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金
身在田园里 随处可为诗
王利金
有幸被东坡赤壁诗词杂志列为田园诗人,我深感惭愧。一是我写诗的历史很短,对诗词创作涉足不深;二是文字功底太薄,学养不足,思想境界也不高,因而,多数作品难登大雅之堂。近几年来,在《东坡赤壁诗词》这杆旗帜下,广泛阅读当代诗人的优秀作品,走农村题材诗词创作之路,并得到诸多方家的指点和启发,取得了一些进步,大大激发了我的创作兴趣和为改革而歌,为田园而唱的内在动力。
促使我走农村题材诗词创作之路的另一因素应该是上天赐予我的外部环境。我出生在著名诗词之乡的黄梅县。这里地灵人杰,山河壮丽,历史名人不计其数,当代诗人数以千计,诗词创作之风十分浓厚。这里有“平川百里,澄湖似玉,雄峰万道,飞瀑如帘”的自然景观;有数不清古往今来名人留下的人文胜迹,更有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激动人心的壮阔图景和无限秀美的田园风光。一年四季,到处流淌着诗情画意。作为一个诗人,置身在这样的环境里,又怎能不为之欢呼,为之歌唱呢?
我喜欢散步,尤其喜欢在春天的早晨到田野去走动。一个风清气爽的清晨,我独自走在开满野花的田埂上,踏着晶莹的露珠,呼吸着充满泥土味的新鲜空气,望着东方冉冉升起的旭日,听着树上鸟雀欢快的叫声,在不知不觉中,我陶醉了,一股激情涌动着我的心灵,我一边徜徉,一边低吟慢咏:“岭外云含羞日,枝头莺唱和风,平畴曲道信投东,踏碎芳丛露重。漫步低吟小景,忘情细赏微蒙,烟霞云柳画图中,流水琵琶轻弄。”我有不少诗词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产生的。
住在农村,我喜欢参加一些田间劳动,一方面借以活动腿脚,另一方面也为了到那充满生活情趣的劳动场面中觅取创作素材。去年夏初,我和家人一起去田里打油菜,夏收季节,田野里热闹极了,打油菜的挥舞着连枷,割麦子的机声隆隆,到处洋溢着劳动的欢声笑语。忽然,不远处传来一阵喊叫声,我抬头望去,原来是邻村有人捉住了一只正在孵蛋的野鸡,那情景简直难以形容。劳动结束后,我认真回忆当时的场面,填写了一阕《朝中措·收油麦》:“郊原十里子规啼,杨柳绿依依,小满油黄麦熟,风柔云淡天低。连枷卷雾,割机吐哺,麦杆披靡,忽听一声欢叫,谁人逮住山鸡。”
诗词作为文学艺术,不仅反映生活,而且高于生活。因此,我认为搞诗词创作要有超前意识,要敢于写今天没有看到但将来必会看到的现象,敢于写本地没有出现,但外地已经出现的事物。不久前,我和村里一些年轻人闲聊,其中有一位青年把他对未来新农村建设的想法绘声绘色地作了描述,他说的虽然是设想,但却使我大受启发。事后,我按他的设想填了一阕《江城子·新村夜舞》:“新村新景卷新潮,彩旗飘,路灯高,游乐园中,夜夜闹通宵。俏女雄男排对对,轻踏步,曼支腰。 忽然又听鼓锣敲,白香绡,绿丝绦,腰鼓秧歌,列队展风骚。待到夜深妆卸罢,却然是,“老巴蕉。”借以表现当代农民不仅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精神文化生活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所写的不是亲眼所见,亲自所闻的事,但它绝不影响作为文学艺术的感染作用。
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位朋友,他是我们附近有名的花草苗木园艺师。来到他的苗木基地跟前,那清莹碧透的流水,郁郁葱葱的香樟,如伞似盖的棕榈,造型各异的奇柏,五颜六色的花草以及欢快悦耳的鸟音,给人以如临仙境的感觉。我猜想主人此时一定在园内劳作,或除虫,或灭草,或移植,或间苗,或修枝剪叶,或培土施肥,于是,我没有进他的家门,只是在园边举目四望,绿雾中不见人影,细听取,似闻人声。顿时,我被眼前的情景感染了。随口吟了一首《清平乐·访花翁》,后来经过修改,全词是:“门前流水,绿染波光翠,彩蝶双双花上睡,风送芳香心醉。林荫夹道重重,满园姹紫嫣红,似听人声碎语,凝眸不见花翁。”
人的情感是会发生变化的。有时候见到心里不满意的事,也会借写诗来发些牢骚或说些俏皮话。记得前年的一天,我从曾经工作多年的学校门前走过,看见昔日像花园一样美丽的学校,如今破烂不堪,无人看管,便写了一首七律:“杂草满园没径蹊,藤萝蔓过院墙西,室空门破窗台烂,草满池荒荷叶稀,月季无花虫食杆,葡萄有果鸟充饥,廊前柏树依然绿,留与斑鸠昼夜啼。”
我写诗词就是这样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有感就发,散步可以为诗,劳动可以为诗,聊天也可以为诗,访友也可以为诗。总之,身在田园里,随处可为诗。因为生活本身就是诗。广阔的农村天地,为我们展现了秀美的田园风光和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元素。作为诗人,我们应当自觉地拿起手中的笔,为时代而歌,为生活而歌,为真善美而歌,同时,也对假丑恶给予鞭笞。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是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诗人特有的光荣。
我于诗词虽然还是小字辈,但我有决心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养,勤观察,勤练笔,多修改,争取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美好生活的田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