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红,何桢,施亮星,钟锐生(.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市300073;.广东医学院附属西乡人民医院,深圳市580)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改革的推进,运行效率和效益逐渐成为医院关注的目标,降低成本是医院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1]。药品是医院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医院流动资金的40%~60%,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储备成本较高[2]。同时,由于大量的药品库存,常造成药品效期的管理混乱、账物不符等现象,而库存条件的滞后也影响到药品质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医院药品的管理,对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促进医院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各级医院相继开展了药品库存管理模式的改革尝试,如部分医院实施了“零”库存管理。本文介绍了我院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实践情况,并就其意义进行了探讨。
医院在未充分实行“医药分业”之前,药库储备了大量的药品,这些库存药品占用了大量资金,不但影响医院资金的正常周转,也增加了医院的运行成本[4,5]。一些发达国家的医院在20世纪80年代就己将零库存管理的理念引入到了医院药品的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很多发达国家的医院己经完全实现了药品的零库存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0年,我国相关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第七条提出:“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这一政策的颁布,成为医院实行药品“零”库存管理在政策上的依据[6]。
我院在综合分析企业经营管理领域中新型物流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情况和比较医院现行药品运行模式利弊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深圳市药品批发行业的发展和本院管理现状,尝试构建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该模式是在参考了各领域内多种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同时也是工业管理模式在药品管理方面的又一运用。
1.1.1 保证医院用药及利润。该模式应能使医院摆脱传统模式库存负担,包括资金积压、药品积压以及因药品调价、过期和保管不当引起的损耗风险;但又能保证医院用药供应及时,避免“零”库存可能造成的“断档”隐患。
1.1.2 保证存药条件和供给药品质量。“零”库存管理模式下,药品不实际入库,直接分发到各科室、门诊药房,紧缺药品、急救药品入中心药房,这就要求科室、门诊药房和中心药房必须具备合格的存药条件,保证临床用药的质量。
1.1.3 保证不损害患者利益。不因物流模式改变而提高物流成本和提高药价而使患者利益受到损害。
1.1.4 保证药品供应商利润。保证药品供应商在作出大量寄售药品垫资及承担药品降价、变质、失效和可能突发灾难等损失的风险后,得到的必要付出和所得利润之间的平衡。
其基本运行流程是:医院中心药房依据各科室、门诊用药信息及紧缺药品、急救药品库存信息形成采购计划;医院中心药房将所需采购的药品与药品供应商通过医药电子商务系统(即在合作各方医院、药品供应商和物流配送中心之间架构的作为药品物流基础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信息的对接,使药品流通企业可以实现对医院所需药品的实时配送)网上签订买卖合同;药品供应商及时将配送信息通过医药电子商务系统反馈给医院中心药房,并通知双方确定的物流配送中心;采购的药品经物流配送中心送达医院中心药房;医院中心药房管理员按照供应商的出库单及发票内容审核药品实物,办理验收手续,并登陆医药电子商务系统,接收供应商到货信息,将其导入医院信息系统形成入库单,完成入库手续,随后将入库单转换成出库单(不实际入库),随药品分发到各科室、门诊药房,紧缺药品、急救药品入中心药房(为避免运输途中各种不可抗力的干扰,对部分紧缺药品、急救药品仍需有一定数量储备);医院中心药房与药品供应商间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资金结算。其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我院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运行流程Fig 1Operating process of drug zero inventory management model in our hospital
我院于2010年10月选择20种临床常用药品(抗病毒口服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罗红霉素分散片、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罗红霉素胶囊、洛美沙星分散片、硝呋太尔片、舒血宁注射液等)按所构建的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运行流程进行管理,并统计相关数据,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
这20种临床常用药品在“零”库存管理实施前(2009年10月)和实施后同期(2010年10月)的库存和销售情况,结果见表1(注:库存是指各品种中心药房和临床科室、门诊药房的月底所存总和)。
表1 “零”库存管理模式实施前、后20种临床常用药品库存和销售情况统计结果Tab 1Inventory and sale of 20 clinical commonly used drugs before and after carrying out drug zero inventory management model
药品“零”库存管理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利用严格的数量管理来掌控药品需求的变动,保持最小的库存数量[7]。通过我院部分药品实施“零”库存管理的结果来看,在保证所需药品充分供应的前提下,相比“零”库存管理前,实施“零”库存管理后销售金额迅速上升,而库存金额明显下降。实施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其意义在于:
传统的医院药品管理模式中,形成大量的资金占用,不但阻碍了医院的进一步发展,还因为这大量的药品储备,给医院背上了沉重的管理负担。我院20种临床常用药品实施”零”库存管理后,库存金额为月销售金额的70%,同比下降了53%,明显减少了库存资金占用,自然优化了应收和应付账款的结构,加快了资金的周转速度,同时减少了因增加库房面积而产生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可谓增收节支。
“零”库存管理使医院药剂科实现药品采购与药品临床需求的无缝对接,以需求为导向来制订购进计划,药品采购以少量、多次为特点,直接面对临床需求,药房工作人员可直接根据临床需求发出购药计划,做到既能满足临床需要、不缺药,又能不浪费、不积压药品。
(1)“零”库存的实施使医院不必再建造大面积的仓库,药房的运营所支出的物资库存费用大幅度降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在2004年底之前所有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完成《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医药企业按照国家的GSP标准设置了库房,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物力。而目前医院库房的条件,特别是硬件与有关部门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从长远看,医院药库必然也要通过认证。采用“零”库存管理,由药品储备条件较好的配送中心对医院进行少量多次配送,避免医院花费巨额的资金、人力、物力进行库房的投资,避免了建立库房的重复投资,减免了医院药品库房的管理费用。利用药品供应商专业化的存储、管理和配送,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费用。
(2)将药库管理所支出的人力成本大幅度降低乃至完全节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改革的推进和新的药品管理法律的颁布实施,医院药剂科的职能将从药品的供、管、销转移到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从而保障患者身心健康上来。并将由药师直接承担减少药害、减少药品不良反应、节约资源、保障用药者生命质量的社会责任。通过实施“零”库存管理,许多药品管理环节中的人力将得到解放,为下一步药剂科工作重心转向开展全程化的药学服务提供了可能。
“零”库存倡导的最低化库存回避了市场变化所致产品积压的风险(特别是一些更新替代的药品),同时因为加快了药品的流通速度,确保了药品的质量。传统模式中,医院每次采购的药品量非常大,经常出现先拿药、后付款的方式,给医院和供应商的财务管理都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在“零”库存管理模式下,医院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采购药品,及时进行资金结算,优化了应收和应付账款。这样,就避免了因为市场因素的不稳定导致的药品价格变动以及政策导向的药品调价的风险。此外,医院采购药品的速度和医院使用与销售的速度大致相当,如此在医院中使用的药品始终保持最近的生产日期和最好的质量。
大量的药品处于储备状态,而不是流动和利用状态,这对本来就缺乏卫生资源的我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在“零”库存管理模式下,医院需求药品的数量就是采购的数量,采用拉动式采购,对整个供应链药品的流动起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促进作用。
零库存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应用于医药领域,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从我院的20种临床常用药品实施“零”库存管理的情况来看效果良好,既降低了库管成本,保证了临床用药质量,又转移了药剂科的工作重点,提高了药学服务水平。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医院部分药品的“零”库存管理,符合医院药品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当然,在我院的实践中,仅对医院药品的部分品种模拟“零”库存管理模式的环境进行管理,它只将药品仓储、运输、配送以及采购的部分功能剥离或转移,还保留着医药销售的决定性职能,并未能实现真正的“医药分业”。这其中将涉及很多政策性等其他因素,虽然不尽完善,但对于下一步“医药分业”的改革而言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1]陈广兴.医院药品“零”库存的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5):250.
[2]张培岩.医院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J].中原医刊,2006,33(13):75.
[3]蔡芒.也谈医院药品收支核算管理[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2004,12(4):14.
[4]李贤文,石磊,吴新荣,等.医院药品库存控制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药房,2004,15(9):558.
[5]凌春燕,方芸.我院药品库存管理模式的实践[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18(4):400.
[6]吴朝阳.零库存条件下的医院药品供应管理[J].海峡药学,2003,15(3):96.
[7]李志龙.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实现药品零库存管理[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3(9):853.