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培郭玉成林佳龙
(1.河北联合大学建设路校区体育部,河北 唐山 063000;2.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中华武术》二十七年武术传播规律抽绎与评析
李守培1郭玉成2林佳龙1
(1.河北联合大学建设路校区体育部,河北 唐山 063000;2.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知史以为鉴。文章通过对内容分析、文献资料、比较分析、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将《中华武术》杂志自1982年创刊至2009年第7期共300期内容所经历的27年发展史划分为四个阶段,从武术传播内容流变的角度,抽绎并评析了杂志传播武术的规律。将对武术的传播规律整体抽绎为:一是单就竞技武术而言,内容传播重点“由技术向赛事转变”;二是单就社会武术而言,内容传播方式“由‘一把抓’向‘弹钢琴’转变”;三是就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传播的关系而言,它们在“并行之中向社会武术偏重”。
《中华武术》杂志 武术杂志 武术 武术传播
“人类的格斗术始于战争,是从战场上的血腥厮杀总结出来的,它的初始技术各民族是几近相同的。”[1]但由于各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发展演绎至今,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类格斗术,我们将中华民族的格斗术称为武术,将其他民族的格斗术统称为国外武技,以作区分。而武术与国外武技又可统称为武技。
《中华武术》自1982年10月25日创刊,时至2009年第7期(总第300期),已走过了27个春秋。本文以对《中华武术》27年来武技传播内容系统、详尽的研究为基础,从“武术传播内容流变”的角度,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982年-1996年(第一阶段):挖掘整理社会武术,推广宣传竞技武术;1997年-1999年(第二阶段):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并行,太极拳渐现峥嵘;2000年-2004年(第三阶段):太极拳法独领风骚,竞技散打一现昙华;2005年-2009年7月(第四阶段):社会武术兴盛,学术版应需而生。
以上述四阶段的划分为依据,本文将对《中华武术》杂志中的武术传播内容分阶段作出研究,整合、提炼出杂志27年来的武术传播规律,并加以评析。这不仅是对《中华武术》在上述四阶段武术传播内容的深度研究,也是从最基础的传播内容分析层面上,对本文将该杂志27年发展历路四阶段划分合理性的有效论证,有助于揭开历史的尘封,展示出中国27年来不同时期的武术发展状况,国家在不同时期对武术的引导情况,以及该杂志27年武术传播的心路历程和在武术传播探索中的得失,可为武术及武术类杂志的后续发展提供借鉴。而在武术杂志前景堪忧、武术传播状况亟需改善的今日,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则显得尤为突出。
纵览《中华武术》杂志27年发展史,发现其一直“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两条腿’走路的方针”[2]。有鉴于此,笔者在研究中将杂志中的中华武术划分为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两部分,分别研究杂志对它们的传播规律及二者在传播中的关系变化情况。有关健身武术及传统武术的技法与理论的论述划归入社会武术的范畴。
本阶段正是国家大力推广竞技武术的时期,故于创刊伊始,杂志便由多方面入手宣传竞技武术,比如,在专栏“武林盛会巡礼”、“武术天地”、“运动员生活”、“武术入门讲座”、“武坛风云”、“赛场风云”等栏目中均涉及到大量文章同时从不同的角度介绍竞技武术,主要包括赛事、基础套路,南拳入门等。值得注意的是,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杂志从1987年第1期(总第36期)开始设“散手入门讲座”,连续12期系列介绍了竞技散打。1988年第8期(总第55期)至1989年第1期(总第60期)专讲了刀术。1989年第1期(总第60期)至1990年第1期(总第72期)依此重点介绍了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陈氏太极拳竞赛套路、南拳竞赛套路和枪术竞赛套路等国家规定套路。1990年第6期(总第77期)至第11期(总第82期)及1991年第1期(总第84期)专门介绍了棍术。1991年第4期(总第87期)至1991年第7期(总第90期)连载了太极剑竞赛套路。1992年第1期(总第96期)至1993年第3期(总第110期)是分别对剑术与枪术的连载。1994年至1996年连续三年仅限于对赛事的报道评论及对散手与难度动作训练的少数几篇论述。
可见,本阶段对竞技武术的传播走了“由简至繁”的路子,先是对基础套路及简单动作的普及,再过渡到对不同竞赛套路的连载。竞赛套路沿着由杨氏太极、陈氏太极渐至南拳再至枪术,难度依次递增的路子进行介绍,对刀术、棍术、剑术乃至枪术的渐次介绍由易到难,也是基本走了“由简至繁”的路线。
本阶段前后历时长达14年,14年间杂志对于社会武术的刊载可谓异彩纷呈,拳种涉猎广泛、技艺涵摄丰富。杂志对于涉及的拳种大多连载介绍,但并未形成介绍的核心,多是平均用力。比如,本阶段涉及的拳种先后主要有:少林红拳、太极拳、醉拳、南拳、通背拳、燕青拳、鹰爪拳、长拳、八卦掌、二郎拳、华拳、查拳、法门拳、蚩尤拳、拆手拳、六合肘、少林六路短拳、劈挂拳、螳螂拳、巫家拳、岳氏散手十八式、峨眉三十六闭手、形意拳、广播太极拳、炮锤、白鹤拳、螺丝拳、褂子拳、三皇炮捶、蛇拳、八极拳、大悲陀罗尼拳、达尊拳、自然门拳术、心意拳、南少林五祖拳、翻子拳、蔡李佛拳、咏春拳、少北拳、四季拳、苌家拳等,其中太极拳又分为杨氏、陈氏、孙氏、和氏、简化太极拳及太极推手等,通背拳又分为白猿通背、五行通背、洪洞通背拳等,八卦掌又分为尹式八卦掌、程派八卦掌、孙禄堂的八卦掌等,占到了所挖掘整理拳种的33%以上(以上所列已占33%,杂志还对个别拳种稍有提及,以上未列出);本阶段涉及的器械及器械套路先后主要有:武当剑、八仙剑、苗刀、八卦对劈刀、通背刀、太师鞭、疯魔棍、岳王锤、昆吾剑、天启棍、四步大枪、五虎群羊棍、六合大枪、青萍剑、查刀、鹤翅双刀、鸡刀镰、绳镖、小匕首、形意方便铲、三合剑、壳子棍、鞭杆、索命断魂枪等;本阶段涉及的功法先后主要有:站桩功、混元一气功、炮捶功法、盘根气功、流星桩、四十九式经络动功、疏筋壮骨功、醒脑宁神功、和胃健脾功、益气养肺功、舒肝利胆功、八大劲功法、陈氏太极拳缠丝功、少林强壮功、导引保健功、藏密气功(金刚拳)、自然功卧功、五脏内景功、八卦旋转功、转天尊、武当秘功(红砂掌)、龙爪功、井泉功、简易拍打功、十二段锦、全生功、延年九转功、艾灸长寿功、传统美容功、二指禅功、云房头部按摩十三式、大力金刚功、峨眉秘传功法(排打软气功、排打硬气功、浑圆按莲功、金刚铁爪功)、点石功、铁臂功、玉带功、沙袋功、柔骨功、超距功及铁腿功等。
由以上可见,本阶段对于社会武术的传播走的是“百花齐放”的路线,尽量多的刊载各门拳种、器械套路及功法介绍,且并未对某拳种贯穿始终的形成核心论述。经过这一“百花齐放”的阶段,世人对繁复广博的武术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以上已经总结出,《中华武术》杂志在创刊的前14年里对竞技武术的传播走的是“由简至繁”的路子,而对于社会武术的传播却走的是“百花齐放”的路线。换言之,杂志在从不同角度尽力展现社会武术的同时却也在从各方面“由简至繁”的努力宣传竞技武术。因此,本阶段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传播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挖掘整理社会武术,推广宣传竞技武术”。杂志在本阶段的武术传播目的在于让世人尽量多的了解各种社会武术的同时,努力将竞技武术推广开来,使社会武术与竞技武术并行,从两个大的方面推广、普及武术。
1997年到1999年三年内,《中华武术》杂志改版较为频繁,达三次之多,但内容前后较为一致。就竞技武术而言,本阶段主要通过“竞技看台”和“竞技场”等专栏加以介绍,主要向读者介绍国内外赛事和竞技武术明星的情况,对技法、套路的介绍较少涉及。1997年的《中华武术》几乎每期均设有“竞技看台”栏目,基本每期一篇文章。1998年只有第1、3、7、11期设有“竞技看台”专栏。1999年的第1、2期(总第174、175期)设有专栏“段位考场”,对“一段”长拳做了介绍,第10期(总第183期)设有专栏“竞技场”对南棍、南刀和太极剑竞赛套路做了补充说明,第11期(总第184期)的“竞技场”则以“狠抓赛风,初见成效”对竞技赛风做了介绍。另外,三年内每期的“信息传递”专栏大都涉及到载有竞技武术赛事的信息。
可见,《中华武术》杂志在本阶段对竞技武术内容的传播多限于赛事信息,对技法与套路的介绍涉及较少。
1997年与1998年的《中华武术》内容风格基本保持一致,较之上一阶段所涉及社会武术内容之丰富而言,本阶段涉及拳种较少,涉及功法较多。先后涉及的拳种主要有:通背拳、陈氏太极拳及太极推手、虎尾鞭、八卦掌、原地太极拳(24式)、游身连环八卦肘法、八极拳、形意拳、大成拳等;涉及到的功法较多,主要有:太极丹田内转功、分水功、武当八段锦、纸蓬功、易筋经十二式、螳螂爪、少林金刚硬八段、中国气功养生八法、拔山功、秘宗拳抓功、卧虎功、观音掌、锁指功、弹子拳、铁砂三掌、武当祖师功、大自然汗功、内力金刚手功、流通门石锁功、观音坐功、观音站功、回春一丹功等。
1999年第1期始,专栏“名师出场”涉及到的皆为太极拳械,包括陈氏、杨氏、孙氏、吴氏、武式、赵堡太极拳械及推手等,其中,器械主要涉及的是剑、大刀及陈氏太极十三杆等。其他拳种涉及的较少,主要为:醉八仙、梅花拳、咏春拳与南少林地术犬法等;涉及的功法主要有中国气功图典百说、习静养生功、软藤排打功、聪耳保健功、天人合一自然气功等。
可见,本阶段的《中华武术》杂志在传播社会武术时,方法逐渐改变,最终不再像以前一样平均用力,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太极拳上。
1997年至1999年的《中华武术》杂志在尽力兼顾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并行的基础上,传播内容逐渐发生转变,竞技武术以赛事信息为主,社会武术则转向各派太极拳。整体而言,社会武术的比重较大,其中的太极拳正渐现峥嵘。
较之以前,2000年第1期(总第186期)至第5期(总第190期),“竞技场”和“搏击擂台”等专栏对竞技散打的关注渐增。自2000年第6期(总191期)起至2001年第12期(总第209期),《中华武术》杂志的版面划分为《新闻版》、《技术版》和《综合版》三个版块。《新闻版》则几近成了竞技武术的专版,尤其“‘散打王’系列报道”专栏更是专为竞技散打而设,伴随“九运”脚步的逼近,“九运看台”的内容也愈加丰富。随着“九运年”的离去,2002年杂志版面再度调整,就竞技武术而言,直至2004年第2期(总第235期)结束,“散打王”等专栏对散打相关赛事与内容的报道一直是重头戏,2000年第8期(总第217期)更是办成了“散打世界杯专刊”。此期间的“段位指南”专栏对长拳的二段技术有所涉及,“竞赛套路”中介绍了国际武术竞赛套路——刀术。2004年第3期(总第236期)至第12期(总第245期)间,杂志涉及竞技武术较少,对竞技散打等内容偶有提及。
可见,本阶段的竞技武术,尤其是竞技散打经历了一个“波浪”式的发展,杂志对散打的介绍和“散打王比赛”是紧密相连的,“九运年”也加大了杂志对竞技武术的报道比重。整体而言,这一阶段内杂志对竞技武术的传播出现了一个大的“波峰”,而峭立于风口浪尖之上的恰是竞技散打。
2000年第1期(总第186期)至第5期(总第190期),杂志关于太极拳的论述较之以前为少,较侧重于其他传统拳种的论述,涉及到的主要是地趟拳、咏春拳、形意拳、实用擒拿法、螳螂拳、三皇炮捶拳、戳脚翻子拳等,其中还专设了“螳螂拳专栏”、“三皇炮捶拳专栏”及“戳脚翻子拳专栏”对三种拳术做集中阐述,另外,几期中涉及到的太极拳械主要为杨氏太极拳、陈氏太极十三杆、太极五星锤等。
自2000年第6期(总第191期)至2001年第5期(总第202期),杂志涉及的拳械及功法驳杂,未形成论述核心,先后主要有太极推手、三节棍、意拳、传统导引养生百法、中国跤术、八卦72暗腿、螳螂拳、形意拳、陈氏太极拳、少林筑基功、少林铁臂功、三皇炮捶拳反关节擒拿术、秘传廉让堂太极刀、咏春拳木人桩等。
2001年第5期(总第202期)至2001年第12期(总第209期),杂志设立“太极专页”,同时对其他拳种、功法等关注减少,逐渐显露论述核心,除前几期涉及到的拳种、功法外,只增加了五行日月功、武当纯阳拳功和秦氏扇子功等少数几项功法。另外,2001年第3期(总第200期)办成了“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特刊”,体现了杂志对太极拳的重视。
综观2002年至2004年三年内的社会武术传播内容流变,专栏“太极世界”名副其实,不仅占掉了整个《中国武术版》的半壁江山,单就社会武术而论则已成独霸之势,每期中除“太极世界”之外,仅有两三篇对其他拳种技法理论及功法和器械的阐释,先后出现的主要有李传直趟八卦六十四掌、通背拳、十路少林拳、武当流通门五峰六肘技击法、醉鬼张三门的小拳、蹲桩和云手、大成拳、迷踪拳双鞭、武当松溪小花剑、形意拳、板凳拳、“六字诀”锻炼方法、易筋洗髓功、猿鹰连环掌、秘宗拳、猿猴拳散手三十六式、民间武术散打顺水窜鱼技法、通臂二十四式、乾隆养生术、三皇炮捶、少林禅功柔拳、少北拳、殳、苗刀、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另外,2003年和2004年两年内共9站“武术之旅”也特色突出的介绍了当地的社会武术。
概览本阶段的社会武术传播,重点突出,以太极拳为重点,真正形成了“太极世界”,同时,其他拳种亦兼而有之,但大多只是稍有涉及,笔墨洒之较少。
本阶段的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内容比重相当,竞技武术传播偏重散打,社会武术传播则偏重太极,概言之,散打与太极几乎瓜分了整个《中国武术版》。2004年第3期(总第236期)至第12期(总第245期)间,杂志涉及竞技武术较少,对竞技散打等内容偶有提及,竞技散打盛极一时之景况如昙花一现,从此不再,但社会武术尤其是“太极世界”依旧固若金汤。因此,总揽2000年至2004年的《中华武术》杂志,竞技散打在历经2000年第1期(总第186期)至2000年第5期(总第190期)的升温期后转入“红火”阶段,而“太极世界”则在经过2000年第1期(总第186期)至2001年第5期(总第202期)的酝酿期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自2004年第3期(总第236期)开始,竞技散打不再“红火”,“太极世界”却依旧兴盛。因此,可将本阶段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传播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为:太极拳法独领风骚,竞技散打一现昙华。
2005年又是“全运年”,十运会是本年《中华武术》杂志对竞技武术报道的重点所在,但对散打涉及较少。2006年与2007年版面划分风格一致,其中的《竞技武术版》是专为竞技武术划分的版面,但两年内该版断断续续、时有时无,其内容一期大多不超过三篇文章,多是对人物与赛事的介绍,对竞技散打与套路的介绍相对较少。2008年的竞技武术介绍主要集中在奥运会上,特设了“奥运专栏”,传播奥运会中有关武术的元素、信息。2009年是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全运年”,专栏“全运看台”负责记录本届全运会中武术的点点滴滴。
5年内恰逢两个“全运年”与一个“奥运年”,故这一时期的《中华武术》多是对奥运会与全运会的跟踪报道,其他竞技武术内容,如散打技法等涉及相对较少。
就社会武术而言,2005年的“太极拳”依旧是《中华武术》杂志的论述核心,先后涉及到的其他拳械及功法有宋太祖三十二式长拳、通背奇形腿法、八极拳功法、意拳棍法、鸳鸯地宫拳、七星螳螂拳、龙形剑、少林正宗练步拳、鸣鹤拳、形意拳、八仙剑、阴阳八卦掌基础套路、少林大金刚拳、葵花枪等,另外,五次“武术之旅”是对五个不同地域社会武术的介绍。
2006年与2007年的《中华武术》杂志将关于社会武术的论述主要分为《太极养生版》与《社会武术版》,《武术之旅》的内容也可划入社会武术的论述范畴。《太极养生版》介绍的是有关太极与养生的相关知识,每期必出现,占据了整个有关社会武术论述内容的大部篇幅。两年内《社会武术版》中介绍到的拳种、套路及器械等主要有少林大金刚拳、通背拳、地宫戳脚门、心意拳、八卦掌、八极拳、劈挂拳、山西鞭杆、螳螂拳、唐拳、三皇炮捶、鹰手拳、形意拳、红拳、大鸿拳、少林柔拳、通臂拳、大成拳、巴子刀、朴刀、蔡李佛拳、迷踪拳、牛郎门、八卦风火轮、八极单式拳等。
2008年的有关社会武术的论述主要划分为“技理技法”、“太极养生”与“武术之旅”等,其中,“技理技法”涉及的拳械、套路先后主要有形意拳、少林五行八法拳、大成拳、西北疯魔棍——疯魔八棒、六合棍、由“龙形掌”衍生的刀?剑?枪、大枪、五祖拳、八极拳、八卦掌、红拳、少林拳——虎形、醉拳、通背拳、毛巾功夫、戳脚等。
2009年的《中华武术》杂志有关社会武术的部分较之2008年新增了专栏“名家讲堂”,将2008年的“太极养生”分为“太极世界”与“健康顾问”两个专栏,其他内容未变,除太极以外涉及到的拳械、套路先后主要有八卦转圈功、形意拳十二形拳、少林五形八法拳、八卦掌、形意拳、红拳、梅花桩、八极拳、颈椎功、螳螂拳、戳脚、大成拳、少林擒拿等。2009年的“太极世界”版图较之2008年又有所扩增。
较之上一阶段,“技理技法”等专栏的出现使得《中华武术》杂志对太极拳以外的社会武术内容的涉及稍多一些,但本阶段的社会武术论述重点仍在太极拳,其内容占据了整个有关社会武术论述内容的半壁河山。
5年内,恰逢“奥运年”与“全运年”之时杂志对竞技武术相关内容介绍较多,其余两年则对竞技武术的关注较少。在介绍社会武术较多的基础上,“技理技法”等专栏的出现更加大了杂志中社会武术内容的权重。概言之,这段时期的《中华武术》杂志较好的兼顾了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的传播,总体来讲,武术内容传播向社会武术偏重较多。
基于以上对《中华武术》各阶段武术传播规律的抽绎与评析,经整合、提炼,可以将27年来《中华武术》杂志对武术的传播规律整体抽绎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单就竞技武术而言,内容传播重点“由技术向赛事转变”,第一阶段着重于竞赛套路的推广,第二阶段多限于赛事信息,第三阶段侧重于对散打技术及“散打王”赛事的报道,第四阶段重点在全运会与奥运会上;二是单就社会武术而言,内容传播方式“由‘一把抓’向‘弹钢琴’转变”,第一阶段尽量多的刊载各门拳种、器械套路及功法介绍,走的是“百花齐放”的路线,第二阶段方法逐渐改变,将注意力放在了太极拳上,第三阶段太极拳独领风骚,对其他拳种兼顾较少,第四阶段开始“弹钢琴”,重点在太极拳,其他社会武术内容兼而有之且变化较多;三是就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传播的关系而言,它们在“并行之中向社会武术偏重”,第一阶段立足社会武术,大力推广竞技武术,第二阶段社会武术内容的比重较大,第三阶段二者内容比重相当,第四阶段传播内容偏重社会武术较多。
《中华武术》对竞技武术“由技术向赛事转变”的传播规律不利于受众对竞技武术内容的了解,加速了竞技武术“全盘西化”[3]的进程,应保持对技术本体的适当关注,注意引领竞技武术对民族特色与文化的体现;“由‘一把抓’向‘弹钢琴’转变”的内容传播方式印证了《中华武术》的不断成熟,但重点只放在太极拳上似乎视野略显狭窄,不符合武术发展所需要的“大武术认同观”[4];“并行之中向社会武术偏重”的发展路线顺应了国家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的要求,也体现了对受众需求的重视,但对武术文化的关注较少,“武术传播的核心是文化传承,脱离文化传承的武术传播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5],“我们发展武术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全面地向世界传播一种文化”[6],所以应注意适当从文化的层面推介武术,引导受众加大对武术文化的关注程度,更多地彰显传统武术的文化魅力,让武术成为宣传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武技的发展总是与其传播如影随形。本文从武术传播内容流变的角度,对《中华武术》杂志的27年发展历路做了认真的回顾与审视,对杂志的武技传播内容流变情况做了细致的梳理与分析。最终,将杂志对武术的传播规律作了总结,并给予了相应的评述与建议。
正如马明达先生所言,“研究历史的意义在于向它寻求借鉴,特别是为了记取教训,并不是为了倒退,为了发思古之幽情。”希冀本研究可以为武术以及作为武术传播重要媒介之一的武术杂志之发展提供借鉴。
[1]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序言).
[2]《中华武术》编辑部.本刊就《中华武术》,97新版答读者问[J].中华武术,1997(1):19.
[3]郭玉成.武术传播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93.
[4]王岗.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大武术”认同观[J].搏击·武术科学,2008(6):扉页.
[5]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
[6]王岗.武术发展的文化学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171.
[7]马明达. 说剑丛稿(增订本)[M]. 北京:中华书局,2007:375.
Analysis and Comments of Wushu Dissemination Rules in Chinese Wushu
Li Shoupei1Guo Yucheng2Lin Jialong1
(1.Department of Sport,Hebei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063000;2.Wushu School,Shanghai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200438)
History can afford uslessons.On the basisof the four phasesof 300 volumesof Chinese Wushu (from the first edition of 1982 to the seventh edition of 2009),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inuous change of the spread of Wushu at home and abroad by using many research methods (methods of content analysis,documents,comparison,expert interview,logical analysis,etc).The continuous change of the spread of Wushu can be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in terms of competitive Wushu,the focus switched from skills to evens;secondly,as far as the social Wushu is concerned,the method of spread is switched from disorder to emphasis on key points;thirdly,in term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competitive Wushu and social Wushu,they are both popular but social Wushu wasmuch more popular.
Chinese Wushu magazine Wushu magazine Wushu spread of Wushu
G85
A
1004—5643(2011)09—0033—04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S30803;河北联合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编号:QK009。
1.李守培(1985~),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传播。
作者简介:2.郭玉成(1974~),男,博士,教授,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