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齐 叶茵
(1.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6; 2.广西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广西南宁 530006)
泛北部湾经济开发与文化竞争力研究①
——以中越(广西)体育文化交流为例
凌齐1叶茵2
(1.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6; 2.广西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广西南宁 530006)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中越(广西)利用边疆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在泛北部湾经济开发中的体育文化交流内容和形式现状进行了研究,从区域经济合作开发的视角,探讨了体育文化交流中影响和提高体育文化竞争力的因素和途径,同时,分析了体育文化交流中的困境和前景。
泛北部湾经济 中越(广西)体育交流 文化竞争力
2008年1月16 日,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同年7月30日,第三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2008年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北海市开幕。本届合作论坛新增加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海南省人民政府3家单位,共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旅游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民日报社、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海南省人民政府等12家单位完成主办。因此,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国家“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中越(广西)体育文化交流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为契机,以国家大力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北部湾物流保税区为机遇,借着泛北部湾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风,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强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提高中国体育文化的辐射力,不断提升体育文化竞争力。
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是指中国的广西沿海、广东雷州半岛、海南西部,以及越南东北部所围成的海域,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2006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构想,主要包括中国、越南,以及隔海相邻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文莱等7个国家。广西沿海城市处于北部湾港口顶端的中心位置,地处多个区域的交汇点,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东临粤港澳,是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是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地带交汇点,同时,又是中国—东盟经济圈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广西是我国西部地区既沿海又沿边的地区,与越南有1020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有8个边境县市,居住着壮、傣、布依、苗、瑶、彝、哈尼、仫佬、京、回等少数民族它们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和灿烂的文化,共同组成了许多具有民族风情、地方特色、乡土气息的民族体育文化。
2002年11月4 日,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9年8月15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签署,标志主要谈判结束。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并把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址永远落户南宁。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涵盖18亿人口,GDP接近6万亿美元,贸易额达4.5万亿美元,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国家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国家计委公布的《西部开发重点专项规划》都明确提出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是西部开发的三个重点区域之一。泛北部湾经济区正是这一重点区域的龙头,具有沿边、沿海、沿江的优越区位。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在中越(广西)体育文化交流中已充分展现出其所具有的广泛性、民族性、创新性、时尚性和开放性。广西政府体育主管部门与越南相关部门举办的中越(广西)体育赛事活动有:中越(广西)双边龙舟赛、武术散打(自由搏击)赛、篮球赛、气排球赛等。地市级行政部门举办的体育活动有: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广西防城港亚洲国际龙舟节龙舟赛(防城港市于2004年举办首届港城中越(民间)龙舟邀请赛,此后,该项“海上龙舟赛”赛事规格7年间经历两度升级,从港城中越(民间)龙舟邀请赛升格成为广西防城港亚洲国际龙舟节龙舟赛)、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元宵节足球友谊赛、 中越边境(东兴-芒街)沿边自行车赛、中国崇左-东盟女子足球邀请赛等。边境乡镇、村、屯举办的体育活动有:家庭趣味运动会、传统体育项目活动,例如,那坡县平孟镇举行的越南边民篮球赛、“三月三”壮族跳黑枪舞和葵扇舞活动等等。南宁市人民政府每年11月在南宁市举行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主会场和分场充分发挥和展现中越(广西)民族体育表演类项目,例如,具有“广西民间艺术之乡”之称的马山县举办分会场时,将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壮族三声部民歌和独具特色的扁担舞展演出来。
广西体育产业发展模式是“以体育健身旅游、竞赛表演、培训、咨询、体育用品为主”的市场。目前,广西开展体育旅游产业的方式是将具有少数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贯穿于体育旅游活动中。例如,以南宁为中心的体育旅游线路有:南宁—桂林—阳朔(瑶族、苗族、侗族)、南宁—百色—乐业(壮族、仡佬族)、南宁—钦州—北海(京族)、南宁—河池(毛南族、仫佬族)以及中越(广西)之间的桂林—南宁—下龙湾—海防—河内等等民族民俗风情观赏和民间体育体验休闲旅游。中越体育用品产业交流凭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供的国际交流平台相互给予投资者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投资公平公正待遇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充分利用自由、便利、透明及公平的投资环境,将彼此的体育产业品牌打入对方的消费群体和销售市场。其中,中国广西南宁市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与越南动力体育公司合作,以销售体育器材、设备、体育用品和加工体育用品为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优势。中国投资生产的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秒表、体育与生理模型等体育用品和设备在越南的海防省、北江省、北宁省、西贡省等地方已成功打开销售市场。另外,中国广西南宁市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和越南动力体育公司均有投资广西平果县、鹿寨县、马山县、玉林市和柳钢等体育场馆工程项目和体育设备建设。
2010年7 月,广西体育局与广西民族大学共建中国—东盟体育交流合作中心和广西民族体育研究发展中心。此举意为体育强国背景下加强政府与高校在体育文化交流、体育科研、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提高民族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等领域的综合力。特别是,充分发挥具有“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大学优势学科资源的作用,加强体育文化创新力和融合力,提高区域内传统体育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体育文化竞争力。2011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自治区体育局、广西民族大学在南宁市共同承办了,由国家体育总局、自治区人民政府、亚洲及大洋洲地区大众体育协会主办的2011亚洲及大洋洲地区大众体育合作发展论坛暨中国—东盟大众体育合作发展论坛。
广西民族大学与越南岘港大学、海防大学、河内大学等高校多次举办足球、滕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活动及相关学科学术报告交流活动。另外,广西大学与越南河内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与越南越南第一体育大学等学校在体育教学、科研和人才培训方面也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南沙群岛岛礁及附近海域被周边国家侵占,除中国大陆控制的7个礁和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外,其他44个岛礁分别被其它国家侵占(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三国军事占领部分岛礁,印度尼西亚霸占部分海域),越南甚至提出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目前,越南、菲律宾拉拢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干涉中国主权,更是严重破坏着中越(广西)体育文化交流的国际政治稳定环境。
中越(广西)在历史、民族和文化上有着深厚的渊源,但由于历史因素,越南一直对中国心存芥蒂,并且宣称中国的经济崛起将会在经济、军事上对本国造成威胁,更担心中国在东盟区域称霸,甚至影响本地区的政治和经济格局。
东盟内部成员国之间存在着历史积怨、领土主权争端、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经贸协调和结构机制主导权的纷争。另外,东盟经济贸易也受到美国、日本的严重干预。
目前,中越(广西)边境丰富和特色的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局面窄,主要由政府主导,缺少社会和企业的投入,不利于民族体育文化形成强劲的竞争力。
应遵循对南中国海“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维护稳定的政治环境,抓住中国——东盟贸易区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竞技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学校体育资源,推动双方的体育旅游、体育人才培训、体育产业和体育学术等全面交流,进一步增加彼此间的信任和了解。中国(广西)可凭借历史、地理位置和民族民俗等优势构建特色休闲体育、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改善和维护民族文化生态,并通过与越南体育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与东盟成员国的体育文化交流,提高区域传统体育文化的竞争力。
[1]武胜奇.体育赛事文化对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及提升路径选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6):480~483.
[2]肖锋,沈建华.析举办重大体育赛事对城市体育事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1):38~39.
[3]杨放,陈红梅.民族体育产业化政策支撑与社会环境分析—广西与东盟各国民族体育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4):20~35.
[4]何卫东.中国广西和越南在区域体育产业中投资与合作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2):21~23.
[5]余建华.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与新型国家关系的探索[J].社会科学,2003(4):34~39.
[6]王智慧.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体育文化实力的维度解析与提升路径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11,32(4):28~34.
[7]田祖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互动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2):116~119.
[8]刘俐.高等职业教育与泛北部湾经济开发[J].商场现代化,2007,507:174~175.
[9]百度百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EB].(2011-08-12)[2011-11-27]. http://baike.baidu.com/view/1545423.html.
[10]蒋士元.广西斥资16亿打造“222”体育工程[N/EB].南国早报,(2008-12-23)[2011-11-27].http://ngzb.gxnews.com.cn/html/2008-12/23/content_170424.html.
G80205
A
2095-2813(2011)12(a)-0056-02
凌齐(1978~):男,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及体育文化。
通讯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88号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邮编530006。
联系方式:13152665530,E-mail:hnling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