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 楚
我们的出版体制改革从哪儿开始?从制度开始。方向是什么?市场化。全国五百七十多家出版单位,百分之九十几的要走经营性产业之路,要向市场迈进。
市场制度包括两方面的内涵:市场权利和市场秩序。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制度。
从市场权利制度看,政府应当以更少的干预,让市场的主体享有更多的自由。因为公权和私权一旦结合起来,就容易产生利益输送,容易滋生腐败。从市场秩序制度讲,政府应该有更多的作为。倘若秩序没有国家公权作为保障,这样一种秩序是不可能得到完善的。
出版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解放文化生产力。要把本应属于社会的功能,把属于出版单位的权力,从政府权力中解放出来。出什么书,给多少书号,关键在于建立了基本的制度之后,在有序的管理框架内发展我们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出版业。同样,哪些出版社应该组合在一起,如何组建成出版集团,也应该由市场秩序说了算。出版企业生产多少产品,怎么调整产品结构,想要“嫁”给谁,这些都是出版企业自己的事,让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去琢磨、去摸索、去栉风沐雨、去成长。即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塑造真正的市场主体”。
政府要做的是提供服务,为出版企业发展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当今数字化发展如日中天,传统出版的产业升级遭遇到国家标准缺失、法规滞后等困难。后改制时代,出版企业的兼并重组也面临产业政策不到位、竞争无序等新问题。这些都是政府转变职能过程中要认真对待的功课。
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依然是政府管得太多,行政捏合得太多,不该管的太多。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发生公权和私权的碰撞和冲突,容易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
比如说最近某一大型出版集团的组合,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想做大、做强,做得更专业。但是应该采取市场的手段,让“无形的手”去配置资源。该进的进,不愿意来的,就不要硬拉。否则,伤了和气,乱了军心,靠谁去冲锋陷阵?
再比如出版企业上市,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筹集更多资金。这也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些出版企业是在政府主导和推动下盲目追求上市的。它们有的并不缺钱,或因太有钱,竟然能够动用几个亿的资金去买一个“壳”。行政主导的公司治理结构也未因上市而有任何改善。因为在许多地方政府看来,拥有上市公司的多少是一种政绩的表现。
如何把政府力量的运用从首先放到最后,是我们需要花大力气去研究的问题。
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转的基础是秩序,那也是政府行为背后的国家信用。这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东西。此前一些出版集团因简单捏合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时至今日依然没有消除,教训已够多了!如果因为政府部门的擅权和滥权而扰乱了秩序,透支了国家公信力,从而导致社会失去公共信用,这种危害将十分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