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华[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浙江 宁波 315100]
我是谁:文学追问的意义分析
⊙周兴华[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浙江 宁波 315100]
“我是谁”作为人生三大问题之一,也是文学经常探讨的话题。文学所进行的追问并未局限于明了人活着的理由与生命的价值,它还从另外的方面展现了人的生命状态——心灵深处的困惑、不自知的局限及坚守自我之难。其意义在于启迪我们在终极的困惑中努力去了解“我”,体悟“我”,从而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
我是谁 文学追问 意义
数千年来,面对浩瀚的苍穹,不知有多少人在感叹人生之时,从内心深处发出了“我是谁”的千古追问:“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作为人生的三大问题之一,“我是谁”这个哲学命题也常常是文学表现的内容。文学被称为“通往心灵的时空隧道”,它把简洁的哲学命题演绎成心灵的追问与情感的诉求,不仅展现了人的生命状态——心灵深处的困惑、不自知的局限及坚守自我之难,还启迪我们对自我进行深入思考。“我是谁”虽然是一个没有确定答案的终极困惑,但我们可以通过内心的自觉体悟去了解和发现“我”,在反观自我的过程中,促进我们的精神成长。
有人说,诗人与歌者是离生命最近的人,他能够更敏锐地感受到生命的迷惘与痛苦。当大多数人在喧嚣的生活中斤斤于蝇头小利时,那些内求于心的歌者却在这样发问:
我是谁?为何我在这里出现?
我是谁?为何我长得这副嘴脸?
如果换个时间地点出生,我会变成谁?
如果我不叫做这个名字,我又会是谁?
我是谁?我用什么证明我是谁?
我是谁?你们又认为我是谁?
如果过去一切统统改变,我会变成谁?
如果未来命运可以改变,我想变成谁?
我是谁?我是谁?我是谁?我是谁?
我是谁?我是谁?我是谁?
请告诉我我是谁?
…………
——黄舒骏《我是谁》
这是一首与音乐相伴而生的歌词,它的文学成份明晰地传达了追问的内容。那反复吟唱的“我是谁”,充满了对生命神秘性的未知和困惑,将我们带入到一个无法找到答案的困惑之中。它使我们感受到人无法全面了解世界及生命奥秘的局限性,也感受到对自身存在理由无法确认的疑问。“为何我在这里出现?”“为何我长得这副嘴脸?”人的生命是如此神秘,生不由你选,死不由你择,命运也常常不能被自己所左右。这种追问既体现了人试图寻找答案却终于无法找到答案的迷惘困惑,也体现了人试图自我定位但对定位充满疑虑的焦灼。“换个时间地点出生,我会变成谁?”“不叫做这个名字,我又会是谁?”这首以“我永远不了解”作为结束的歌词,将人生困惑的无法解除展露无遗。作为一个哲学问题,“我是谁”的追问及解答也许更多的是指向人存在的意义及宗教信仰,而作为文学的表达,这个没有答案的千古追问就像一个永恒之谜昭示了人心灵深处的困惑——人一直试图在认识自己,可为什么却始终无法找到答案?这是人类始终无法摆脱的困境——试图认识自己,却始终无法到达目的地。正因为此,“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才镌刻在古希腊德菲尔城阿波罗神庙的碑铭上,成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
文学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关注,有时并不是直接表达内心的迷惘,而是在描述似乎确知的答案。然而它所揭示出的生命状态却让我们震惊,从而直抵我们的心灵。今何在的《悟空传》便是这个意义上体现了它的独特价值。
《悟空传》是一部既保持了《西游记》西天取经的基本情节,又加入《大话西游》许多要素的网络小说。在作者的笔下,孙悟空褪去了敢打敢骂、嫉恶如仇、勇敢的外衣,一心想要成为神仙,他认为,成了神仙,“那样至少自己的命,不用握在他人之手”,“这样便可以没有痛苦”。所以他力图向上攀爬要站在最高峰,让这世界再没有能凌驾于自己之上的人物。他一直有一个梦,“当他飞起时,那天也让开路,入海时,水也分成两边,众仙诸神,见他也称兄弟,无忧无虑,天下再无可拘他之物,再无可管他之人,再无他到不了之处,再无他做不成之事。”在这里,他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力争要做一个独特的“我”。看起来他似乎知道自己是谁,并且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然而,当孙悟空在五百年后与当年相爱的紫霞相遇时,却已完全认不出当年倾慕的她。他们之间有一段对话,颇具震惊效应——孙悟空似乎很明白“我本是花果山一妖猴,因不敬天帝而被天帝罚入五岳,关了五百年,后来蒙玉帝开恩,说只要我能完成三件事,就赎了我的前罪”。然而当紫霞问及做哪三件事时,他的回答是:“第一件,要我保刚才那个秃头上西天。第二件,要我杀了四个魔王……就是西贺牛洲平天大圣牛魔王,北俱芦洲混天大圣鹏魔王,南瞻部洲通天大圣猕猴王,还有一个,东胜神洲齐天大圣美猴王!”
这是一个让人产生强烈心灵震撼的情节——孙悟空竟然不知道自己的使命之一就是杀掉他自己!当他用名字、出身、身份、历史等介绍自己时,似乎知道“我是谁”,但涉及到今生今世的使命时,却又完全不知道“我”是“谁”!这不仅让人想起苏轼的那首充满禅意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界上最难认清的就是自己,这不仅体现在对自身使命内在涵义的茫然无知,也包含着无法全面看清自己的局限。孙悟空在王母面前趾高气扬地说:“俺是齐天大圣!与玉帝平起平坐,与你开开玩笑,你却敢骂俺妖猴?”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他在王母心中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王母说:“你不是吗?你——不——是吗?你真以为你是齐天大圣啊,呸!你不过是我们在园子里养的一只驯不化的——野猴!”自我认识与他人印象相距如此之大,我们心目中的“我”与他人眼中的“我”竟是如此不同!
不自知的局限还体现在“我”的分裂与对抗性上。《悟空传》曾写到两个都自称为孙悟空的猴子作战,那是“我”之灵魂矛盾与对抗的象征,显现了完整之“我”的复杂性。两个分裂的“我”既互相厮杀又难辨你我,从而使“我是谁”这一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有人说,一个人身上其实有四个“我”:一个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公开的我”;一个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隐私的我”;一个是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背后的我”,还有一个是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潜在的我”。而后两种情况常常是人们自我认识的一个盲点,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要么自我膨胀,要么自惭形秽,就像孙悟空那样,自己要杀死自己却不自知。认识“自我”是一件最难的事,正如尼采说:“有多少人知道观察!而在少数知道的人中间,有多少人观察自己!‘每人距自己是最远者’——凡深入检讨者都不快地发现这一点;而‘认识你自己’这句格言从一位神的口中说与人类,近乎是一句恶言了。”
人为何难以认识自我?其原因既有真实“自我”往往是隐藏在无意识之中,我们以为的自我并非真的自我的因素,也有他人评价干扰我们的自我认识,使我们误解了自己的因素。《悟空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揭示了人不自知的多种表现,从而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迪。
“我是谁”这个问题,在哲学层面上是对人生意义的终极思考,在社会层面上则集中到人的自我定位问题。“我要成为这样的我”往往在社会规则的作用下无法得到实现。这就是说,认识“自我”难,坚守和实现“自我”更难。在“我要成为这样的我”与“社会使我无法坚持成为这样的我”的冲突中,这种艰难使自我坚守带上了壮烈的意味。法国荒诞派作家尤奈斯库的一个代表剧作《犀牛》,便在一定意义上隐喻了上述判断。《犀牛》的故事发生在外省一个小城。出版社校对员贝兰吉和朋友让在星期天一起去广场边咖啡店喝咖啡,突然附近街上出现一头飞奔的犀牛,所有人为此惊讶不已。第二天上午,人们在出版社办公室议论城里出现的犀牛时,结果一群犀牛嘶叫着跑进门撞塌了楼梯。下午,贝兰吉前去探望卧病在家的朋友让,就在他们两人辩论人该不该变成犀牛时,让竟然转眼间变成了犀牛。几天后,科长和城里的许多人包括社会名流、红衣主教都变成了犀牛。在这股势不可挡的潮流之下,只剩下贝兰吉和情人苔丝还在试图用爱情的力量抗拒潮流,声称要做现代的亚当和夏娃。可是满世界都是奔跑的犀牛,苔丝心中感到孤独和恐怖,虽然贝兰吉恳求她与自己一起“拯救人类”,但她却无奈地宣布自己“不能再坚持抵抗了”,终于离他而去加入了犀牛的队伍。最后,世界上只剩下贝兰吉一人没有变成犀牛,绝对的孤独感使他意识到“谁坚持保存自己的特征谁就要大祸临头!”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只能坚持到底,做“最后一个人”。这部戏剧以现代寓言的艺术手法揭示了在汹涌澎湃的社会潮流面前,个人坚守自我的艰难。“我”常常在社会大势的裹挟之下随波逐流,从而抛弃了自我定位。
胡山林在他的《文学与人生》之中曾强调:“只要人生活于社会中,他(她)就永远摆脱不了时代、社会、时尚对自身的影响”,现在“各种媒体传来的信息铺天盖地包围过来,使你目不暇接,你不得不接受各种思想各种信息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十分警惕被他我所俘虏,成为丧失自我的人”。而“在各种时尚观念的喧嚣裹挟下丧失自我,其实是很容易的事,一不留神不知不觉就成了流行观念的传声筒”。他曾问年轻学生你崇拜谁,答曰我崇拜我自己。“第一次听到时我感慨半天,觉得时代真是变了,如今的年轻人真的是人格独立了,有自己的自我了。后来无意中又问过几个人,得到的回答是一样的,这让我大失所望。于是明白某些年轻人的人格独立是一种假相,其实说到底他们并没有真正的自我,他们口号或信条是听来的,而且未加思考,不明白其中的深刻涵义,只知道口号的时尚,于是就以为是自己的思想了。”①
的确,在大势的裹挟之下,人很容易偏离了自己的定位。朱鲁子曾在《现代人生哲学:人的宣言——人,要认识你自己》中对人的这种特性进行过分析。他说,人生首先是一个“人-从-众”的过程,而后才会有“众-从-我”的过程。前者是说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丧失自我的过程。人怕孤独,所以走向人群,消失在人群中,丧失了自我意识和判断能力;后者则是人的个体化过程,这是一个回归自我、找回自我、创造自我的过程,因为我们发现,真正的孤独恰恰就在人群中,在人群中,大众中,没有“我”的存在。只有从人群和大众中重新走出来的人,才能够找回“我”,实现自我。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处在“人-从-众”的路上,并形成了世俗的标准来判断人的种种行为。②很少有人去问一问:我追求的是他人赋予我的,还是真正来自于本心?人们难以倾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总是处在别人要求我如何我就如何的状态中,这或许就是人很难逃脱的困境所在。
“我是谁”这个令人类精神焦灼不安的永恒之问回响在文学之中,显现了人类对终极问题探讨的另一种努力。文学的心灵性与情感性使简明的哲学之问既保持了根本之性,又使其复杂面貌得到了丰富的表现。在文学的世界中,“我是谁”这一问题从终极与现实两个方面传达着人类自我认识的迫切愿望,并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对人类进行自我审视。“迷惘”、“局限”、“艰难”这几个关键词,就是审视的结果。这种悖论式的无解之解显现的是人的生命状态,它启示我们要正视自我的局限,努力发现自我的价值与意义。
① 参见胡山林:《文学与人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39页。
② 朱鲁子:《现代人生哲学:人的宣言——人,要认识你自己》,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1—82页。
作 者:周兴华,文学博士,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教学与20世纪中国文论研究。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