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毁灭”的双重困境:试论法国“新浪潮”电影

2011-08-15 00:43舒洁
群文天地 2011年6期

■舒洁

1958年被确定为“新浪潮”诞生的具体年份,“新浪潮”的导演们对萨杜尔笔下“稳定时期”末期的电影发起了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可以归于这一流派的导演有弗朗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克洛德·夏布洛尔、雅克·里韦特等。在这些新生代导演看来,他们之前的法国电影一直处于僵化状态。“这包括从戏剧继承来的编剧理论(必须有情节、心理、结局、良好的感情);‘成功模式’的美学(精雕细琢的剧本、流行的对话、有把握的明星);和一种缺乏效率的以导演资历为基础的制片制度,庞大的预算,缺乏创新的想象力以及观众墨守成规的思想。”在这种“稳定时期”下,新生代导演指出那些大导演们只会墨守成规,拍不出像样的作品,1954年特吕弗在《电影手册》发表文章抨击这些人,愤然写出了“我控诉”的字眼。有资料显示,1950年以后由于法国经济形势的好转和电影资助法的实施,法国电影业渐趋兴旺,影片的年产量保持在100部以上,其中与意大利合制的影片占着相当大的比例,内容则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题材为主。然而此类影片大多质量平庸,制片商固守商业片的老套作法,导演常常被迫接受他们不想拍摄的题材,结果是大导演、名编剧、大演员,却很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年轻一代,要想在电影界有所作为更难。“新浪潮”即是为了冲击这种局面而诞生的。

“新浪潮”电影具有导演强烈的个人色彩,这一点体现为导演的“自述”。特吕弗的代表作《四百下》就是以自传形式叙述了导演的童年生活,而另一个代表人物戈达尔的代表作《精疲力竭》虽然不是自传形式,但片中的主人公米歇尔代表了20世纪50年代法国社会里的年轻人,他的生活行为反应了社会的真实面貌——没有目标、没有信仰、冷漠、麻木。由于受到安德烈·巴赞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新浪潮”作品秉承了纪实主义美学风格,秉着“真实主义”的信念,力求贴近生活,深入社会,对此,戈达尔有自己的见解:“‘新浪潮’的真诚之处在于它很好地表现了它所熟悉的事物,而不是蹩脚地表现了它不了解的事物”。克莱尔·克卢佐在《新浪潮以来的法国电影》中指出,“不管导演的灵感来源是什么,他绝不谈别的事物,而只谈论他自己。即使他创造了一些并非他亲身体验过的人物,使人们从这些人物身上看到的也还是他自己。”这是对“新浪潮”导演及影片最贴切的评价。

提到“新浪潮”,就不得不提存在主义之父——萨特。理论界乐于把法国“新浪潮”与萨特的存在主义联系在一起,是不无道理的。安德烈·巴赞赞成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主义美学观,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指“把存在于个人内心的东西,主观心理体验看作是人的真正存在,看作是哲学的出发点”。存在主义的核心是坚持“个体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无论是《四百下》中的安托万还是《精疲力竭》中的米歇尔都是为了获得对本质的认识而采取了一系列如逃学、枪杀警察等行动,这些都是导演对个体选择自由的理解。这种误入歧途的个体选择又反映了社会现实,主人公因为缺乏关爱、世道不公而盲目胡来,用逃跑、袭警来反抗社会,寻求自我解脱。

然而,由于存在主义美学本身的局限性,“新浪潮”影片在艺术造诣方面也存在其缺陷。影片片面强调个体的消极行为,无政府行为使人民的厌世情绪产生了恶性循环,更容易引发社会的动荡。在存在主义美学中,人以何种方式存在是一个核心问题,但是萨特并没能提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或许是这个原因,“新浪潮”的导演在影片中也未能就主人公何去何从给观众一个完满的答案,大多数作品都以悲剧性或开放性结局收场。

“新浪潮”最直接的影响是迫使人们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革新是电影存在的灵魂。通过弗朗索瓦·特吕弗、让一吕克·戈达尔和艾里克·罗麦尔的影片,观众可以直观地认识当时的法国社会,法国人的言谈举止,生存方式,道德观念等等。在这些观众中,有电影爱好者和电影学院或其它大学的学生,有通过特吕弗和戈达尔的影片开始从事电影创作的人,有从影片中吸取经验教训的全世界的年轻一代电影人,如马丁·斯科塞斯、昆丁·塔伦蒂诺、吴宇森等。“新浪潮”是一个进行电影创造的实验场,是电影有史以来发生的一场著名的美学革命,之后的电影人都以各自的方式延续着“新浪潮”先驱者们的实验和探索。

[1][法]安德烈·巴赞著,崔均衍译.电影是什么[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焦雄屏.法国电影新浪潮[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