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蹈作品《千手观音》谈舞蹈创作的构成

2011-08-15 00:42孙姗姗张冬梅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名作欣赏 2011年9期
关键词:编导舞蹈创作

⊙孙姗姗 张冬梅[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张 瑶[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北京 100000]

从舞蹈作品《千手观音》谈舞蹈创作的构成

⊙孙姗姗 张冬梅[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张 瑶[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北京 100000]

编导张继刚在《千手观音》中发挥了无穷的想象力,在这5分54秒演出里,作为残疾人通过《千手观音》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宁静、祥和、超越自我的世界,残疾演员所表现出的文化品格与作品主题的完美结合使得节目上升到了一个美学境界。这些演员带给作品一种没有杂质的纯净,就像一块美丽的玉一样,它纯洁无瑕、至真、至善、至美,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千手观音》 舞蹈创作 构成

舞蹈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编导还是演员,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舞蹈编导的构思与创作,舞蹈演员的表演与呈现,两者共同构成了舞蹈审美对象的最终呈现,为欣赏者创造了审美对象。舞蹈《千手观音》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举成功,舞台上、屏幕上一片辉煌,赞美、惊叹的声音此起彼伏,让观众久久难忘。舞蹈创作者张继刚在《千手观音》的编创手法上是为这个特殊群体而量身打造的,他运用21人纵列叠加形成一头多臂的效果,似“孔雀开屏”、“礼花绽放”,他以张弛有度的造型来为舞蹈空间、旋律的不足而补遗,用整齐划一的动作替代那些复杂多变的动势,充分地让演员用内心去感应一切美的动律,以塑造出丰满的具有特色的艺术形象。

一、《千手观音》舞蹈作品的舞蹈编导

舞蹈编导的创作,从一个舞蹈创意的诞生,到将作品呈现于观众,要经过漫长的思考与亲身体验的过程,而这一切主要由编导独立完成。在舞蹈的审美过程中,舞蹈编导以独特的创意和构思将观众吸引到他预先设计的舞蹈作品中。舞蹈编导在设计动作时,要与舞者具有一定的默契,甚至是将自己的情感和意识转移到演员身上,观众所有情绪的变化也都在舞蹈编导的预料之中。因此,我们认为舞蹈编导是审美关系的建构者。

舞蹈编创通常要经过选材、构思、完成作品的结构、编舞等步骤。选材主要是确立主题、人物和情节等内容,然后是进行音乐的选择与创作。在创作中,舞蹈形象的生成是形成舞蹈语汇的关键,选择演员,或与演员进行排练是将编导的想法与创意付诸实践的阶段。舞蹈排练完成之后,舞蹈编导要进行舞蹈整体呈现的构思与协调工作,舞台布景、舞蹈服装,以及舞蹈音响灯光的设计,都是在舞蹈编导的指导和主持下进行的。

《千手观音》舞蹈作品的编导张继刚是中国当代著名编导,中国舞蹈界“世纪之星”称号获得者,“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获奖人,一级导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团长,被誉为“舞界张艺谋”。张继刚在2004年为雅典残奥会闭幕式创作的《千手观音》舞蹈时间为八分钟,就是这八分钟的每分每秒都为祖国赢得了骄傲和光荣,而2005年春晚的《千手观音》要比雅典残奥会的《千手观音》更加完善。

《千手观音》的美首先来自它所带来的视觉上的美感。它将形式美做到了极致。《千手观音》呈现出的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来自于编导将每一个舞美因素都运用到了极致,最终使得整个舞蹈文本体现出精致的形式美,给人以“此舞只应天上有”的视觉冲击。从远景画面中我们看到的是华美的服装头饰,从近景画面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指套上细致的雕刻。精美的服饰配合着华丽的灯光效果带给观众以完美的视觉享受。《千手观音》的成功,正是编导张继刚本人在思想修养、文化素质、悯世情怀和创作水准的自然流露。因此不触及人类灵魂深处最深邃、最敏锐的神经,就只能是浮光掠影式的浅层临摹(只机械模仿观音的造像),那无论如何是不足以打动人心的。

编导张继刚在《千手观音》中发挥了无穷的想象力,并选用21名男女聋哑演员表演,也是他独具匠心之处,体现出“关爱”的主题和祝福期望之寓意。正如他自己所说:“只要你心地善良,只要你心中有爱,就有千只手来帮助你,只要你心地善良,只要你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千只手来帮助别人。”《千手观音》正是要将这一美好寓意传达给观众。

二、《千手观音》舞蹈作品的舞蹈演员

舞蹈艺术区别于绘画、雕塑、电影、电视等艺术门类,由于舞蹈艺术审美的主、客体都是活生生的人,决定了舞蹈艺术表现媒介的独特性,以及舞蹈审美的“现在进行时”特性。舞蹈编导思想和观念要通过舞蹈演员的形体表现外化出来。舞蹈演员的舞台表演是在音乐的伴随下,用自己的形体来说话。演员既要在规定的动作中,熟练地展示并完成动作和技巧,还要在领会与理解作品的内涵的同时,塑造刻画人物形象,进而感染观众。舞蹈演员必须有表演的欲望与冲动,力图将艺术情感与舞蹈动作完美融合,才能充分发挥舞蹈艺术媒介表现的独特性,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舞蹈形象。

人们由最初的对“千手观音”舞蹈的神秘感以及舞美、音乐的美轮美奂,逐渐转移到表演这一旷世之作的演员身上,尤其是对21位残疾人在没有听觉的情况下,如此精湛的舞技表示惊叹。作为一个导演,张继刚做出了很好的诠释:我给他们排练的话,我的身边永远离不开手语老师和排练老师,在很关键的场合,我都需要四个手语老师,因为四个角度都要去看的,排舞蹈起初的沟通不难,我在前面跳,他们在后面学,难的是人和人之间的配合,一刹那间我的手在这里,你的手在那里,这个配合我就需要通过手语老师讲,另外就是在音乐当中去做,聋哑人听不到音乐,但是并不等于欣赏者听不到啊。我觉得这些残疾人,身体的残疾促使了她们心灵去追求一种完美。带给作品一种没有杂质的纯净,就像一块美丽的玉一样,纯洁无瑕、至真、至善、至美。

《千手观音》选用中国古代敦煌彩塑的舞姿动态,身体在婀娜中呈现出S状的曲线体态,使女性的柔美与含蓄、流畅与优雅显现无遗。动作中的出胯、扭身、低头的“三道弯”体态柔中有韧,在时快时缓的动律中,有柔和的S形,也有直角的Z形,呈现出的韵律感,既体现出我国古代妇女的腼腆含蓄,又有观音的安详、端庄的味道。这种动态形成的线条美感,有着与中国绘画、雕刻所具有的艺术感染力。

三、《千手观音》舞蹈作品的审美呈现

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的审美呈现必然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和谐统一,正所谓“尽善尽美”。舞蹈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互相依赖的,两者相互作用,并且相互转化。在现实主义的舞蹈创作中,形式也没有完全消失;在以表现主义为主导的艺术创作中,虽然把形式提到了重要的地位上来,但是内容并未完全消失。因此,舞蹈编导在创作时,既要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现,又要使舞蹈语汇与舞蹈内容表现得浑然天成、相得益彰。忽略任何一方或以任何一方作为主导进行舞蹈创作,作品的最终呈现肯定是低劣的。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新康德学派哲学家格奥尔格·西美尔说过,一切宗教性都包含着无私的奉献与执著的追求、屈从与反抗、感官的直接性与精神的抽象性等的某种独特混合;这样便形成了一定的情感张力,一种特别真诚和稳固的内在关系,一种面向更高秩序的主体立场——主体同时也把秩序当做自身内的东西。

在迷恋个性之风甚嚣尘上的传媒时代,我们听到的居然是对“千手观音”异口同声的赞美之词,这已经堪称奇迹。时至今日,“千手观音”已经远不只局限在一个最佳节目的范畴,而是成为一个社会群体集体呼唤的出口,由于身体的残缺,他们往往处于社会竞争的相对弱势,优胜劣汰的最弱一环,被我们在有意无意中忽略。但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拥有自己的梦想,并在各自的现实中尝试生长。

《千手观音》舞蹈作品正前的观音祥和、端庄,身侧无数的手臂形成环状,如观音的佛光,似对人间众生伸出的关爱之手,体现着爱心、善心产生出来的无比能量。在这一造型上,随着音乐节奏的变换,“观音”的左右手交替伸出,依次地抖动,舞蹈演员的金指在灯光中光芒四射,仿佛给泥菩萨赋予了人性,把千手变换的过程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使以往静止的画面流动起来,让人如幻如影,让无限美景尽收眼底。另外,舞蹈中创新使用的动画手法,把“三头六臂”、“幻影动作”、“摇身百变”表现得十分逼真,让人为之感叹。这些特色观音的造型,充分发挥舞蹈形式美的特点,不用一丝言语,却传达了无尽的含义,从而使这部作品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的喜爱。

舞台之外,还有很多和邰丽华命运相似的女孩子,她们的梦刚刚开始,或者越发精彩。“千手观音”的成功给了残疾人一个自强不息的典范,她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残疾不是缺陷,而是人类多元化的特点。残疾不是不幸,只是不便。残疾人,也有生命的价值。她们不仅仅渴望“平等、参与、分享”;还可以凭自己的智慧和意志,和全人类一起,共创美好明天。

[1]刘晓真.麦芒上的艺术家——与舞蹈《千手观音》编导张继刚谈舞[J].艺术评论.2005(4).

[2] 冯百跃.经久不衰的“张继刚现象解析”[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3).

[3]张莹.文本、励志与传播——对舞蹈作品《千手观音》的几点分析[J].艺术评论.2008(12).

[4] 张清献.舞蹈《千手观音》获奖的启示[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8(3).

作 者:孙姗姗,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张冬梅,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张 瑶,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教师。

编 辑:吕晓东 E-mail:lvxiaodong8181@163.com

猜你喜欢
编导舞蹈创作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编导:贩卖热情的人
《一墙之隔》创作谈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关于艺术编导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想一夜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