提供保障。同时,该局培育 10家左右药品批发企业开展第三方物流试点,进行现代物流仓库改造,引导省内外药品生产企业委托试点企业开展药品配送业务,增强药品配送的及时性。1.2 小型流通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新医改方案中提出“严格控制流通环节差价率”、“严格实施药品经营管理规范,探索建立药品经营许可分类、分级的管理模式”、“规范药品生产流通,严格市场准入,大力规范和整顿生产流通秩序,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整合”。这些提法对中小型药品流通企业都是很大的挑战,尤其是以纯销业务为主的小型批发企业,加上新的药品招标采购办法中也有很多规定将给小型医药经营企业带来很大挑战甚至生存危机。
在新医改背景下,中小流通企业有没有发展机会,应该如何发展?笔者认为,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将无缘药品配送,这不仅是新医改的制度安排和行业共识,更是生产流通企业关注的焦点。多数中小型医药公司可能会逐渐沦为“搬运工”直至被淘汰。新的形势下,中小型药品流通企业要想生存,无非有以下三条路可走:①嫁入“豪门”:新医改方案明确指出,“推动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发展统一配送,实现规模经营;鼓励零售药店发展连锁经营。”中小型医药公司不具备现代物流的能力,只能主动要求被大的医药公司兼并,成为大物流区域性的基层配送中心或地区分销商;②横向联姻:各中小企业自发、横向的联姻、优势互补,共谋生路;③下游延伸:建立自己的零售药店,托管社区、医院、县区诊所等。
截至目前,笔者所在城市的中小型药品批发企业有的正在积极探求下一步的出路,有的已经主动嫁入豪门,被大型医药公司增资控股,以期扩大规模,求得生存。
1.3 零售终端:面临转型 虽然零售药店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药房同属于直接面对病患者的终端,但是后者可在政府的补贴下“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患者在药房拿药和报销都更便捷,而前者不但得不到政府的补贴,还要缴纳税收、房屋租金以及其他成本,原有的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所以,基层医疗机构的处方外流到零售药店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公立大医院的处方外流到零售药店更有待观察,因为在以药养医的机制未被废除的背景下,医生使用廉价的基本药物的意愿没有被调动起来。因此,零售终端的生存空间还会受到挤压,必须转型,以寻求新的增长点,否则处境堪忧。
医改方案提出“鼓励零售药店发展连锁经营”。连锁的意义决不单单是门店数量的增加,最根本的还要靠打造独特的企业文化,才能够靠“规模”和“规范”取胜。纵观世界零售业发展的大趋势,莫不以发展连锁为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各单体药店也要走连锁经营这条路,通过资源整合,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扩大连锁经营国家是鼓励的。同时,提高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与医药经营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然而我国的医药经营企业对客户的开发力度远远不够,总是停留在表面阶段,没有形成真正的互惠互利。国外医药企业高水平地服务客户的经验和方法,值得我们的医药企业学习。药品零售企业应竭力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完整掌握客户信息,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新医改政策对医药经营行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我们除了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吸引人才加盟外,通过扩大产业规模,对优势企业进行兼并重组,还要尽快考虑转型。不但要顺延医药的线索,也要根据医药行业的特点去寻求生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软着陆,也才能是完美的转身。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对于药品流通企业来讲,面临的是挑战,是重新洗牌的格局,但也隐藏着无限的机遇。医药企业的发展,应该认真的自疗自治,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和发展模式,将企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