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
视觉引导戏剧发展
张武
戏剧的视觉因素从来没有只停留在从属于戏剧本身的阶段,简单地成为戏剧综合体的一部分,而是一刻不停地勇敢开拓和坚持探索,引领着戏剧演出在舞台上的进程,引领着戏剧作品的创作与诞生,更引领着戏剧的历史演变。视觉引导戏剧发展,就历史而言它是一种规律;就时代而言它是一种思潮;就文化而言它是一种观念;就戏剧本身而言它是一种创作方式;就戏剧创作者而言更是一种创作立场和创作角度。
“在了解一个文化的过程中,图像/影像资料(视觉资料)有一种与文字截然不同的魅力……”
正如人类本身一样,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发展的状态。导致事物向前发展的因素来自于许多方面。艺术的进步与发展,是与人类的科技以及意识形态紧密相联的。科技相当于哲学范畴里的物质,物质和意识决定人类艺术的发展。在戏剧中,戏剧的视觉因素不仅具有着强烈的物质性,艺术家的思想、意识也绝大程度上决定了视觉样式的方向和定位。这就证明了戏剧的发展与视觉艺术在舞台上的体现紧密相连。
历史上戏剧的每一次改变和进步,戏剧新概念的诞生,戏剧的视觉因素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十六世纪,意大利帕尔玛镜框舞台的出现引导戏剧由室外(古希腊剧场)、半室外(莎士比亚环球剧场)进入室内;进而侧幕布景的出现引导戏剧有了适合镜框舞台的演出样式;十九世纪舞台布景的抽象化(条屏布景、平台布景)引导戏剧表演艺术的抽象化;二十世纪以来,舞台灯光、影像技术的进步引导戏剧进入更加轻盈和自由的状态。
视觉因素引导戏剧演出的节奏。
在演出的进行中,戏剧在多维空间、时间内有规律或无规律的阶段性发展变化称作戏剧演出的节奏。
视觉因素引导戏剧演出的节奏,这种体会来自于舞台设计创作实践,来自于戏剧的时间性。戏剧带给观众的感受不只是瞬间的、静止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传达给观众的。“‘我’的时间链条与过去某个时刻重叠,‘我’置身于遥远的过去,可‘我’又在进行着自己的时间;‘我’任意地让时间停滞或者加快……”戏剧力图用生产出的情绪与观众的情感发生化学反应,达到感染观众、教育观众的目的。戏剧情绪是指伴随着观众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正在进行的戏剧的态度,是对戏剧演出和观众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观众的愿望和需要为目的的一种心理活动。戏剧情绪概念中包含观众对戏剧的情绪体验、观众的情绪行为、戏剧对观众的情绪唤醒和观众对戏剧的认知等复杂的过程。戏剧情绪过程的延续性是戏剧时间性的本质。一部戏剧演出在连续的戏剧情绪当中有若干个阶段性情绪,每一个阶段性情绪都在观众心中得到反应。每个阶段戏剧情绪的抒情方式多种多样,那么由什么连接,构成连续的戏剧情绪的线索?
线索,指物质可寻的路径、脉络,或贯穿于整个作品的思路、脉络等。体现在戏剧作品中,用一根线把事件按一定顺序连起来,让这些材料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根“线”就是戏剧的线索。
戏剧作品中贯穿整个戏剧情节发展的脉络。它把作品中的各个戏剧事件联成一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
戏剧线索是在作品中起连贯作用的,如果有了好的素材,再加上有使之连贯的线索,那么就成为完整的作品。在戏剧文学剧本里,故事发展的过程或剧作者所表述的思路,常常成为贯串戏剧演出的一条线索。
自戏剧进入文学阶段(古希腊戏剧),文学线索一直都是戏剧之本,引导着戏剧创作者的工作。依据文学线索,戏剧从案头走上舞台,从语言转化为行动。故事性是文学线索中最有价值的提示,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尾声自然构成戏剧线索。情绪线索是故事线索的延伸,戏剧演出者更像是文学的转述者,照本宣科抒发戏剧情绪,被观众认知、接受,构成连续的戏剧情绪。
传统的歌剧(意大利大歌剧等)、传统音乐剧(百老汇音乐剧)不太追求戏剧作品的故事性,主要依靠音乐的旋律抒发戏剧情绪感染着观众。在这样的作品中音乐成为引导戏剧演出的戏剧线索。
与其他视觉艺术相同,舞台视觉艺术也是靠人的视觉感知,能够用手触摸到的艺术形式,强调作品的物质性。舞台视觉线索由舞台布景空间、舞台机械装置、舞台灯光、多媒体影像、角色服装造型等元素构成,在戏剧中起到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舞台美术已经突破了传统概念上的功能,逐渐演变和生长,形成明显的脉络,更加主导性地引导着戏剧演出的发生、发展、高潮和尾声。
对传统线索的辅助,视觉线索起到并行、连接和催化作用。与传统的线索并行,主要任务是文学线索和音乐线索的视觉呈现,再现和组织故事的环境和空间,抒发戏剧情绪,决定演出样式。连接文学剧本与二度创作过程,连接历史与当代,用先进的舞台科学技术和美学观念丰富演出效果,消除历史的局限。将文学的情感催化为萦绕在剧场中的戏剧情绪,感染观众。
革命性的作用,视觉线索甚至可以代替文学、音乐,成为引导戏剧演出的主要节奏线索。
今天,戏剧已经逐渐发生着变化。主要表现在戏剧综合了更多的元素,戏剧演出的样式多种多样。究其原因,戏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信息的来源日趋广泛、便捷,观众不用走出家门基本物质文化需求便能够得到满足。戏剧的功能脱离了传统的娱乐、教化等功能,成为全新的独立的文化传播媒介。传统的剧场视听不能满足的今天的观众,观众希望从剧场得到更多更新的文化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舞台视觉承担着历史的责任。它是戏剧演出中最强有力的手段,戏剧情绪通过舞台布景空间造型的诠释被观众第一时间所接收;舞台画面与画面的连接形成视觉节奏,构成连续的戏剧情绪一层层渗透,持续地感染着观众的情绪;丰富的灯光色彩,绚丽夺目,能够将现场观众带到任何一个美丽的时间和空间;影像、数字信息等新技术融入舞台视觉,丰富着戏剧有限的空间和时间,扩张着戏剧的范畴,延伸着戏剧的无限可能。舞台视觉的这些特点更能适应和主导今天戏剧的变化。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戏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视觉因素起主导作用阶段。
戏剧的时间性和空间性都源自戏剧的现场性,现场性的主要特点体现在观众的视觉感受。戏剧在剧场里,现场发生的一切都成为观众的视觉感知,每一个场景空间的变化,每一个由戏剧情绪所引发的视觉行动,都强有力地引导着观众的情感发展。视觉因素甚至能够独立形成戏剧冲突,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所谓戏剧冲突是指戏剧中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人物自身的矛盾和斗争,是社会生活矛盾在戏剧艺术中集中概括的反映。人与环境(布景空间)的矛盾和斗争;通过舞台机械的运动造成戏剧角色的相聚和分离形成非常具体的视觉性的戏剧冲突;通过舞台布景或道具给戏剧角色设置的种种障碍形成戏剧冲突。在突出展示性、民俗性和旅游性的戏剧演出中,视觉线索则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画面是戏剧最主要的行动目的,舞台上展示着不同的视觉单元,引导戏剧时间的进行。
视觉线索的主导作用在众多戏剧种类中都表现出来。
视觉线索有很多表现形式,在今天的舞台上,越来越多的当代戏剧作品更是大胆地抛弃了文学线索。艺术家通过对思维、情绪、声音、色彩、肢体、空间、影像、光线等因素多种方式的展现,阐述着他们对戏剧的不同理解和奇妙幻想。捷克舞台设计师斯沃博达用光影、影像与布景的关系形成视觉线索;朱丽叶·黛摩用夸张的人物造型构成特点鲜明的视觉线索;张艺谋导演在他的“印象系列”演出作品中,美轮美奂的景观画面是演出过程中重要的戏剧线索;英国 Complicit co-production剧团更是以视觉戏剧成为主要的创作方向,主要作品有《记忆术》(Mnemonic),《椅子》(Chairs),《鳄鱼街》(The Street of Crocodiles)等。
视觉构成戏剧、视觉引导戏剧。崭新的戏剧发展观念,需要更多的艺术家用实践去探索。
我们谈到戏剧作品的创作过程,视觉线索引导戏剧作品的产生。
“艺术家们在描绘现实时为什么会用如此众多的风格。”
“形状、颜色、空间和运动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
就舞台视觉二度创作而言,每一部戏剧作品从思维到呈现的复杂过程都包含了无数个细小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戏剧舞台视觉创作中的物理变化指的是:剧本文学的视觉呈现。而戏剧舞台视觉创作中的化学变化则是指:寻找视觉的戏剧性。
创作者将戏剧有条理、有节奏地运用视觉的手法展开并推向高潮。视觉线索从萌芽到形成、从清晰到完整的过程成为作品二度创作的整个过程。创作中的经验和体会:视觉线索的形成就标志着戏剧作品的产生。在创作阶段,艺术家的脑海中对未来演出样式的预知和想象,往往体现在视觉线索的案头阶段。戏剧是将理想变为现实的过程,舞台视觉的所有构思、草图、舞台模型、效果图、舞台技术图则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纽带。每一位舞台设计都会有一种奇怪的体会,最精彩的舞台演出只存在自己的头脑中。也就是说,视觉线索在脑海中的形成是舞台设计师整个艺术创作的华彩乐章。这就从一个侧面证明,从无到有,从虚到实,戏剧演出的样式、风格都在这个视觉线索的行成过程中得到最初的体现。
物理变化是传统的创作方法,舞台设计师阅读剧本,依据文学线索展开构思和想象,组织动作空间;再现动作环境;表现动作情绪。在每个单一的场景画面形成后,逐渐贯穿视觉线索,引导合作者(导演、演员、灯光设计等)进行创作。这样的创作方式是典型的尊重文学线索的传统方式,在今天的戏剧环境和戏剧市场中很难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戏剧作品。原因在于,这样的作品有着较大的视觉局限性,舞台设计师的想象力受到文学剧本的限制;文学与视觉有时会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戏剧的文学感染力被视觉感染力所覆盖和影响;视觉会阻碍文学给人带来的无限想象力,导致戏剧演出机械而缺少灵性。
在几年来的设计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戏剧需要新的创作方式,视觉线索优先的方式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选择。
视觉线索优先,舞台视觉工作者勇于将自己的作品视为戏剧的最原始状态,强化舞台视觉的独立性,突出舞台视觉的风格性,寻找视觉的戏剧性,引导所有戏剧工作者的艺术创作,促成戏剧从理想到现实的化学变化。
视觉线索优先并不只是一种创作方式,更重要的是角度立场和态度。创作者站在视觉的立场进行艺术创作。戏剧的角色服从视觉的规律,演员的表演依附于视觉造型;戏剧的舞台调度首先应该是视觉调度,遵循视觉情绪规律组织行动线路、协调动作节奏;编剧依据视觉线索构思剧本的文学结构;戏剧情绪的抒发紧密结合视觉线索,随着视觉线索的起承转合,延伸到视觉所能涉及的任意角落。
不在于视觉效果的鲜艳夺目,不在于视觉画面的变化多端,更不在于戏剧舞台场面的宏大程度。视觉线索优先的创作过程,关键在于用视觉的态度和角度创造戏剧,用视觉艺术演绎戏剧,用视觉线索引导戏剧。这样的创作过程注重作品的唯一性、风格性和戏剧艺术的现场性,因过程的复杂曲折导致结果的丰富多彩。使戏剧空间性、现场性、时间性的视觉特点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使戏剧成为更加不可替代的上层建筑。“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探求规律,证明规律。”
综上所述,视觉因素引导戏剧历史的发展进程;视觉因素引导戏剧演出的节奏;视觉线索引导戏剧作品的产生。
舞台视觉在戏剧的每一个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哪一位观众在剧场会闭上眼睛拒绝视觉的感染,没有哪一位戏剧艺术家会放弃视觉的权利,就让视觉永远引导戏剧向前发展吧。
注释:
① 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②田中真澄:《小津安二郎周游》,周以量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 廖可兑:《西欧戏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④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论文集》,王永年、林之木译,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
⑤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林夕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⑥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张 武(1974— ),河南郑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剧场研究和舞台设计;工作单位: 中国戏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