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喜洲,汪秀
(重庆工商大学 a.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管理学院;b.经济贸易学院,重庆 400067)
重庆市自成为直辖市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已从1996年的1 187.47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5 096.66亿元,翻了两番多。经济结构也不断完善,三次产业比重从1996年的 1∶1.65∶1.48调整为2008年的1∶4.23∶3.63,农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得到了大幅提高。但是,像其他地区一样,社会就业问题依然突出。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又与大量的其他行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社会就业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重庆仍然呈现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局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社会就业压力较大,所以,研究重庆市旅游业的就业效应,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机会,对重庆及其他省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旅游业是一个以提供服务为主、涉及众多行业和企业的综合性产业。目前,我国对旅游业的统计分类仅为旅行社和酒店等提供的相关服务,这显然与旅游业的综合性不相符。为了更科学、准确地统计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及就业情况,本文采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旅游卫星账户方法来测算旅游业对就业的影响[1]。
旅游卫星账户(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缩写为TSA)是由联合国和世界旅游组织联合推出的测算旅游贡献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国民账户之外,按照国际统一的国民账户的要领和分类要求而单独设立的一个附属账户,它通过将所有与旅游消费相关部门中由于旅游消费而引致的产出部分分离出来,单独列入这一附属账户来进行各种测算[2]。由于旅游卫星账户对数据的特殊要求,所有游客的消费必须按行业进行统计,而现有的旅游购物统计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因而必须设计游客旅游购物调查表,以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查[3]。根据我国的投入产出表及重庆市的实际情况,笔者选择酒品饮料、香烟、邮政、电信、饮食、铁路交通、公路交通、航空交通、保险、住宿、旅游服务、娱乐12个与旅游直接相关的行业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地点包括重庆市区和郊区的旅游景点,采取随机拦截与定点填写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3 000份,其中重庆主城区发放1 500份,收回1 430份,回收率为95.3%;郊区景点发放问卷1 500份,收回问卷1 370份,回收率为91.3%。在对回收数据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重庆市旅游消费账户(见表1)。
由于地区产品存在流进和流出的情况,所以旅游消费账户不等于生产账户,本文还将利用2007年重庆市42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重庆市旅游生产账户。旅游生产账户中各行业的总生产量模型为:
式中Pi为问卷中涉及旅游行业中第i行业的总生产量;Ci表示第i行业的总消费量;αi表示第i行业生产产品的地区输出率;βi表示第i行业生产产品的地区输入率。
表1 2008年重庆市旅游消费账户
αi的计算公式为:
Iy表示i行业在投入产出表中所属的第y部门的产品出口总量;Ly表示i行业在投入产出表所属的第y部门的产品地区流出总量;TPy则表示y部门的总生产。例如,问卷调查表中的“酒品及饮料”属于投入产出表中的“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部门,则“酒品饮料”的地区输出率α为“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的输出率。
同理,βi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Ey表示i行业在投入产出表中所属的第y部门的产品进口总量;My表示y部门产品的地区流入总量。
由式1计算结果得表2,分析可知,重庆市直接涉及旅游的行业中,受旅游带动最强的是饮食业,产值高达340亿元。其次是娱乐业,产值也达到131亿元。有别于旅游中的吃、住、行等必需消费,娱乐属于旅游中的高端消费,用于娱乐支出的费用所占游客总支出比例越大,意味着旅游者的旅游质量越高。此外,重庆市的高端旅游产品具有较广阔的旅游市场,旅游产品结构较为合理。住宿、公路交通、酒品饮料和旅游服务的产值也较高,分别为68亿元、23亿元、23亿元和2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交通费用中,公路交通产值占交通产值总和的80.8%,可见,在重庆的游客中,多以当地居民、短途旅游为主;而住宿业的产值却高达68.4亿元,这意味着重庆游客中在目的地过夜的游客较多。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短途游为主而住宿过夜较多的情况,是因为与重庆市区周边较为发达的农家乐有关,较多的重庆市民能够选择到周边休闲度假。香烟、邮政、电信、铁路交通、航空交通和保险这些行业的产值较低,受旅游带动不强,有待进一步发展。
表2 2008年重庆市旅游业生产账户
重庆市旅游业的就业结构主要由各个旅游直接相关行业的就业人数描述。旅游业各行业(卫星账户中各行业)的就业人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Nj表示j行业的就业人数;Ij为j行业的总产出;ZCj为j行业所属部门的总产出;ZNj为j行业所属部门的就业人数。旅游业各行业就业人数计算结果见表3。表3显示,在旅游相关行业中,饮食业、住宿业和娱乐业由发展旅游引起的就业量最为显著,分别达到了 41.609万、21.633万和9.692万。这3个行业也是旅游业的基础行业,较高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也反映了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属性。而旅游业相关的其他行业的就业量却较低,大部分行业的旅游引起的就业量不到1万人,可见旅游业内部各行业的吸纳劳动力能力有着显著差别。在发展旅游业、增加社会就业时,有必要认清旅游业中哪些行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哪些行业是旅游业发展的辅助行业,只有对此有了清楚的认识,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出有效的发展对策。同时,重庆市的旅游业主要依靠饮食业、住宿业和娱乐业吸纳社会劳动力,其他行业只是旅游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辅助行业。所以,在以缓解就业压力为目的而发展旅游业时,在保证辅助行业完善的情况下,应当首先发展饮食业、住宿业和娱乐业这3个旅游基础行业,才能有效地增加就业量,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表3 重庆市旅游业各行业就业人数
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旅游就业弹性,本文将计算重庆市的旅游收入就业弹性、第三产业增加值就业弹性和地区生产总值就业弹性。
旅游收入就业弹性表示旅游收入增加1%的情况下旅游就业量增加的百分点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Es为重庆第 j年的旅游收入就业弹性;Δ Nj为重庆市第j年旅游业引起的就业增量;Nj-1为重庆市第j-1年旅游业引起的就业量,其计算公式为,式中 α为 行向量,向量中的元素ai为旅游卫星账户行业中的第i各行业2008年就业量与该行业所属部门2008年的总就业量的比值,为列向量,其中元素bi为卫星账户中i行业所对应部门的第j年就业总量;Δ Yj为重庆市第j年旅游收入增量,Yj-1为重庆市第j-1年旅游收入。
第三产业增加值就业弹性表示重庆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1%的情况下旅游就业量增加的百分点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Et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就业弹性,Δ Sj表示第j年重庆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Sj-1为第j-1年重庆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
地区生产总值就业弹性表示重庆市GDP增加1%的情况下,旅游就业量增加几个百分点,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Egdp为GDP就业弹性,Δ GDPj为第j年重庆市GDP增量,GDPj-1为第j-1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
2004—2008年重庆旅游收入就业弹性、第三产业增加值就业弹性、GDP就业弹性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旅游收入就业弹性、第三产业增加值就业弹性、生产总值就业弹性
表4列出了3种就业弹性从2004年到2008年的值。从表中可以看出,旅游收入就业弹性和生产总值就业弹性的变动趋势相同,从2004年到2007年,旅游收入就业弹性和生产总值就业弹性均出现增加的情况,而到2008年两者的值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就业弹性在2005年和2008年分别出现了两次下降。值得注意的是,3个弹性值在2006年和2007年都出现了较大增幅。2006年和2007年正是重庆经济高速增长的两年,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不仅农业中的劳动力在不断转移,工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例也逐步降低,大量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而这两年的3个弹性值上升证明了旅游业在这个时期吸收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力,为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作用。而在2008年,3个弹性值均出现下降,则间接地说明旅游业吸纳劳动力的增速放缓了。特别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就业弹性在2008年下降了50%以上,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为通过前两年的大量吸收社会劳动力,旅游业的就业量日趋饱和,就业增速有所放缓,这也是3个弹性值下降的共同原因;二是因为通过前期的产业结构调整,重庆市第三产业得到充实和发展,第三产业产值增速得到较大提高。总体说来,旅游业的各个就业弹性值从2004年至2008年均得到了大幅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就业弹性增长了两倍多;生产总值就业弹性增长了近3倍;旅游收入就业弹性增长了3倍多。可以说,在这5年中,重庆旅游业发展迅速,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为社会就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旅游业就业容量分析主要依靠结构偏离度这一指标,旅游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旅游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减去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所得的差额。当结构偏离度大于0时,为正偏离,表明该部门的就业比重大于产值比重,意味着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相反,结构偏离度小于0时,表现为负偏离,表明该部门存在着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4]。
旅游业结构偏离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di为第i年重庆市旅游业结构偏离度;LNi为第i年重庆市旅游业就业人数;Ni为第i年重庆市社会就业人口总量;LYi为第i年重庆市旅游业的增加值;Yi为重庆市第i年的GDP。重庆市2004-2008年旅游业结构偏离度的计算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2004年至2008年重庆市的旅游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并且在2004年至2007年间不断增加。结构偏离度大于0,从理论上说,重庆市的旅游业存在着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不仅不能吸纳劳动力,反而会排挤劳动力,无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尽管2004年至2008年的重庆市旅游业结构偏离度的值虽然大于0,但是很小,处于千分位水平,可以视为 0值,所以旅游业转出劳动力的可能性很小。不过也应当看到,重庆市旅游业在发挥吸纳劳动力作用的同时,自身的就业量处于饱和状态,依靠旅游业现阶段的业态很难再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所以,要想继续依靠旅游业吸纳劳动力,就必须发展旅游业。
表5 重庆市2004-2008年旅游业结构偏离度
为深入了解旅游相关行业的就业容量,本文将对旅游相关行业的结构偏离度进行测算。重庆市2008年各旅游相关行业(旅游卫星账户中的各行业)的结构偏离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dj为2008年j行业的结构偏离度;LNj为2008年j行业就业人数(直接就业贡献);N2008为2008年重庆市社会就业人口总量;LYj为2008年重庆j行业的增加值;Y2008为重庆市第 2008年的GDP。
LYj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j为j行业的总收入(数据来自旅游生产账户);λj为j行业所属部门的增加值率(数据来自2007年重庆市42部门投入产出表)。各旅游相关行业的结构偏离度计算结果见表6。
表6 各旅游相关行业的结构偏离度
表6显示,重庆市各旅游相关行业的结构偏离度均与旅游业整体的结构偏离度相似,接近0值,旅游各相关行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已得到发挥,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已很小。从各相关行业结构偏离度来看,重庆市旅游业目前已没有潜在的劳动力吸纳点,要依靠旅游业吸纳新的劳动力,必须大力发展各个旅游相关行业。
由于旅游业涉及行业广,与其他行业的关联度高,所以,在研究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时,不能只考虑旅游业的直接就业量,还应当计算旅游业引起的间接就业量,只有考虑了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的完全就业贡献,才能真正体现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要计算旅游业对社会的完全就业贡献,需要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旅游行业引起的完全消耗量[5]。
完全消耗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Wi表示通过对第i个旅游行业消费引起的社会完全消耗量;Gyj表示投入产出表中第y行j列的完全消耗系数,y行所对应的部门是第i行业所属的y部门。计算结果见表7。
表7 旅游业引致的完全消耗量
而旅游业引起的完全就业量的计算公式为:
Ki表示旅游业引起的社会就业总量;V为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重庆市旅游行业引起的就业总量计算结果见表8。
表8 重庆市旅游业对就业的贡献
由表8可知,在旅游的直接相关行业中,饮食业对重庆市就业的贡献最大,所引起的重庆市社会就业量高达260.8万人。旅游业通过饮食业而对社会就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主要有3方面原因:第一,饮食业本身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较高的劳动吸纳能力,这使得饮食业的直接就业贡献较大[6];第二,饮食业属于前向关联度较高的行业,并且饮食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是农产品生产部门,这些行业本来就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所以饮食业能够通过其上游产业加大对社会就业的贡献;第三,重庆美食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深受游客青睐,所以重庆的饮食业较为发达,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旅游业直接相关行业中的住宿业、娱乐业、公路交通业和酒品及饮料业也引起了大量的社会就业,分别达到52.38万人、47.61万人、31.7万人和16.7万人,对社会就业做出了较大贡献。这些部门的就业贡献较大,主要与重庆的游客结构构成有关。如前所述,重庆市的游客构成中有绝大部分属于当地居民的农家乐休闲旅游,这使得旅游业中的公路交通和住宿业所占比例较大,同时,在重庆的旅游产品结构中,娱乐消费所占比例较大,所以,这些行业能够引起大量的社会就业。表8中的其他行业所引起的社会就业量较小,如邮政业和航空交通业,就业贡献分别只有0.035万人和0.45万人,这并不意味着重庆的邮政业、航空交通运输业落后,是由于这些部门本身的性质和社会需求所决定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服务业的就业贡献也较小,只有8.24万人,这主要是重庆的旅游服务业还处于低端阶段,低端的旅游服务产品的前后向关联度较低,间接就业贡献小。总体而言,重庆市旅游业对社会就业贡献高达434.24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26.4%(2008年,重庆市就业人数为1 646.44万人)。可见,重庆市旅游业对缓解重庆就业压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重庆市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以前,重庆市地方政府发展旅游业多以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居民收入为目的,轻视了旅游业的社会效应,许多吸纳就业能力强但经济效益不佳的项目很容易在可行性研究中遭到否定。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在每个旅游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增加社会效应指标的权重,既要重视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应,这样才能使旅游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这一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此外,要注重人才培训,满足市场需求。旅游业虽然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但是旅游业对从业人员有一定的技能要求,从酒店的服务员到景区的讲解员,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所以,政府部门首先应当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对旅游潜在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只有保障了人才供给充分,在发展旅游业时才不会受到人才瓶颈制约。最后,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地方旅游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部门应当对有条件发展旅游业的地区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如道路、医院、供水供电设施等。同时,应出台相关政策,为当地居民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其从事旅游业,最终形成政府鼓励发展旅游业、居民自愿从事旅游业、旅游业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并带来收入的良好局面。
[1]张佰瑞.北京旅游就业效应和就业乘数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0,(1):45-50.
[2]马伦姣.乡村旅游的就业效应分析及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61-64.
[3]刘小利.西部地区旅游就业效应分析[J].江淮论坛,2007,(4):44-48.
[4]蒋海萍.发挥旅游就业潜力 扩大旅游就业效应[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9-15.
[5]厉新建.中国旅游就业效应分析与制度创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32-36.
[6]杨玲.上海旅游就业效应评估指标体系探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