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在琴
重症肝病病人肝细胞短期内大量坏死,病情凶险,进展迅速[1],大多数病人往往难以承受其心理压力而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导致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不利于治疗和预后。因此,探讨重症肝病病人心理特点与护理,对提高重症肝病治疗疗效有重要意义。
2005年1 月~2009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肝病病人65例,疾病分型及诊断标准采用200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会议制定的分型标准及相关资料[2]。其中重型肝炎30例,终末型肝硬化35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3例,男25例,女8例,年龄49~67岁。对照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52~66岁。两组病人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病种、病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定期做心理卫生宣教、健康教育、心理评估及心理疏导等心理护理。对照组完成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满足病人正常所需,给予一般心理护理,而不做特别前瞻性心理干预护理。
2.1 直接对话交谈法 (1)询问式交谈。有目的、有准备地询问病人、家属或单位同事,使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2)理解式交谈。首先要充分理解和同情病人,让病人有放心感、亲切感和依靠感。愿意视护士为亲人并倾诉自己的一切感受。(3)鼓励式交谈。对孤独、忧郁和自卑的病人,宜用肯定、赞扬和鼓励的语气交谈,并设法动员家属和单位领导来共同关心、鼓励、体贴病人。(4)批评式交谈。对那些偏执、暴躁或自弃的病人,除更积极地关心体贴外,也不能一昧迁就,及时婉转地采取善意的批评,针对病人的一些错误观点,适时地巧妙地予以否定,既不伤害病人的感情,又可赢得病人的信任和尊重。
2.2 书面回答问卷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表格的形式调查病人在疾病、心理、生活及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及对护理的意见,从中可以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及所需。
3.1 评价方法 (1)病人入院时和出院前均发放调查表,通过对病人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调查,了解病人所存在的焦虑、恐惧,孤独、忧郁,烦躁及绝望四方面突出的心理障碍。(2)病人出院前给主管医师发调查表,对病人住院过程中配合情况给予评价。Ⅰ类:积极配合,Ⅱ类:基本配合,Ⅲ类:勉强配合,Ⅳ类:不配合。
3.2 结果 重症肝病病人住院治疗时,其心理除具有一般依赖性增加、主观感觉异常、情绪易波动外,其突出心理特征为焦虑、恐惧,孤独、忧郁,烦躁或绝望。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病人由于疾病的反复折磨,使他们在精神和肉体上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在意识到自己的死亡时间不可避免地提前时,出现上述一系列的心理特点。这部分病人中以多愁善感、思前虑后、自制力下降、经济负担窘迫、家庭观念较重的病人较为突出。两组出入院病人心理障碍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出入院病人心理障碍情况 (例)
表1显示,入院时两组病人心理障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重症肝病病人入院时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出院时心理障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实验组经正确细致的心理护理后,其心理障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应用,心理护理益发彰显重要。要做好重症肝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熟悉其心理特点,才能恰到好处地与病人进行良性沟通,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成效。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积极的情绪对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3,4]。笔者深切地感到要做好病人的心身护理,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很重要。家属配合医师重视心理治疗往往都能收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不仅要有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还应有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知识以及与病人正确的语言沟通技巧,开展相应的心理疏导,这也就是目前循证护理强调护理服务应建立在所能得到的客观资料的基础上,要求护士进行综合分析,并找到最佳护理措施,才能密切护患关系,促进病人康复。
[1]张国顺.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病找疗效观察和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2):320 -321.
[2]王宇明,顾长海.重症肝炎的概念和诊断—历史变迁,现状和展望[J].中华肝病杂志,2000,8(1):5 -8.
[3]吴崇玲.心理干预在口腔科门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17 -18.
[4]邓雪莲.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3):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