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兰[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59]
《心理学》与曼斯菲尔德的现代性
⊙赵文兰[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59]
英国现代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心理学》一直被国内外评论界所忽略。然而,该小说中象征、暗示和内心独白等现代主义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以及客观的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使用和转换,使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本文对小说的详细解读和叙述笔法的分析,将会印证曼斯菲尔德在短篇小说艺术创新方面的深厚功力。
《心理学》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现代性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是现代英国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她一生虽然短暂,却一直在努力探索短篇小说的试验和创新,并逐渐形成了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评论家Edward Wagenknecht认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把短篇小说艺术推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目前达到的最高的完美境界”。曼斯菲尔德的作品被收录在五个短篇小说集里,其中1920年出版的《幸福集》标志着她的小说创作进入了成熟期。这部集子包括好多读者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如《序曲》《幸福》等。这些作品没有完整的情节,而是通过间接的暗示、梦幻、意象和象征、内心独白和意识流等现代主义艺术手法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瞬间感受;另外,在这些小说里,女作家还摒弃传统的线性叙事和单一叙述视角,运用了较为客观的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并通过叙述视角的变换来捕捉人物的心理流变。
然而,《幸福集》中有一个短篇却很少受到评论界的关注,那就是《心理学》(Psychology)。这个小说描述了男女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影射了当时曼斯菲尔德与丈夫墨利之间的关系。其实,谈到曼斯菲尔德的现代性,除了《序曲》《幸福》等这些评论家极为欣赏的作品外,《心理学》也是不容忽视的另一力作。本文将对该小说文本进行详细的解读,探讨曼斯菲尔德精湛的写作艺术是如何通过各种现代主义艺术手法的运用而表现出来的。
《心理学》截取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都已年过三十,不至于陷入激情所导致的那种“愚蠢的感情折磨之中”①。正因为如此,双方都竭力压抑着内心的感情,这使得他们精神上饱受折磨。整个傍晚,他和她都在进行着一场心理游戏,外表上努力展示出一副涵养、矜持的知识分子形象,而内心却激情肆虐。他们这次不愉快且令人沮丧的会面最终以他的离开而结束,而两人都未能朝着各自所渴望达到的目标前进半步,即未能表达对对方的爱。后来,一个老处女来访,女主人公和她拥抱过后,突然获得了一种快乐的满足感。最后,她给他写了一封欢快的邀请信。
从叙事模式上来说,在这个自传性的小说中,曼斯菲尔德采用的是较为客观的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事声音在男女主人公之间频繁转换。通过人物的视角和戏剧性的“展示”手法,读者可以观察主人公的言行和内心活动,随着他们的意识流动,捕捉到他们的瞬间感受和情感世界。另外,这个小说的一大特点是内心独白和大量自由间接引语的使用,以及人物的肢体语言,尤其是动作倒错等细节描写把人物矛盾而复杂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品开篇写道:“她打开门看见他站在那里,感到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他也是,跟着她走进书房时,对这次来访显得尤为愉快。”就这么一句话,小说的叙述视角就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她……感到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显然是女主人公的话语,即叙述者在这里采用了“她”的有限视角。而后半句中,“他也是……对这次来访显得尤为愉快”则变成了男主人公的语气。这里,小说通过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运用对读者的阅读心理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即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关系:他们很喜欢对方。
其实,无论是直接式还是自由间接式表达的人物话语都能巧妙地暗示出人物的内心活动。从她打开门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在否定着什么。“‘不忙吧?’‘不。正要喝茶呢。’‘你就没想过什么人来吗?’‘一点都没想过。’”似乎两人都在通过简短的寒暄来努力掩饰内心的喜悦与激动。他“恋恋不舍地”放下衣帽,“好像他有的是时间,足以对付一切,又好像要永远跟外套和帽子分手了”。对他这一细微动作的双重阐释,强化了他的矛盾情感:心中渴望与她相聚,表面上却装得若无其事。两人品味着相见时的甜蜜,内心深处的秘密自我却开始了喁喁私语。她避开他的目光,摇晃着茶杯“让水冷却,抑制着心灵的火焰”。而他则只想着这种事“赶快结束”,希望这些“如此鲜活的熟悉事物”统统“被赶到阴暗的阁楼上,赶上床,强迫去睡觉……不许说悄悄话”。这里,通过叙事视角的变换以及拟人化的描写,生动地揭示出人物的瞬间情感体验。一切都颠倒了;该去睡觉的倒成了那些生活物品而不是人。
两人都认定他们思想上是透明的,“内心世界完全向彼此开放”。想象着他们“都是热情、严肃的旅行者,深深地专注于探索将要看到的风景”,从而构成了一种“反讽的逆转”。但实际上,他们都在欺骗自己,并努力压抑着心中那种无法说出的欲望,因为“激情会把一切都毁掉”。不过,越是想掩盖内心的真实情感,心中被压抑的欲望就越强烈。最终,他们期盼的这个相聚的夜晚使双方的精神饱受折磨,他们的言谈举止也变得颠三倒四、令人费解。比如,在发表了一番关于生活的长篇大论之后,他盯着书房里那个沉睡小男孩的头的雕塑,轻声说道:“我很喜欢那个小男孩。”有评论家指出,小男孩其实被赋予了某种特定涵义,暗示着“男主人公渴望被置于一种恋母情结状态下”,他不愿被唤醒,想一直处于这种无意识状态中:“这个沉睡小男孩在他那永无止境的沉睡中垂着头——涟漪飘向远方,远方——无穷无尽的远方——融入隐隐约约闪亮的黑夜。”这一段内心独白显然更多地展示了男主人公的意识流动,甚至可以说是幻觉。
沉默再次光临,“一点都不像他们见面后那种令人舒心的片刻停顿”。内心压抑的情感不能表达出来,此时的相处变成了一种煎熬。两人都避开了,“她说:‘我得添些火。’他说:‘我一直想搞个新的……’”这里人物的动作倒错,表露出他们矛盾的内心世界。“他的心跳起来了,她的脸有些发烧”,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道出了两人此刻的真实感受:内心激情澎湃。然而,“两人又意识到了那无边而可疑的黑暗……像两个猎手俯身对着火堆,忽然听到丛林那头一声风吼和一声巨大、可疑的喊叫……”此刻,一种野蛮的势力正徘徊在文明世界的边缘,他们难能可贵的友情面临着即将被激情所摧毁的危险。“‘下雨了。’她轻声说。”“唉,他们为什么就不能让一下呢……”这句话道出了两人共同的心声。两人谁也不肯、谁也没勇气前进一步,说出内心的真实情感。难怪有评论家将他们界定为“两个自我为中心的人”。
没能释放出内心的激情,两人又急忙寻找另一个安全的避难所,继续压抑着心中的情感。他们开始讨论文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关于“那些当代青年作家们”是不是可能“一个劲儿地想接受精神分析学家的宣言”这个问题,两人也达成了共识,认为这一代人“完全明白这是病态”。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在批评并讨论如何治疗当代文人“病症”的同时,却忽略了他们自己的症状:其实他们自己也在“搞神秘”,无法说出隐藏在内心的真实情感,并努力压抑着那个隐蔽的“自我”。
经过这番谈话之后,两人都微笑着,似乎表明“我们胜利了”。理智终于战胜了情感,他们的友谊依然存在。然而,“微笑却使他们不安”,觉得他们就像是两只小木偶。接下来,叙述声音更加频繁地游弋于他和她之间,直接引语和大量自由间接引语的交互使用,都强化了在精神上饱受折磨的男女主人公此刻的内心感受和意识状态:“他已经彻底厌倦”;“‘我们把自己搞成什么样了啊!’她想。”“他们多傻啊——迟钝、庸俗、老化——只会一个劲儿地掩饰心灵的贫乏。”这句话道出了两人共同的心声,也是对他们一整晚“卖力演出”的一个总结。“太痛苦了——痛苦得她难以忍受,而他想要快死了。”在这里,作者分别选择她和他作为视点人物,通过他们的内心独白,客观地暗示了他们的瞬间感受。
最后,“他的令人恐怖的一句‘我得走了。6点钟我要去见布兰德’”,打破了在他们头顶上笼罩了很久的沉默。“令人恐怖”这一修饰语显然是他自己的话语,表露了他对这句违心话的感觉。而她同样也甩出了一句违心话:“‘那你就赶紧走吧。’说话时她虽面带微笑,心里那个秘密的自我却在说:‘你伤透了我的心……我们算是完了。’”到这里,读者会发现,一种被压抑的私语声始终飘荡在整个故事中,这种声音其实就是男女主人公的真实心声,它常常遭到主人公的公开自我的大声喝止。这种公开的自我坚持维护传统性别角色的界限;因而,他必须去赴约,而她则“轻松地微笑着”,“给他递帽子和拐杖”。“他们就这样分手了吗?”这仍然是她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她想要留住他的渴望。“她看着台阶往下延伸的那种美丽的样子……可他看不见这一切了。”她能够领略到夜景的美丽,而他却不能,在此曼斯菲尔德强烈抨击了男人的无能和感觉迟钝,她也许是想通过这个小说来表达她自己的感情和恐惧,并批评了人际社会存在的肤浅的游戏。接下来又有大段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并掺杂着一些歇斯底里的举动:“她说对了。他根本就什么都看不见。多么痛苦!他错过了这一幕。现在想挽救太晚了。真的太晚了?是,太晚了……她举止异常地跑回书房。她挥舞着手臂喊:‘哦,哦!太蠢了!太傻了!太蠢了!’接着扑到床上,脑子里一片空白。”她一方面对他的离开感到愤怒,又对自己没能及时表达心中的感情而感到后悔。这里,女主人公复杂又矛盾的内心感受,通过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后来,门铃响了,门口站着一个老处女,她带来了一束枯萎的紫罗兰。这次,女主人公没立刻接受这些花;但当她站在门口时,却产生了瞬间的顿悟:“她又看见了往下延伸的美丽的台阶……她又感觉到那个好像一个问题的沉默。但这次她丝毫没有犹豫。她走上前来,极其温柔地,好像生怕在那无边无际幽静的池中惊起一丝波纹,搂住了这位朋友。”显然,这一极其平常的举动不仅仅是一种表示友好的姿态。女主人公渴望传递却没能传递的那份感情通过这次亲密的拥抱完全释放出来,她也不再受那份令人苦恼的焦虑感的折磨了。
拥抱过后,女主人公对前来拜访的老处女说:“晚安,我的朋友……下次再来吧。”而小说最后,她给他写了一封信,结尾也是:“‘晚安,我的朋友。快点再来吧。”和小说的开头一样,在这里,重复性的句式再次出现。Marvin Magalaner提到,在曼斯菲尔德的许多作品中,“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总是归结为像儿童一样害怕被遗弃的感觉”。小说的结尾,女主人公盼望着男主人公能快点再来,其实暗示着她害怕会失去这位异性朋友的恐惧心理。
安吉拉·史密斯曾指出,在《心理学》中,总有一种声音制约着“女性应遵守的社会规范,从而建构起反映阶级和性别身份的视角”。的确,在男主人公离开后不久,门铃响了,读者再次融入到女主人公的意识流动中:“当然,肯定是他。当然,同样,她绝不理睬,让它一遍又一遍响去吧。”作为一个女性,她懂得如何抓住男人的心。作为一个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她也懂得如何以恩人自居:“门口站着一个老处女,一个可怜的家伙,一直把她奉若偶像崇拜。”毫无疑问,这句话中女主人公是作为视点人物,前半句通过她的旁知视角,观察到老处女的存在;而后半句则通过她的自知视角,展示她对老处女的主观印象和评价。这种强调是内隐的,但也确实表明了“禁区”的存在;而这个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也讽刺了代表社会规范的这种声音,并将它与无法表达出来的、受压抑或禁止的东西并置。
正如我们所知,象征手法的运用和语言的意象化风格是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另一突出特点,一些具体物象暗示了人物的潜意识暗流和他们的瞬间情感体验。为了更好地展现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冲突,这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在《心理学》中也得到了精彩体现。
首先,整个故事从头到尾都存在着一种“光亮”与“黑暗”、“快速”与“缓慢”的对立。那种明亮、闪烁着的“火光”象征着男女主人公一直竭力抑制着的内心火热的激情。小说开头,他走到火炉旁,把手伸向“跳跃不已的火苗”,然后他们在“闪烁不定的火光中”默默站了片刻。见到对方,两人的内心显然十分激动,并品味着那份甜蜜。然后两人用着茶点,“火光一明一暗地闪烁着”,而她也不得不努力抑制着心灵的火焰,这种快乐和激动一直延续着,甚至在沉默笼罩下的火光和灯光也是“温暖、快乐的”。在灯光和火光下,他们感觉是安全的,他们的狂热无法抑制,此时一切都在加速,他们的情绪显得有些狂乱,思绪也是连绵不绝、流动不已,因此他们不得不尽最大努力自我约束着;而就是这种自控力使他们无法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并一次又一次地陷入令人紧张而疲劳的沉默中。每当这时,他们就会意识到那种“无边而可疑的黑暗”,然后找个不相干的话题来掩饰内心感情的流露,谈话也断断续续,节奏变得十分缓慢,而火光也变得“柔和”了。
其实,这个小说中还有另外两处具有象征意义的所指,就是那个前来拜访的老处女和她带来的枯萎的紫罗兰。如果女主人公继续否定并压抑着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话,那么她就会像这个老处女一样,过着孤独而凄凉的生活;而她的青春和容貌也会像这些紫罗兰花一样枯萎,然后逝去。在《心理学》这个短篇中,女主人公的满腔热情本来是应该要给予那位最终逃离的男主人公的,而最终这份感情却通过她和老处女的拥抱而得以释放,这不能不说是对道德伦理的一种背叛。
Saralyn·R·Raly提到:“曼斯菲尔德注意揭露文人艺术家虚伪的艺术生活……在《心理学》《启示》和《莳萝泡菜》这几个小说中,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内心独白,她只需要一次短暂的邂逅即可把这种浅薄描绘出来。”的确,在《心理学》这个乍看无足轻重的短篇小说里,有限视角的频繁转换,意象、象征、幻觉和意识流技巧的巧妙运用,以一个傍晚为框架的现代小说结构,以及人物微妙而复杂的内心世界的成功展示,使我们充分领略到了曼斯菲尔德无与伦比的艺术才华和独具一格的现代主义创作技巧,并印证了这位女作家在现代小说艺术创作方面的深厚功力。
① 本文中《心理学》的译文引自《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杨向荣译,外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6-49页。不再另注。
[1]Wagenknecht,Edward.Katherine Mansfield [A].In Jan Pilditch (ed).The CriticalResponse to Katherine Mansfield[C].Greenwood Press,1996,pp19—27.
[2]Smith,Angela.Katherine Mansfield:a Literary Life[M].New York:Palgrave,2000.
[3]Magalaner,Marvin.The Fiction of Katherine Mansfield[M].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71.
[4]Daly,R.Saralyn.Katherine Mansfield [M].Twayne Publishers,1978.
聊城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Y0802034):曼斯菲尔德小说研究
作 者:赵文兰,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和英语教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