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丹 朱 华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江苏无锡 214062)
图画书(Picture Book)也称作绘本,郝广才在他的著作《好绘本如何好》中是这样描述的:“绘本大概是一本书,运用一组图画,去表达一个故事,或者像故事的主题。”因此用图画讲故事,是图画书的重要特征。儿童图画书是专为特定年龄层次的儿童编写绘制的图书,其故事性强,色彩活泼,主体个性鲜明,极富趣味性,特别是图与文结合起来讲故事的方式,使其区别于其他图书,成为儿童读物中重要组成,深受孩子与家长的喜爱。
图画书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本书,它能够给儿童带来阅读的快乐,刺激他们处于探索阶段的感观经验,并逐步启蒙他们关于生活、生命以及爱与憎等等的各种情感。情感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图画书也正是这样一种以情感为基础的特殊艺术表现形式。情感作为艺术活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心理因素,也是受众欣赏、阅读或使用这些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心理感受。正如贝多芬所言,“只有发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
视觉语言是现今时代信息传达的主要手段,而图画书这一视觉形式在儿童阅读中也成为了成长教育的重要部分。图画书的表达的方式相对来说是比较浅显,易于儿童理解的,还不能识字的孩子,却已经能够读懂图画中的意义,当然不同的孩子对同一个故事也有他们自己的解读角度,最打动人心的是藏在故事里的细腻情感突然明朗起来的时刻,他们会在自己的生活经验里找到原型,代入并且认同。儿童理解事物的方式往往是超出成人所以为的,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跳跃性的思维总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他们善于捕捉各种在他们的小世界中的新奇事物,他们的眼睛能发现大人所看不到的美和趣味,这是他们的天赋,是他们纯真无邪的本质,图画书做为专门为他们编写的书,也从各个角度开启了孩子的心智,试图在情感上探索他们内心对事物的认知,引导他们以更好的方式认识与对待生活。
我们所读到的图画书中的语言,是由文字与图画一同描绘出来的。创作者在创作图画书时,其中往往会带有他们特定的绘画风格与个人情感,并且在儿童阅读过程中引导性地去启发他们的某些感情与经验,从而在心情感受和思想上引发共鸣。日本“现代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把图画书比作是“幸福的种子”,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图画书中感受到快乐,把这些幸福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心里,带领他们一步步走入情感的世界。
图画书中的主体形象大多是以儿童所喜爱与熟悉的人或事物作为原型而创作出来的,提炼出的人物角色一般都简洁生动,个性鲜明,符合儿童认知世界中的造型设定。其中可爱是大多数儿童图画书的共同路线,卡通化以后的小孩在图画中的身体比例已经远远超出了现实,而像兔子、猪、熊这样的动物更是常常成为经典儿童图画书中的主要角色,圆圆的脑袋、胖乎乎的身体,加上拟人化的服饰、行为、情感等,使它们可爱的模样更能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图画书的角色身上或多或多地带有儿童自己或者他们身边某一些人的影子,所表现出的人物个性与特征也因此而更能得到孩子们的认同。
由于儿童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分心,因此图画书的整体情节必须丰富并且好玩,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很强的连贯性与逻辑性,以此来抓住儿童的阅读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环环相扣的情节进展中更好地进入故事当中。一个好的故事会有一个容易把握的线索,沿着它很快就可以跟着故事主角一起探索到精彩的叙事中去。文字与图画的编排不可以脱节,图画不像文字可以逐步地解释过程,但图画同样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配合文字循序渐进,应顺着情节的走向紧密与上下图联系,用静止的画面描绘出动态的效果,让孩子们专注于情节之中去用心去解读,从而更深入进到画面构筑的故事情节里,从情感上受到更深的触动。
作者往往会在图画书中设计一些细节或道具,可以丰富画面、衬托主题、配合故事的进展,又或者只是纯粹地与读者玩一个关于寻找与发现的视觉游戏。小读者往往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乐于在图画中找出特别的小细节,这是一种充满趣味性的发现之旅,可以让他们更加认真地投入到图画当中,细心去获取图中隐藏的信息,这也使得图画书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恰到好处地触及到儿童末知的情感,不断带来新的发现与新的惊喜。各种道具的运用是也图画书创作中是十分常见手法,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配角,有时候似乎与故事主题无关,但实际上却巧妙地从另一条线上平行地讲述同一个故事,带动时间的推移与情节的变化,让故事的发展在情理之中更加缜密地进行下去,从侧面烘托主题,表达情感。
图画书根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前因后果,会有一个大致的情境设定,作为故事的情感基调,表现或喜悦或悲伤,或轻松或紧张的整体氛围。创作者的个人绘画风格和使用的绘画手法,都对氛围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如细腻的画风给人温柔清朗的感觉,而抽象又粗重的线条则可以表现出一种更强烈更绝对的情绪。画面的整体色调是营造特定气氛的重要因素,根据故事所要表达的情绪来选择主要色调,调整色彩的明暗度,可以增强故事的表现力和画面感染力,更能打动人心。
图画书中画面的视觉引导,是读者抓住图画书阅读顺序与发现视觉重点的重要手段,这是一种有形或无形的线索,可以是具体物象的指引,也可以是无形的暗喻,读者的视线在创作者的精心安排之下慢慢前进。在整个的阅读过程中,视线的移动总是有一定的路线的,作者根据这一根主线的动态引导来安排我们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由此情节逐渐展开,故事在这一主轴之下一路顺畅地被牵引出来,读图也就变得轻松了。目光是一种常用的引导方法,顺着目光注视的方向,往往能找到焦点处的精彩所在,在不知觉中也成的我们情感投注的过程。
图画书的阅读过程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文字与图画共同带领我们完成一场体验之旅,随着故事的欢喜哀愁,进入跌宕起伏的情节之中。好的图画书能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不仅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更能撼动我们的内心,让人不自觉地将自己置换到故事中的角色当中,感同身受地去体验他们在文字与图画中的种种经历,并反思自己的生活。
儿童图画书是为儿童而作的书,是文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也是图与文一起讲故事的典范。儿童图画书对儿童来说是他们感受与认识这个未知世界的最好方式之一,许多他们还未能有机会去经历的事在图画书中被很好地呈现出来,让他们学会关注周围的一切,关注自身,从而更好地了解世界,了解自己。
[1]郝广才.好绘本如何好[M].台北:格林文化,2006.
[2]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3](日)松居直著;刘涤昭译.幸福的种子[M].上海:明天出版社,2007.
[4](日)松居直著;郭雯霞,徐小洁译.我的图画书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