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周春梅
和学生一起阅读
/[江苏]周春梅
近年,我在教学和指导课外活动的工作中,对中学生文学阅读现状做了一些了解,深感高中生文学阅读状况亟待改善。其实这个问题由来已久,而单一的批评、劝导对学生的影响颇为有限。因此我在教学中,一直在寻找影响学生文学阅读的有效途径。
先从原因说起,学生不读文学作品的原因有多种。受当前功利教育影响,中学生阅读,特别是文学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高中三年,除了教科书上的内容,没有读过任何一部文学经典,且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无法弥补的缺憾。他们虽然在高考复习时能一一对应地写出作家作品,却对作品内容和人物形象一无所知。青少年不读文学作品的后果,可能在若干年后才会显露出来。一日不读,面目可憎;三年不读,是什么样呢?当我们看到一些高三学生连最基本的文学修养也没有的时候,作为语文教师,内心是非常沉重的。特别是语文课上讲到那些流传千古的诗文,讲到那些哺育过一代代青年的文学名著时,教师面对的却往往是讲台下木然的神情,让人深觉悲凉与寂寞,有时甚至有面对鲁迅所说的“无物之阵”的荒诞和荒凉感。偶尔也会有更加刺激的话语,当教师沉浸在那个丰富有趣的文学世界,陶然忘我时,学生的语言却很“冷静”,一语点醒梦中人:“老师,这些内容高考会考吗?”曾经有学生委婉地提醒我到了高三,不要再那么超凡脱俗了,要务实一点。他所谓的“实”,不是“家事国事天下事”,而是考试。
我的另外一种忧虑,来自和家长的接触。面对那些本当通晓世事、人情练达的中年人,我不知如何才能说服他们重视孩子的文学阅读。他们的学习观是那样“实惠”,他们努力用自认为的成熟影响着子女。曾有学生告诉我,他在高三下学期想读一读北大吴晓东老师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希望对深刻把握现代人心灵困境的现代小说多些了解,家里面为此大吵了一场,为了让父母安心,他放弃了。我想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而且确实也存在高三时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但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放弃意味着什么?本该读书思考的年龄没有读书思考,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历史已经有了非常沉痛的教训。不往大里说,只是为了提高个人修养,找到“自己的园地”,也不能缺少这样的“适时阅读”。“文革”时期缺少读书环境的一代人,现在已经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这样下去会如何?念及此,真有心急如焚之感。很多懂事的孩子为了让父母安心,在压抑痛苦里长大(我曾听两个学生说去远方读大学是避难似的“逃离”),做出了对灵性、天分的无意义的牺牲,这对他们的一生将有什么样的影响?少年时代的阴郁,将为他们的人生铺下什么样的底色?
教师自身对文学阅读的态度则更令人担忧。一位称职的语文教师,必须教“语文”,而绝对不能只教学生“考语文”,只满足于把学生送进大学。但是的确有这样的教师,且为数不少。每次高一新生入学,都有学生说,他们在初中三年没有读过一本文学书。我回忆自己上大学一年级时的事,虽然读的是中文系,同学中的确也有人连最起码的文学知识也没有。也有不少入了重点大学的学生告诉我,他们同学令人惊讶的文学上的无知。究其原因,荒唐又可悲:他们的语文老师把文学阅读一律当做“读闲书”,全面禁止。语文教师尚且如此,其他学科的老师对文学阅读的态度恐怕就更严苛了。众所周知,语文学习不能仅仅靠课堂,语文素养的形成不完全在课堂,而在于学生能主动多读多思,注重应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教师为完成考试任务而不让学生读书,那就背离了语文教师的使命。这种做法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一种极大的伤害。教师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从这个角度去看,学生的学习变得功利,气质变得庸俗,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社会性的功利倾向也一直影响学校的教育,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读书无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些轻视文科学习的倾向都有着深层的社会因素。
教育的遗憾往往在于:当时谁都认为某种学习多余,日后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却为时已晚,整个社会也因之付出沉重的代价。文学阅读无疑是一个人获得教养的最好途径,小说家纳博科夫关于此有过很好的论述:“假如我们不知道如何激动,假如我们不去学习如何将我们自己比平常时的我们稍稍提高一点,进而去品尝人类思想所能提供的最珍奇最成熟的艺术之果的话,我们就可能失去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然而怨天尤人是无益的,所谓知不可为而为之,努力地去做一些我们能做的事,可能是比较“务实”的态度。
就学生学习而言,在诸多因素中,来自教师的负面影响是最应重视的。一个轻视文学阅读的教师,不可能有良好的语文素养,教学必然是乏味的,缺乏理性也没有激情。教师的教学追求不高,必然影响学生的判断与选择。学生从师而学,既学学科知识,也学教养风度,也学精神追求。教师的读书观直接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地减少社会的负面影响,对学生做正面引导。
要把语文课上好,教师必须有厚实的学科知识功底,同时得有一个广泛阅读的背景,否则学生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知识。如果教师有良好的文学阅读习惯,这种习惯也势必有效地影响他的学生。这是因为:如果学生敬重教师,就会关注教师所做的一切。而教师要得到学生敬重,首先在于学养。学生会发现,是读书让教师成为学识渊博、有修养的人。学生敬重教师的学养,想成为教师一样的人,他就会有教师一样的生活态度,有教师一样的价值选择,也就有可能读教师读的书。反之,教师自己不读书,甚至以一种消极的态度看待学习,他的学生就不可能了解读书学习的真谛,不可能养成自觉读书学习的习惯,不可能有一片自己的读书领域,也就不会有语文素养的形成,事情就这么简单。
这些年,我很高兴地看到一些学生受教师读书观的影响,努力地读书,自觉地读书,真正地把读书作为获得教养的途径,作为一种纯粹而有趣的生活方式。有学生戏称自己为老师的“跟屁虫”,这样的“跟”,正是一种有效的影响。这种影响持续下去,就使学生养成了终身阅读的习惯,而一个经常读书的人,会有较好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这是不言而喻的。语文教师能和学生一同阅读,更是一种工作的愉快。善于阅读的教师从不把学科教学当做简单的重复劳动。在一遍遍的教学中,教师也获得了“常读常新”的机会,用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教学智慧,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师大多有这样的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对作品表现出敬重与热爱,对文本的解读超过“教学指导书”,能够旁征博引,有自己的见解,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文本的关注程度最高。这种时候也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最好时机。
我所在的教研组有着浓厚的读书气氛,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读书领域,这也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我的一位同事博览群书,喜欢淘书,对文化史和近代的出版史都很熟悉,他的学生中也颇有一些人喜欢逛书店,淘喜欢的书,比较鉴别不同版本;一位同事对俄罗斯文学有研究,他的学生读普希金和托尔斯泰的就比其他班级多,我甚至觉得他们较同龄人多了一些凝重抑郁的俄罗斯气质。我自己的经验是:我在上课时带一些书引用资料,下课后学生会很有兴趣地过来看看是什么书,问我在哪儿买,或者提出借阅的要求;学校附近有个书店,有时我买了便宜的好书,会提一下,有兴趣的同学也会购买;我了解有些同学的阅读喜好,如果知道有什么合适的好书,也会给他们一些阅读建议。对语文老师来说,书友其实是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以书交流,在一个相对纯粹的精神世界里,坦诚相待,谈阅读,谈写作,也谈人生世相,渐渐由书成友,相交相知。这方面前辈曾留下不少佳话,比如鲁迅先生和沈从文先生。吾辈虽不能至,也当心存向往,努力接近。
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在阅读中成长;而教师也在和学生一同阅读,一同发展。学生阅读视野的广博和思考的新鲜深刻,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有时我会跟着学生,去读一读原来不太熟悉或不太喜欢的作家作品,就会发现一些新的领域。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遇见”,多一些爱读书的朋友,就多了许多“遇见”的可能。当然就总体而言,在当前这个阶段,无论是阅读能力还是阅读量,教师的阅读水平一定要高于学生。学生希望能从书本中获得精神的滋养,渴望与教师做深层次的交流;而我们应当有指导和交流的能力,这需要我们不断自我提高。所谓的“一桶水”与“一瓢水”的关系,我认为也反映在教师的文学阅读上。
学生读书多了,无论是文学评价眼光还是行为教养,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是精神成长的标志。这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写作很出色,有超越同龄人的大气与深刻。常有人担心文学阅读可能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回顾自己任教的班级,那些爱读书会读书的学生,高考成绩也很优秀。有意思的是,有一个学生是在高三时很认真地读了《从卡夫卡到昆德拉》的。他对外国现代小说很熟悉,读那些颇有些艰涩的作品想必费时不少,但他依然有出色的高考成绩——而这个孩子是学理的。我所了解的读书最多的一个学生,花了不少时间读不“实用”的经典,很顺利地考上了北大,而她先前的努力,为大学学习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所以一直学得很出色。举这些例子,当然不是为了论证多读书就利于高考,只是为了廓清一种误解:多读书反而无用,甚至有害。多读书,会思考,有很好的学习素养,对学习当然是有利无弊的。
总而言之,和学生一起阅读,对教师而言,是提高自身素养,进而让学生喜欢语文,喜欢读书,从而养成终身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学生则可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教养,提高素质,培养理性和健全的精神。这对一个民族意味着什么,无须多言。在一个过分重功利讲实惠的社会,埋头读书的沉潜精神,是有必要一提再提的。
作 者:周春梅,南京师范大学附中语文教师。
编 辑:孙明亮 mzsul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