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业群 张伶俐 徐 晶 翁沈捷 黄书上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调研与分析
——基于杭州、武汉、广东的实证调查
魏业群 张伶俐 徐 晶 翁沈捷 黄书上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从媒介使用、媒介认知、媒介评价、媒介参与四个方面,了解农民工群体媒介素养现状,培养其运用自媒体来认知社会表达舆情、理性批判接受处理信息的能力。
自媒体;农民工;媒介素养
农民工队伍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而逐步壮大,是中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连接城乡二元社会的纽带。然而他们又是易于被社会和时代忽略的群体,常常徘徊在主流文化边缘。本文以日新月异的自媒体大环境为出发点,对“自媒体环境下外来务工人员媒介素养现状调查”问卷结果加以分析,继而探寻农民工媒介素养的现状。因样本规模所限,取长三角地区(杭州)、中部地区(武汉)、南部沿海地区(广州)样本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只宜总体推断。
媒介素养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服务的能力。作为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的内涵应该包括媒介使用、媒介认知、媒介评价、媒介参与四个维度。
本次问卷调查共获有效样本115份。115名受访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如下,年龄构成:18—30岁的占48.70%、30—50岁占43.48%、50岁以上占7.83%;性别比例:男性占80.87%、女性占19.13%;籍贯组成:来自18个省市,包括安徽、贵州、山西、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湖南、浙江等。其中,农民工群体以河南省青壮年男性为主,初中文化程度者占多数,以体力劳动为主。
课题组对农民工群体接触媒体(报纸、电视、网络以及手机)的平均时间及使用频率进行重点研究。调查显示,通过传统媒介(以报纸、电视为例)途径来获取信息者过半,其中以电视使用率最高。其次,自媒体(以手机、电脑)来获取信息再逐渐成为主流,尤其是手机,使用时长和使用频率都为最高。
同时,调查显示不同年龄阶段对不同媒体的使用频率不同,其中18—30岁主要通过自媒体(以手机为例)来获取信息,30岁以上(包括30—50和50以上)主要通过电视来获取信息。此外,农民工对诸多媒体的偏好中,对高智能手机最感兴趣,其次是高清液晶电视,上网本较低。总体来说,对自媒体的兴趣较高。同此结论亦来自深度采访,农民工普遍表现出对新鲜事物的渴求,如微博、QQ等,对自媒体有较为浓厚的渴望值。
关于农民工的“媒介认知”,本文侧重考察了农民工对媒介功能的认知和对媒介自身问题的认知。调查显示,农民工运用媒介主要是因为其信息传递功能(与亲朋好友交流沟通),其次是舆论监督功能(了解时事、发表意见看法)和娱乐(消遣娱乐、打发时间)。
在进一步考察农民工在媒介使用上,手机与电视是农民工接触最频繁的媒介载体。农民工电脑使用调查中,得如下结果,过半调查者会使用,因年龄结构而异,18—30阶段绝大部分都会使用,30—50阶段接近一半的会使用,而50岁以上者则寥寥无几。
“媒介素养”的构成维度中,媒介评价与媒介参与比重最高,包含两个指向,一是农民工对媒介可信度的评价,侧重考察农民工眼里的媒体信赖度;二是农民工对媒介传递信息的解读,即他们是否能够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进行质疑与批判。
调查发现,较之自媒体,农民工对传统媒体信任度更高,不信任(包括不太信任、完全不信任)只占14%,而自媒体的不信任程度超过60%。深谈中,农民工普遍认为自媒体(手机和网络)虚假信息太多,错综繁乱。其认为,电视报纸等审核较多,故可信度增加。
关于媒介参与,调查显示农民工有意向,但实际参与者不多。受访中,问及自己正当权益被侵害,如拖欠工资,是否寻求媒体帮助。80%的农民工予以否定答复,18%表示会考虑,2%表示必须得找媒体解决;仅有30%的农民工知道求助途径,包括报纸、电视栏目的报料电话,知晓如何利用网络平台;40%的农民工表示不清楚此方面信息,但可咨询老乡、劳动部门,另30%表示不知道怎么做,也不想知道,觉得媒体无任何帮助。
农民工媒介素养的提高非朝夕可求,需全社会共同努力。西方国家,由社会团体倡导推动的媒介素养教育已具规模,或被纳入正规教育课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参与推动传媒教育运动的社会团体包括教师组织、妇女团体、宗教团体、关注传媒的组织、家长组织、教育电视台及加拿大国家电影局等。[3]
考虑国情,中国媒介素养方面的研究起步晚、发展慢,尚未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参见西方做法,可由农民工自身、媒介工作人员、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个人三方面共同努力。
从宏观上看,农民工应提高理解性地使用媒介、享受媒介资源的基本技能,增强对现代传媒的理解性认识以及批判地应对媒介的能力。农民工群体需积极主动地学习媒介素养知识,熟悉各类媒体特性,鉴别与分辨其传播内容,适当利用媒体表达自身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媒介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媒介接受能力。所以,媒介工作者应做到以下两点:提高专业水平。在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内容上加大有关媒介素养的宣传力度;增进责任意识。促使农民工群体与社会主流人群形成共识,有效地激励农民工发出自己的声音,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实施监督,多生产符合农民工口味的优秀产品。
农民工媒介素养的提高,作为一项公众领域事业,政府与社会资源应积极引导。
一要相关政府机构应加强农民工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培训,如在“农民工之家”设立电脑培训班,媒介维权班等,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媒介素养。二要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农民工基本培训体系,规范媒介宣传体系。三要可组织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参与编写媒介素养教育普及读物,免费发放给农民工,由志愿者进行相关宣传教导。
[1]周葆华.陆哗.《从媒介使用到媒介参与: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的基本现状》.《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
[2]Hobbs.R.(1996).Media literacy,media activism.Telemedium,The Journal of Media Literacy,42(3).
[3]郑素侠:《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河南省郑州市的调查》,现代传播2010年第l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